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一群非洲小姑娘来到海滩上玩耍。这些孩子们平常都很辛苦,扫地、锄草、捡柴、打水,什么活都得干。因为今天是个假日,她们才有机会到海滩上追逐欢笑。她们在海边的浪花中嬉戏,但不敢进入深水,因为她们听说水中有鲨鱼,会吃掉她们;而且更危险的是,还有妖精会把她们拖入水中充当它们的奴隶。
沙滩上有许多好看的贝壳,有的很大,象珍珠一样闪闪发光;有的小巧玲戏,非常可爱。不一会儿,每个孩子都捡了一堆最漂亮的贝壳,准备带回家去。有个小姑娘捡到了一只特别好看的贝壳,她怕被别的孩子不留神踩破,便把它放在了一块岩石上。当她们收起贝壳回家时,这个小姑娘把放在岩石上的贝壳忘了。直到走了一段路后才想起来。
“哦,我的贝壳!我美丽的贝壳!”她叫了起来。“我把最好的一只贝壳忘在岩石上了。跟我一道回去拿吧。”
但同伴们谁也不愿同她一道回去。
“你已经捡了好多了,”她们说,“少一只有什么关系?”
“不!我一定要那一只。因为那是最好看的一只。”她说。
“那你自己回去拿吧,”最大的姑娘说,“我们又累又饿,都想回家了。”
小姑娘只好一个人朝海滩走去。为了壮一壮自己的胆子,她嘴里哼着自编的歌:
我忘了我的贝壳,
晶莹美丽的贝壳,
在光滑的灰色岩石上,
象月亮一样闪耀。
当她来到岩石旁边时,忽然发现岩石上坐着一个妖怪,她大惊失色,“过来,小姑娘,再给我唱一遍。”妖怪说。
小姑娘提心吊胆,两腿哆哆嗦嗦地向前迈了一步,又给它唱了一遍。“你真有一个金嗓子,”妖怪说着就从身旁捡起小姑娘放在那儿的贝壳。
“你再给我唱一遍,我就给你贝壳。”
小姑娘只得再唱一遍。妖怪伸出手来给她贝壳,她走向前去正要接时,胳膊被紧紧地抓住了。
“啊哈!”妖怪嗷嗷叫着,“叫我抓住了,我可不能再放走你。我叫你什么时候唱,你就得什么时候给我唱。”
它一只手抓住小姑娘,另一只手从岩石后面拿出一面大鼓,把孩子往鼓里一推,立即就把鼓皮封住了。
“我的小宝贝,”它说,“我什么时候打鼓,你就得唱歌,要不然我就要打你。”说着,它把鼓往腋下一夹,就向附近一个村庄走去了。它在村民聚会的草棚下坐下来,高声呼唤:
“听着,村民们!我有一只神奇的鼓,只要你们给我送来炖鸡和米饭,我就可以为你们表演打鼓,让你们全来跳舞。”
人们给它送来食物,它独自贪婪地吃完了,一点儿也不留给小姑娘。接着,它开始打鼓,孩子就在里面唱了起来。
“这鼓可真蹊跷!”村民们说着便都快乐地跳起舞来。他们哪儿知道是妖怪把一个小姑娘封在鼓里,强迫她唱歌的呢?人们一直跳得筋疲力尽,才不再跳了。妖怪背起鼓来向另一个村庄走去。
同样,它又在聚会地点坐下来,叫村民们给它送酒喝。喝足了酒之后,它又开始打鼓,随着节奏鲜明的旋律,鼓内传出了悦耳的歌声,人们好不诧异。
然而,妖怪选错了地方,这儿正是小姑娘居住的村庄。她的父母一下子就听出这是自己女儿的声音。
“我们怎么办呢?”两人都茫然不知所措。“它那么魁梧,而且是个妖怪,如果触怒了它,它会对我们施展妖术的。”
“我有办法,”母亲说,“让妖怪多喝酒,灌得越多越好。在它喝醉以后,我们就可以搭救女儿了。”
于是,父亲把家里酿造的好酒一葫芦一葫芦地送给打鼓的妖怪,还连连奉承说,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妙的鼓声,这酒就是对它成功表演的酬谢。
