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35年,卫桓公继位,成为卫国第十二世国君。桓公是武公的孙子,他即位时距离武公开创的黄金时代只有二十多年,卫国还算得上国泰民安。但是桓公有个致命缺陷就是生性懦弱,这一点成为日后卫国内乱的隐患。
桓公有个异母兄弟,名叫州吁,性格恰恰与桓公相反,自幼尚武,性情暴戾。先君庄公在世时,对州吁十分溺爱,养成了他骄横无理的习气。老臣石碏告诫庄公,要好好管教州吁以防不测,但是庄公不以为然。庄公死后,桓公继位,州吁很看不起这个软弱的哥哥,时时觊觎君位,准备谋害桓公,取而代之。终于等到桓公十六年,州吁借桓公赴周吊贺之机,设计弑杀桓公,州吁如愿成为卫侯。
因为州吁是弑兄夺位,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早年经常依仗武力,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所以卫国百姓对他都是敢怒不敢言。州吁知道百姓对他不满,为了巩固自己在卫国的地位,他不是学习祖父卫武公励精图治,重塑形象,反倒要在对外战争上作文章。
他派人去鼓动宋国,又联合陈国和蔡国,一起去攻打郑国。郑国在当时国力雄厚,所以四国联军在郑国的东门围困了五天,最终也没有讨到便宜,只好收兵撤退了。州吁并不甘心,到了这一年秋天时,他又联合了宋、鲁、陈、蔡等国去打郑国。鲁隐公征询大臣们的意见,众仲认为发动战争就好像是燃起大火一样,如果不尽快止息,必定会烧到自己;州吁这样暴虐地驱遣百姓,必定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结局必定是失败。所以鲁国只是象征性地派了兵,对郑对卫都不得罪。这一次,联军把郑国的小股部队击败,郑国郊外的庄稼全成了战利品。
州吁发动了两场战争,结果百姓不但没有归附自己,反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怨言。无奈之下,州吁想起了前朝老臣石碏,他通过石碏的儿子向石碏问计。老臣石碏顺应民心,将计就计,设计诛杀州吁,为卫国除了害。玩火自焚的预言在州吁身上应验了。
【注音】wán huǒ zì fén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解释】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作自受
【近义词】自取灭亡 自作自受 自食其果 引火烧身 自食恶果
【反义词】明哲保身 乐善好施
【例句】扩张主义者到处侵占别国领土,但是玩火自焚,必以彻底失败告终。
这个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以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合理的害人的事情,我们就不应该去做,因为违背原则去做,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失败,而这样也会伤害到自己,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运筹帷幄的故事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刘邦 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是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的呢?”...
狼狈为奸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狼和狈两种野兽。狼的前肢长,后腿短;狈的前肢短,后腿长。 有一次,狼和狈来到一户农家的羊圈外面,听到羊在里面咩咩地叫着,心里都十分...
鸣琴而治的成语故事 宓不齐是孔子的弟子,学成之后,孔子向鲁国的国君哀公推荐宓不齐,于是哀公就让他去治理单父这个地方。走马单父之前,宓不齐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
据水断桥的成语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攻打荆州,荆州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得知后放弃新野准备向南进占江陵与曹操对抗。最终导致日行仅十余里的刘备军在当阳长坂坡被曹...
公而忘私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品德高尚,是晋平公的得力谋臣。晋平公要决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议。 有一天,晋平公把祁黄羊招进宫,问他说:“...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
价值连城的故事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
书生救火的成语故事 成阳朒从小读书。书念得不怎样,但古时候读书人那套穷酸礼节却学得很到家。他立即换上一身出门作客的礼服,一摇三摆地到奔水氏家里去。见了奔水氏,连...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
不舞之鹤的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尚书左仆射羊祜家里养了一只白色的丹顶鹤,他十分喜欢这只鹤。鹤在吃饱喝足后尽情狂舞,他向客人夸奖鹤是如何有灵性,客人前去观看,鹤因为...
见微知著的故事 箕子是朝歌古代名人,其洞察力之强气节之高为后人称道。 商代最后一位君主是帝辛,后人称他为殷纣王。年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
关于兔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
轻虑浅谋的故事 赵文王3年,赵国消灭了中山国,举国欢庆,并封长子章在安阳郡,由田不礼辅佐。由于他们二人一向怀有篡逆之心,由此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担忧。 有一天,...
颐指气使的故事 唐朝汴[biàn]州节度使带温因镇压黄巢起义而名闻天下。公元900年,宦[huàn]官刘季述乘昭宗大醉之时发动政变,立太子李裕为帝而废黜[chù...
吴越同舟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 船离北岸后,一...
城狐社鼠的故事 晋朝时候,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辊,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对谢辊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
凿井得人的成语故事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
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 晋代有一个人叫张翰,字季鹰。他曾多年在洛阳任齐王司马炯的属官,官职不高,难以施展抱负。又因官府诸事繁杂,颇多不顺心之处。加之他预见到司马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