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汉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父亲灌孟,本姓张,在“颍阴侯”灌婴家作门客,后来就改姓灌。汉景帝时,讨伐吴、楚七国叛乱,灌夫父子同时从军,共同属窦婴麾下。在这次战事中,灌孟阵亡,灌夫也因深入敌阵,奋不顾身,受了重伤。灌夫的勇名,当时传遍天下,大将军窦婴很赏识他。
窦婴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堂侄。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事中是有功劳的,受封为魏其侯,但景帝并不信任他(参看“沾沾自喜”)。武帝接位以后不久,窦太后去世,窦家的势力就更加衰落了。这时,皇亲国戚中势力最大的要算田蚡。
田蚡,是汉景帝王皇后的亲兄弟,也就是武帝的亲舅舅。比起窦婴来,田蚡晚一辈,年纪也轻得多,可是他仗着这种特殊关系,当上了丞相,对于失势的窦婴以及其他文武大臣,都不放在眼里,连武帝也奈何他不得。那般趋炎附势者,都归附田蚡。相形之下,窦婴的门庭显得冷落多了。这时,灌夫作了几任地方官,因事被免职,闲居在长安,他同窦婴都有牢骚,因此意气相投,倒很亲热。
田蚡续娶时,大排筵席,所有贵族和满朝大臣都去贺喜。窦婴约灌夫同去敷衍一番,灌夫鄙视田蚡,不愿意去,窦婴再三劝说,才勉强一同前往。在宴会上,按当时习俗,宾主都要轮流敬酒。灌夫向田蚡敬酒时,田蚡却不喝,向灌贤敬酒时,灌贤又只顾同程不识交头接耳地说话。灌夫的满腔怒气,正无处发泄,便大骂灌贤说:“我平日就看程不识不值一个小钱,我是长辈,向你敬酒,你站都不站起来,还学什么小娘腔咬他的耳朵说话!”(参看“一钱不值”)
当时,田蚡见灌夫破口骂人,立即下令把他逮捕。有人劝灌夫向田蚡磕头赔罪,他不肯,还说了一些刺耳的话。田蚡就把他押下牢狱,并把灌家亲属全部拘禁,准备满门处死。窦婴怪自己不该劝灌夫同去贺喜,以致闹出了这场大祸,便拿出钱来,四处托人疏通,并且上书求见汉武帝申诉道:“灌夫酒醉得罪丞相,罪不至死,请求作主裁决。灌夫是有名的勇将,当年他父亲阵亡,他曾匹马单枪,杀入吴军,身受几十处创伤,还不肯退下,谁不知道他是国家难得的壮士,现在为了一杯酒的小事而全家抄斩,恐怕太过分了。”可是田蚡却竭力说灌夫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在家乡颍川广积家财,欺压良民,而且排斥皇族,真是罪大恶极。窦婴一怒之下,揭露了田蚡的贪污舞弊等种种劣迹,田蚡也就肆口诬控窦婴、灌夫招纳豪侠,图谋不轨。两大皇亲,一时吵得不可开交。汉武帝也难于决断,就叫大臣们发表意见。
御史大夫韩安国(长孺)吞吞吐吐地说:“魏其侯说,灌夫平时有功无过,酒后失言,不应当陷于重罪,这话是对的。丞相说,灌夫胡作非为,危及国家。这话也不错。究竟怎么处理,还是凭陛下圣明定夺!”其余大臣,有的也不痛不痒说一两句,大多数人都不敢开口。当时只好不欢而散。田蚡坐车离宫,在宫门口看见韩安国正在前面走,就叫他上车同行,埋怨他道:“长孺!你应当同我一起对付那个秃翁(指窦婴,讥辱他没有官职),为什么首鼠两端呢?”
“首鼠两端”,是进一步、退一步,又要顾这头、又要顾那头的意思。比喻疑虑不决、没有主见、畏畏缩缩、哪一方面都不敢得罪。
至于“首鼠”两字的一般解释为:“首鼠,一前一却也”。《埤雅·释虫》说:老鼠性多疑,走出洞外时,总是两头观望,畏首畏尾,所以叫“首鼠两端”。但《后汉书》的《邓训传》作“首施两端”,《西羌传》又作“首尾两端”。《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又有“缓则首鼠”的说法。有人把“首鼠”解释为迟疑。还有人说“首鼠”和“首施”,都是“踌躇”的音变,“首鼠两端”或“首施两端”,其实都是“踌躇两端”的意思,也就是又想顾头又要顾尾、踌躇迟疑的意思。
注音jiāo shē yn y 典故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左传隐公三年》 释义逸:放荡。原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四种
爱屋及乌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爱屋及乌 在商朝末年,纣王统治下的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纣王荒淫无度,残暴不仁,引起了天下人的怨恨。西伯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决...
注音b jio r zhū 成语故事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答道只须尊奉五种美德,除掉四种恶政就可以
成语故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时期,有位有名的将领,名叫李广。他前后跟匈奴进行过七十多次战斗,战功卓着,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
【拼音】hung jun yu f 【成语故事】从前曹公到江南,读到《曹娥碑》文中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就
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初出茅庐(简单的梗概)1、刘关张三顾茅庐,才得以请得卧龙诸葛亮出山。在新野县,诸葛亮首次运用兵法,巧妙地分兵派将,成功抵御了曹操大军的进攻。他...
成语故事如坐春风的故事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朱光庭是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子,他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狂,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回家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
成语故事有哪些?庖丁解牛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
成语故事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成语故事的解释什么是成语?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若干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具有特定含义,常用于表达情感、描述情景或传递智慧。成语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文化...
【拼音】chui chi qi sh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费无极怂恿楚平王占有太子毕建的新娘,设计要害死太子毕建及他的老师伍
关于项羽的成语故事取而代之、霸王别姬、破釜沉舟、作壁上观、先发制人等。1、取而代之【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出自】...
拼音min zh tng zhēng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吕后专政想让她的兄弟子侄都做王,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面折廷争,坚决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亲密无间的助手,帮助刘备联合孙权,并真的夺取了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势力强大的曹操、孙权,觉得刘备有了用武之地,都不...
长驱直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表示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挺进,深入敌方心脏。 这个成语来源于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
成语故事树倒猢狲散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当了朝中的大官。 曹咏当了大官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唯一...
【拼音】ho mu shn dun 【出处】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晋陆机《辨亡论》上 【解释】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他自幼非常聪明,很有才华。据说,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人们都称赞他为神童。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
表达母爱的成语和诗句1、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了解成语的起源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由于历史悠久、形式简洁、内涵丰富而被广泛运用。许多成语的来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典籍、历史事件等,其中一些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