酒越喝越多,而鼓声却渐渐零落了。最后,妖怪身子一软便倒在地上睡着了。这时天色已晚,大部分村民也都各自回家了。
小姑娘的父母悄悄地摸到妖怪身边,迅速地把鼓皮揭开,把被塞在鼓里的可怜的小姑娘救了出来。母亲把她带回家,藏在小屋里。父亲说他还有点事没做完,就独自离开了。
他先到树林中逮了两条大蛇,放在鼓里。接着,他又挖出一窝咬人的蚂蚁。最后,他又以点火熏烟的办法,从附近树枝上捉来一大群马蜂,都把它们塞进鼓里。
黎明时分,妖怪一觉醒来,它本打算立即上路,但一些村民请求说再让他们听一次那美妙的歌声。它开始打起鼓来,可是这回无论怎样使劲,也没有歌声伴唱了。村民们哈哈大笑,说它的鼓一钱不值。它讪讪地走开了,决定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把鼓打开,好把小姑娘狠揍一顿。
它把鼓往腋下一夹,来到树林中一块荒无人迹的空地。
“现在,我要教训你一顿,看你唱不唱!”它气急败坏地喊叫着揭开了鼓皮。马蜂一下子飞了出来,在它的头上肩上乱蜇;蚂蚁跑了出来,在它的脚上腿上乱叮;两条毒蛇也爬了出来,在它的手上狠狠地咬。
即使是妖怪,也受不了蜂、蚁、蛇的同时攻击,不一会儿它就倒在地上死了。小姑娘的父亲第二天出外打猎时,看到妖怪躺在地上死了,那面被打开鼓皮的鼓也滚在了一边。
然而这并非妖怪的末日。当晚父亲打猎回来又从那里路过时发现妖怪的身躯和鼓都不见了。更使他诧异的是,在那块地方长出了一棵南瓜藤。他把所见到的情况告诉了村民,警告他们不要靠近那块是非之地,以免受害。
几个月后,几个小男孩在玩弓弄箭,他们玩着玩着就来到了妖怪死去的地方。“快看这些大南瓜!”最大的一个孩子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南瓜。”
“别碰!”一个小一点的孩子说,“难道你没有听说过这儿是魔鬼之地吗?”
“别那么胆小!”大孩子说,“我要摘一只最大的南瓜带回家去,晚餐的时候好吃。”这孩子不听朋友们的一再劝阻,一把捡起南瓜藤。不料,南瓜立即向他滚来,把他打翻在地。其余的孩子吓得拔腿就跑,大孩子也挣扎着爬起来,跟着他们往回跑。
他们跑着跑着回头一看,只见大南瓜也飞快地朝他们追滚来。他们哭爹喊妈地尖叫着飞奔。
在慌乱中他们走错了路,越跑离村庄越远了。一会儿,一条大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河上有一只小舟,有一位老汉在上面坐着。“救命呀,救命呀!”
他们向老汉喊着,“有只妖瓜正在追我们。”老汉把船划到岸边,孩子们刚跳上小船,南瓜就追了上来。小船往对岸划,南瓜也滚上水面继续追。
老汉很快把小舟划过了河,孩子们仓皇地爬上岸,继续飞奔。但这时南瓜又离他们不远了。他们可以听到它穿过草丛的声音。一会儿,他们跑进一个村庄,一些老年人正在那儿闲聊。
“救命呀,救命呀!”孩子们哭喊着,“有只妖瓜正在追我们!”
老年人听说过妖瓜的故事,知道妖怪的魂灵常常以瓜为家,立即就相信了孩子们的话。他们把孩子们匆匆带进一间小屋,藏在夹墙中间,仍旧坐下,悄悄地进行交谈。大南瓜一下滚到他们中间,吼道:“把孩子们交给我!”
它在地上滚来滚去,使劲地撞击老人的脚,并继续叫着,“把他们交给我,他们是我的奴隶。”
孩子们吓得魂不附体,他们忐忑不安地听着,这时只听村长对老年人们说:“拔出剑来,把南瓜剁碎!”
