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06 04:44:24
  

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军事政变,将卫献公赶下台,立别人当了卫国国君。后来,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做错了,便将儿子悼子叫到身边对他说:"我的儿子呀,当初你的父亲一时鲁莽,驱逐了国君。现在我知道做错了,看来,只有你能帮我改正我的错误了。把卫献公接回来吧。”说完,就去世了。

一直流亡在国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便开始了复国的活动。他派人同宁悼子联系,并许诺自己回国后一定要让宁悼子掌权,自己不管朝政。

宁悼子有些心动,于是和众大臣们在一起商议。

大家都反对宁悼子做这样的蠢事。其中有一个大夫说:“想十二年前,你们宁家驱逐了卫献公,并没什么过错。可现在又要接卫献公回来,我想这会很危险。就如同下棋,棋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遭到失败。对待一个国君的废与立更是这样,犹豫不决就会招来灭族之祸。”

宁悼子独断专行,不听劝说,迎回了献公反而被献公用计除掉了。

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1

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jǔ qí bú dìng

【解释】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做事多有顾忌,犹豫不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犹豫不决 优柔寡断 棋高一着

【反义词】当机立断 斩钉截铁 快刀斩乱麻

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2

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寓意

举棋不定的人太易受环境的左右,朋友的三言两语或是不同做法都会使他改变初衷,如果说自己原来的计划是经过缜密的思考的,此时就应当坚持自己的立场。在面对选择时,得先分析好局势的好与坏,再当机立断的做出选择,往往举棋不定的人对任何情况都是没有底气和信心的。

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3

魏蜀吴三国其实是魏国先灭亡千万不能松手的母爱白云苍狗从不流露的爱自以为是的驴子牛背夜路切勿走,若走千万别回头杨开慧的故事毛泽东禁止打麻雀单翼天使,拥抱才能飞翔牧羊人与狼保卫爱情!痴情发型师浪漫出击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许很沉默背水一战睡前短故事爱吃薯片的小猴子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那个画素描的女生咖之恋小猫钓鱼把鬼带进寝室十八岁的儿童节曹丕的幽默与无奈我和我的高个女友胡玫力作《曹操》大剧透 孙洪涛版袁绍成主角宝宝的故事推荐小伙先天无双臂,却用双脚照顾母亲……他的故事催人泪下解析魏延和杨仪悲情的结局让诺和他的神笛写给高三同学的第27封信:这90天该如何走过嘈杂的黄巾起义落幕曲李郭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