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张松真的见过刘备么

0人浏览日期:2021-12-12 16:43:43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历史上张松真的见过刘备么

  一、张松刘备的史料记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吴书》曰:备前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

  《吴书》的记载说的很清楚,刘备是前面先见过张松,后面又见了法正,并且法正不仅是是见过,而且是得到了。刘备对于这两个来自益州的重要人物,是“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这句话虽然说的比较模糊,但是不难想象,应当是刘备对张松等人许诺了如果取得益州后的优厚待遇问题。而张松等在得到了这样的恩意许诺之后,自然是把益州的核心机密完全透露给了刘备,并尽心竭力地位刘备谋取益州。

  恩意——情意,恩情。汉郑玄注:“《聘义》所谓时赐无常数,由恩意也。”

  二、否定张松见过刘备的说法

  卢弼的《三国志集解》中,在《三国志蜀书刘备传》注引《吴书》之后评论道:“《通鉴考异》曰:按《刘璋、刘备传》,松未尝先见备,《吴书》误也。”——因此,北宋司马光大概是最早认为张松没有见过刘备的人,而后世学者比如卢弼等也都认同司马光的这种意见。

  但是,从相关史料的记载看,并没有明确说张松没有见过刘备。司马光仅仅因为《刘璋、刘备传》中没有记载张松见过刘备,就否定《吴书》中明确记载张松见过刘备的观点,其实很有问题。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记载: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

  《后汉书刘璋传》记载:璋因遣别驾从事张松诣操,而操不相接礼。松怀恨而还,劝璋绝曹氏,而结好刘备。璋从之。

  以上史料,虽然确实没有记载张松见过刘备,但是也没有说张松没见过刘备。而《吴书》成了记载张松见过刘备的唯一史料。

  三、某些史料会根据需要对一些见面不加记载

  仅仅因为其他史料没有记载张松见过刘备,就能否定见过面得史料记载吗?其实是不能的。我们举例说明:

  就说一个与此事很有关系的事件:法正到底几次出使荆州见刘备?大概没有几个人注意此问题。

  说法一:三次。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

  这条史料详细记载了法正曾经三次奉刘璋之命出使荆州见刘备:第一次刘璋受张松说服派遣法正去连好刘备;双方连好之后,刘璋又进一步派遣法正等送兵四千去荆州给刘备,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才是刘璋听说曹操要打汉中听了张松建议派法正去荆州请刘备带兵入蜀。

  说法二:二次。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记载: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原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

  这条史料是法正的个人传记,但是却只记载了法正两次奉命去荆州见刘备,而没有记载送兵的那一次。

  说法三:一次。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在这条史料中,法正去荆州见刘备只有一次,甚至把送兵和请刘备入蜀都合并成了一次进行。

  显然,如果仅仅看这三条史料,应当是相互否定的。但是我们能根据《法正传》的“二次说”否定《刘璋传》的“三次说”吗?显然不能。我们更不能根据《先主传》的“一次说”来否定《法正传》或《刘璋传》。道理很简单,法正去荆州见刘备的记载,在不同的传记中是有不同的繁与简的。

  由于没有张松的个人传记,由此他的行踪就都散落在其他的传记里。《刘璋传》应当是最详细记载益州方面正式的外交行动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法正有三次正式的出使荆州见刘备的记载,也可以看到张松每次向刘璋建言的情况。而其他个人比如刘备的传记,则不会很全面的记载这些情况。因此,并不能因为其他个人传记没记载张松见刘备,就由此否定有记载张松见刘备的史料。

  一定有朋友会问:那么张松见刘备的事情,不是应该记载在《刘璋传》里吗?下面谈这个问题。

  四、张松见刘备的时间和性质

  如果真如《吴书》所记载的,张松是见过刘备的,而且在法正出使之前,则张松只有建安十三年出使荆州有可能见到刘备。

  我们应注意一点,张松被曹操轻视后是否马上生气返回了益州?非也。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