接着,是一阵砍杀、呼喊和呻吟的声音。顷刻之间,南瓜被剁成了千百块。
“出来吧,孩子们!”老年人喊道,“拿些柴禾来,把这孽障烧掉。”
孩子们在村子中央燃起了一堆熊熊烈火,把南瓜一块一块地焚毁了。
“现在我们得把灰烬远远地撒开,”村长说,“这样,它们就永远也不能再聚合起来骚扰我们了。”
孩子们欢呼着把灰烬撒向空中,让它随风飘散到各地。
妖怪已经彻底完蛋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四面八方。孩子们也回到了自己的村庄,并把如何焚毁了妖瓜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这时,那个曾被妖怪装在鼓里的小姑娘戴上了贝壳做的项链,和大家一起欢欢乐乐地婆娑起舞。人们欢庆祸根已除,万恶的妖魔,再也不能害人了。
一个狡猾的农民在罐子里装满牲口粪,上面盖一层薄薄的奶油,拿到市场去卖。他走到离市场不远的一棵大树底下,坐下来歇脚。这
清朝乾隆年间,秀州府崇德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声极佳。章清到崇德县没几年功夫,
从前,黎巴嫩国王萨里木有一个女儿,名叫莱米丝,生得眉目清秀,模样俊俏,性格温柔,人品端正。莱米丝十六岁那年,王后因病
(苏丹)有一年大旱。田里的庄稼都已枯萎,河流干涸了,湖水变浅了,眼看百姓就要挨饿。于是老人们聚会商议。他们请来了法术高强
在我国北方,有一条名叫滦河的大河。据沿河两岸的祖辈人流传,说是在滦河源头的一个山洞里,生长着一株神奇的仙豆秧。这株仙豆秧
孝文皇后(庄妃)是一个更大的蒙古部落的首领翟桑的女儿。黄太本曾娶过翟桑的妹妹,但因几年不孕而被冷落。后来皇太极见翟桑的女儿出类拔萃,便得了聘礼,让这个14岁的女...
有个叫田庄人家的小伢儿去蒙童馆读书,走了一段路,看天要落阵头雨了,就拼命价跑,半路里有一个破冷庙,伊就跑进去躲雨。刚
以前,有一种叫伊柏拉的疾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非常可怕。如果那个地方出现了这种疾病,那么当地的居民个个都是人
清代咸丰年间,一个农民遭天灾人祸,在家难以度日,只得外出讨饭。几个月之后,流浪到湖北,在武昌街头乞讨糊口。到了秋天收割之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
(以色列)从前有个富人,他有一幢大房子,房子周围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为了美化他的住宅,仆人们从花园里掘出不少石头,富翁就叫
孟姜女千里寻夫,寻到万里长城,听说丈夫万喜良死在长城脚下,哭得天昏地黑,哭声震倒长城,露出一堆一堆白骨。原来造长城死
在玛雅神话中的四大神族中,玉米神族是最古老的一个神族,在这个神族中以玉米神尤尤姆bull;卡克斯为首,天、地、水、火四位
从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冬天睡觉,到第二年立夏才醒过来,一醒来后就带上瘟口袋,偷偷到人间来传播瘟疫,凡是染上瘟疫的人
有一天,一个善良的农妇正在揉面。桶底上留了一小块面团团,她就想:我就给我的儿子让诺烤一块蛋糕吧!这个善良的女人往面里
从前,在绛丹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王国。国王和王后都年事已高,身边只有一个独生的儿子,名叫尼达次仁。尼达次仁脾气古怪,比羌塘
小时候外婆常说,钱是死的,人是活的。钱有用完的时候,人有转运的日子。那时我根本不懂话里的意思,常歪着着和外婆抬杠:我想吃
从前有兄弟俩,父母早死,弟弟跟着哥嫂生活。嫂嫂嫌弟弟是累赘,必欲除之而后快。弟弟叫二黑,养了一只小黑狗,整天有什么心事就
这一年,天大旱,太阳灼烤着大地。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河也干涸了,人们受饥挨饿。 老人们开会商量办法,并请来法力最大
在东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扶余地,是块宝,金银财宝随处找;只要人不懒,金豆银豆满地跑。说起金豆和银豆,便引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