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的故事延伸
【注音】wén jī qǐ wǔ
【出处】《晋书·祖逖传》
【解释】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用法】联合式;宾语,谓语。
【近义词】发愤图强,废寝忘食,锲而不舍
【反义词】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从祖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勤奋刻苦的精神,不管天气怎样,他都坚持下来。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上也应该这样,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只靠三分钟热度是不会取很好成绩的。
嵇[jī]康(公元225年~公元264年),字叔夜,三国时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曹魏正始年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常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的竹林之下,纵酒放歌,谈玄论道,故世谓“竹林七贤”。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把持朝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而山涛、王戎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因遭人陷害,嵇康后被司马昭所杀。史书记载,嵇康还是位美男子。他身材高大,仪态俊逸。嵇康有个儿子,名叫嵇绍,和父亲一样,不仅很有才学,而且仪表堂堂。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在嵇康被害20年后,身居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的山涛找到了穷困潦倒的嵇绍,并将其带到都城,推荐给晋武帝司马炎,让他担任了秘书丞这一官职。
嵇绍来到洛阳,走在大街上,凡是看到他的人无不赞许称羡,许多人还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有个人多方打听,得知他是嵇康的儿子,就专程去拜访嵇康的好友王戎,想了解更多的情况,讲道:“我今天在集市上看见嵇康的儿子嵇绍了。他高俊挺拔,站在众人间,真像一只鹤站立在鸡群当中一样。”王戎听罢笑了笑,回答说:“您还没见过他的父亲呢!”由此可见,嵇康风度比儿子更胜一筹。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被任命为侍中,经常出入宫廷,深得惠帝信任。公元291年,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久。其间,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进兵京都洛阳,嵇绍随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当时,惠帝的将领和侍卫中有许多人都逃跑了,但嵇绍始终护卫着惠帝,不离左右,结果被乱箭射中,重伤死去,他的鲜血溅到了惠帝的皇袍上。惠帝为嵇绍的忠勇所感动,战斗结束后,他久久不让随从洗去袍服上的血迹,以纪念嵇绍。
鹤立鸡群的故事延伸
【注音】hè lì jī qún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嵇绍)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解释】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出类拔萃,出人头地,超群绝伦,卓绝群伦,卓尔不群,佼佼不群
【反义词】相形见绌、滥竽充数、碌碌无能
【例句】把她比方成~也许并不确切,实在说,她是端坐在马上的一尊傲然不可屈的神像。
关于鸡的成语故事:鹤立鸡群寓意
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鹤立鸡群的成语故事启示我们要修身养性,做出众的自己,我们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哦!
战国的时候,秦国想要统一整个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并别的小国。
其中有一个小国家叫韩国,韩王很害怕秦国会来攻打他们,就想要把一块土地送给秦国,向秦国称臣,这件事被楚国的国王楚王知道了,就派了一个叫做苏秦的人去劝韩王千万不可以这么做!苏秦到了韩国,就对韩王说:“大王,你们国家虽然小,但是资源丰富、武器也很精良,还有那么多的勇士,为什么要送地给秦国,当秦国的附属国呢?”韩王犹豫地说:“秦国那么强大,我们送一块地给他,让他们高兴一下,就不会来打我们了啊!”
苏秦摇着头说:“您现在送一块地给秦国,以后,他会再跟你要其它的土地,你有多少土地可以送呀?等你送不出来的时候,秦国一样会来打你们的!”韩王:“可是…”苏秦:“别可是了,有句俗话说:『宁可做鸡口,不愿作牛后。』,鸡的嘴巴虽然很小,但是可以吃东西,牛的屁股虽然很大,一点东西也不能吃,只能大便!您现在连抵抗都没有,就把国家的土地送给秦国,让自己去向秦国称臣,这不是和牛屁股一样吗?”
韩王听了苏秦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你说的对!我情愿作韩国这个小国家的国王,也不要去做秦国这个大国家的臣子!我不送地给秦国了!”
鸡口牛后的故事延伸
【注音】jī kǒu niú hòu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解释】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应作主动
【近义词】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例句】他已经明白鸡口牛后的道理。
关于鸡的成语故事:鸡口牛后寓意
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不一样的,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梦想以后能在大城市拼出一片天地,但是也许在小城市我们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不管怎么说,许多事情要自己经历过了,才懂得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12
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1125年冬,北方的...
一狐之腋的成语故事 从前,周舍侍奉赵简子。(有一次),他在赵简子的门口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派人问周舍:“你有什么要教导我?”周舍回答说:“我很想做一个行事正直、...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无道,天下百姓怨声载道,陈胜、吴 广率先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 这时,东阳县有个狱吏名叫陈婴,他一向在县中很有威信,东阳 的百姓都很尊敬他...
诚惶诚恐的成语故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三国魏·钟繇《贺捷表》: "...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
不名一钱的故事 汉文帝当政的时候,有个名叫邓通的善于划船,被选到宫里当御船的水手。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想升天,却怎么也上不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头戴黄...
楚楚可怜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孙绰作《遂初赋》明志,在畎川建房隐居,房前种一株松树,亲自浇灌。邻居高世远看见说:“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绰说:...
出处:《北史长孙及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及,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馒,遂一发双贯焉。 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发一枚箭就射中两只大鸟。比喻做一件...
疲于奔命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两处地方封赏给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楚王没有答应子重的要求。另一个大臣子反想娶美丽的夏姬...
杀身成仁的成语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说:“先生,您讲的仁德、忠义都是极好的。人人相爱,以仁义待人,确实是一种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
贫贱之交的成语故事 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虽贵为公主,却早早地失去丈夫。 公主想再找个老公,皇帝也有这个意思,他看中的就是宋弘。一天,有意无意地,刘秀跟姐姐议论起...
随遇而安的成语故事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
铁石心肠的故事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将父亲害死,迫不及待地登上帝位。他当上皇帝后,命令负责检察工作的司隶大夫薛道衡对天下所有官员进行考察。薛道衡这个人非常认...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
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担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没有管理这么大地域的经验和能力,许多人觉得此人难以胜任。 为此,子皮征求辅助自己执政的...
忍辱负重的成语故事 三国的时候,吴国有一位名将叫陆逊。他出身江南士族,豁达大度,善于谋略,孙权把他的兄长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公元220年10月,曹丕让他的...
杞人忧天的故事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
步步为营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