  由这段记载可知,张松是在曹操赤壁战败以后,才回益州的,而其到底是赤壁战后多久回的益州,并没有详细记载。那么,张松就很有可能在江陵城外某地居住,以观察双方在江陵作战的情况。而刘备在很快收复荆州南四郡后(估计速度很快,各地是见风使舵纷纷归降),就来到江陵城下配合周瑜攻城。这时,张松就有了在江陵附近晋见刘备的机会。

  张松此时有必要见刘备吗?我以为很有必要。

  张松是自以为在刘璋手下不能施展抱负,此番奉命出使曹操,正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中央的重用。不想被曹操冷落,自然是于心不甘。当看到威震整个北方的曹操被周瑜、刘备打得大败,张松自然会有找刘备谈谈、另找靠山的需要。

  因此,大致可以确定,张松如果见过刘备,时间应当是在赤壁之战后的建安十三年底或十四年初。

  现在回到另一个重要问题,张松见刘备,为何《刘璋传》等没记载?这涉及到张松见刘备的性质。

  我们知道,刘璋派遣张松来荆州,是要见曹操,与曹操深入交好。甚至可能是张松看到前面其兄张肃面见曹操,被任命为广汉太守而向刘璋请求自己也去见曹操,以此希望也得到中央的认识,得到重用。实际上,曹操也见了张松,也给了他官职,可惜的是,曹操只给了他一个县令,比之其兄张肃的广汉太守,可是大大的不如。张松由此很没面子,因为他自认为才能比其兄高得多了。

  于是,张松想私下再联系一方能重用自己的,那就是刘备。问题在于,刘璋的使命中并没有联系刘备之类曹操敌人的任务,张松之见刘备,属于私人会见,而不属于受刘璋派遣的正式外交活动。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就可以明白为何《刘璋传》中没有这次见面的记载了。

  那么《先主传》为何也不记载呢?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刘备同志在后人眼中的光辉形象。

  如果刘备最晚在建安十四年初就会见张松,大施恩好,甚至向张松开始打探益州的军事、地理等各种情报,则表明刘备是很早就惦记着干掉刘璋取而代之。其后面的各种拉拢人心等问题,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刘备方面在入蜀问题上,希望把刘备塑造成对于益州并没有野心,都是刘璋主动要求并实行的。

  而如果张松很早就已经于刘备深谈、密谋过,则张松后来劝说刘璋的目的,就不是张松单方面的作为了,而是张松与刘备早有约定一旦时机成熟就采取的行动。

  因此,《先主传》也是要避免记载这次张松与刘备的私下会见,以保护刘备的形象。

  五、张松见过刘备的几个迹象

  张松应当是最早见过刘备的,其表现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张松如果没见过刘备,仅仅说听说刘备英雄,是不大可能说服刘璋又是送兵交好、又是请入益州的。

  其实,在赤壁之战前,刘备虽然有一定的名气,但是也是被打的四处投奔的角色,真正

  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

认识到刘备是英雄的人也不多。其在荆州刘表手下也是客卿,得不到重用。而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打胜的,与刘备的才能也无多大关系。

  如果张松没有见过刘备,当面交谈,其回到益州后,并没有多少证据能够说服刘璋相信刘备是值得连好的重要人物,是英雄。因为仅仅对刘璋说:听说刘备是英雄,就让刘璋又送兵又请来是不可能的。刘璋也不是一个人,还有其他很多文臣武将。

  因此,张松一定是在荆州会见了刘备,并进行了深入交谈,对刘备是英雄有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再回去后劝说刘璋时拿出有力的证据。当然,张松不会说出他与刘备那些私下的交易和密谋。

  第二,张松很想表现自己,如果张松没见过刘备,则推荐法正出使时,就应当他自己亲自去见刘备。

  张松建议刘璋连好刘备,刘璋问他谁可以出使,此时张松推荐了法正。为何推荐法正?显然,如果此前张松没见过刘备,这次出使就是双方的第一次谈判。以张松的表现欲,他既然极力促使此事,那么他自己出使荆州连好刘备,他以后不就是第一功臣吗?他为何要把这个机会让给法正呢?

  是张松不适合出使吗?不是。张松建安十三年就出使荆州去见了曹操的。因此,张松推荐法正出使,并不是要让出这个第一个见刘备的功劳,而是因为他早就私下见过刘备并密谋好了。因此,不论派谁出使荆州,第一功劳都是张松的,而这个派去的人是第二功臣,所以张松把这个位置给了好友法正。

  后来由于张松被杀,第一功臣没了,法正就成了刘备取蜀的第一功臣(指益州方面人士)。而此后刘备也确实兑现了承诺,给予法正以很高的职位和很大的权力。

  第三,张松与刘备很熟,曾经托法正带去在涪城会见刘璋时下手的建议。

  刘备带着二万余人马入蜀了,刘璋则带着三万人马在涪城迎接会见刘备。在涪城双方见个面,刘璋需要带三万人马吗?显然,这不是一般的见面,刘璋的部下应当建议刘璋带着比刘备多一些的兵马去见面,一来是面子问题,二来是安全问题。

  而此时,张松让法正给刘备带话说:“便可于会所袭璋”。意思是让刘备在涪城双方见面的时候,就下手突袭干掉刘璋,益州直接拿下。这是一个相当狠毒、厉害的计划,而刘备的军师中郎将庞统也提出了同样的计划。

  如果张松此前就没见过刘备,则与刘备的关系不可能很密切,因为仅仅依靠法正相隔数千里传递书信,是不可能建立如此亲密的关系的。只有可能张松早就见过刘备,两人早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关系很深,张松才可能向刘备提出这样狠毒的计划。

  第四,如果张松没见过刘备,仅仅是听说过刘备,是不会多次帮刘备说话为刘备谋利益的。

  仅仅在《刘璋传》最后的记载中,就记载下了张松数次为刘备说好话、谋利益,两次给刘备带话、写信,这表明,张肃不仅是见过刘备,而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刘璋传》

  ——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刘璋传》

  ——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刘璋传》

  ——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先主传》

  ——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先主传》

  ——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先主传》

  以上还仅仅是记载历史精简的《三国志》所记载的内容,就有如此多,如果张松此前没见过刘备,双方没有密谋达成协议,刘备没有给张松以承诺,张松不可能如此卖力地为一位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如此谋利益吧?这对于张松这种自私小人,是不可能的。

  而张松之所以如此卖力的为刘备说话、办事、出谋划策,只能有一种情况,就是此前他们早就见过面,并对于今后时机成熟时联合下手拿下益州,有过密谋。而刘备也给张松很好的承诺,令其卖力的出卖益州刘璋。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个人以为张松确实见过刘备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底或十四年初。而这次见面,两人对于里应外合拿下益州进行了秘密谋划,刘备还应给出了成功后的好处许诺。《三国志》的几个传记都没有记载此次见面,应当是各有原因,而《吴书》准确记载了这次见面,却揭开了刘备很早就开始密谋益州的阴谋。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邓稼先与杨振宁一顾倾人的成语故事100字的成语故事贾人渡河的成语故事粗心的小狗匹夫之勇的成语故事王贡弹冠河边的雏菊鬼盗阿三县令的“谎言”能信吗乞丐与公主的故事击筑悲歌洪洞县迁民天主教堂惊魂记自作主张的小洒壶紫斑牡丹的传说踊贵屦贱南瓜星上的孩子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不得刘备信任 为什么说诸葛亮智谋远不及郭嘉叫化子星球刘备的先祖刘胜精力全在酒色上 生了120个儿子聊斋故事之画鬼乡土故事机不可失的成语故事鬼眼石(胆小勿入)小鲤鱼跳龙门映雪囊萤无怨无悔的爱神石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