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之后,几次三番打电话回家,让父母过来小住,他们都推托家里走不开来不了。他们年纪大了,又不肯来,我只能经常来来回回走在回家的路上,甜言蜜语地讨他们欢心。
有次回家探亲,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鹅毛大雪。我被困在家中好多天,临走前那晚,躺在父亲烧得热乎乎的炕上,和母亲聊天聊到深夜。
临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无限惆怅地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但却越来越想念小时的味道,尤其是您俩的黄金搭档:您做的羊肉馅包子和我爸的香喷喷小米粥,那简直是世间美味。”
我一边说一边装作擦口水的样子,母亲那边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还要再聊,母亲阻止了我:“明天还要早起赶火车呢,赶紧睡吧。”然后帮我掖好被子,轻轻地带上门,出去了。
在母亲的身边,在滚烫的炕上,一向失眠的我睡得非常踏实,梦里五彩斑斓。
小时候由于父亲在外工作,很少回来,而且他不会做饭,只会做粥,尤其是小米粥。只要吃到包子喝到粥了,就一定是父亲回来了,而且那一天全家都会笼罩在一层温柔的光影里,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哪个孩子不盼望全家团圆呢。
第二天早上被母亲温柔唤醒,钻进鼻子的竟然是熟悉的羊肉馅包子的味道。母亲一脸慈爱,催着我起床吃饭。
到了厨房,一眼便看到了父亲刚从蒸锅里端出来的热腾腾的包子,还有他专属的黄澄澄的小米粥。
我边吃边不忘极力恭维:“您俩是神仙吧。我想吃什么,您们就变什么。”
母亲嗔笑我:“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好好吃,别噎着了。”
吃完后,母亲把剩余的包子给我装在一个盒子里,硬要我拿走,并再三坚持送我到车站。
父亲担心地看着她:“一晚上没睡,你的血压行吗?”
母亲冲他摆摆手:“没事,刚吃过药了。”
上了车,我很奇怪,问:“为什么一晚没睡?”
父亲笑了:“傻丫头,你以为包子真是你妈变出来的?”
原来母亲从我屋出来后便跟父亲念叨:“闺女想吃羊肉馅包子和小米粥了。”
老两口便一头钻进了位于东厢房的厨房,开始和面发面。由于天气冷,怕发不起来。父亲便想辙把和面的铝盆放在一个大铁盆里,放在火上,用热水发,面好不容易发好饧上;俩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去镇上唯一一家卖羊肉的店铺,去等着人家开门;家里今年没种小米,仅有的一点也不新鲜了,母亲又让父亲迎着风雪到邻村的姥姥家去取的新小米……
等到我一觉睡醒,包子和粥便冒着热气在我的桌上。
听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和母亲在厨房忙活的身影,看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在积雪的路上。他们不顾黑夜不怕风雪,不过是女儿临睡前无意的一句话,眼泪不争气地一点点流了下来。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我这个女儿,相隔千里,一杯热茶不曾给他们端过,一顿饭不曾为他们做过,就连一句“我爱你”,也被中国人的性格拘束着生生咽了下去,轻轻地放在了心里。
想到这些,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样,我只能紧紧地左右握住他们粗糙而温暖的大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回到有暖气的北方。刚到家,就接到母亲的电话,问包子坏没坏,还能不能吃。我说能吃呢,最后极其讨好地说一句:“如果天天能吃,我就幸福死了。”
没想到,第三天的晚上,已经十点钟。父母却全副武装拉着行李大包小包站在了我的门口。
看着漫天的冷空气中突然从天而降的两个人,我有些惊呆了。以前我说破嘴皮,想让他们来我家小住几天,他们都不肯,今天是怎么了?
一边张罗他们到屋里落座,一边忍不住说他们:“怎么也没打个电话,我好去接你们,这么老远的路,怎么找来的?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
母亲先说话了,点着我的鼻子说:“你的问题真多,你说过这个地方你爸早就拿纸记住了,在我俩心里不知念过多少次了,哪还能不记得?别以为我们没来过这儿,我们就不会来。”
父亲边解棉袄的扣子边说话了:“有暖气真热啊。家里能出啥事。我俩就是想过来看看你。”
我揶揄他们:“以前让你们来你们不来,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的?”
父亲白了我一眼:“以前不来啊,是因为我和你妈知道帮不上你什么忙,净来给你添乱。现在你不是有需要了嘛!”
母亲这时也说话了:“不是你说,要是天天能吃到我的包子,你就美死了?”
我的笑一下凝在脸上,这两个六十岁的老人,翻山越岭,坐火车搭汽车,车马劳顿,赶来这里,也就是因为我的一句玩笑话!
说完,父母开始张罗着收拾随身的行李。母亲边整理边说:“你爸这次专门买了很多羊肉,带了很多新小米。羊都是咱们那边人自己养的,吃着放心;小米是你舅舅今年种的,新鲜着呢。妈给做包子,爸给做粥,等你吃腻了,我们就回去。”
我在母亲背后,眼泪开始成串成串往下落。
原来,儿女的需要便是他们存在的理由,越是让他们享受,他们越是觉得会麻烦连累儿女,也便越不肯来。
我下定决心,这之后,至少每年冬天,可以打着想吃包子和粥的旗号,把他们两个接过来。起码让他们待到春暖花开,他们不用再弯腰添煤,不用再费心烧炕,为了一个被需要的理由,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好好安度余下的每个温暖的冬天。
小时候,老家有一个灯笼协会,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都要举行灯展。而每当此时,各家各户也都把自家的灯笼挂在自己的街门上方。一时间,村子里的大街上灯火通明,甚是好看。于...
早上匆匆出门,被父亲撞见,问:去干吗?我答道:去使馆拿签证。使馆在哪儿?哎呀,跟您说过100遍了,您也记不
那天做了一个梦,梦里好像遇到了很危险的事情,老爸一直紧紧抓着我,说这么危险,你先去找你老妈然后到某个地方等我。其实后续很多情节记不清了,只是回想起来,觉得手臂的...
从我有记忆起,就记着我的瘸子父亲从来都偏心于同样瘸拐着脚的哥哥。我哥是7岁入学,我到9岁才进学校的大门。父亲的解释是因为家里穷。可是,母亲去街上为我买的新书包,...
十年生死两茫茫。转眼间,父亲离开我已经十余年了。十余年来,每当忆起父亲,留在记忆里最深的总是他的疼痛。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兵荒马乱中度...
1998年春天,我在印刷厂上班,兼职干传销。每天穿梭于车间和传销会场,疯狂地拉人去听课,变幻着工人和骗子的角色。讲课的听课的眼神都熠熠放光,发财的梦想在激情澎湃...
父亲,一直以来在我的眼里只是一个名词。父亲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一个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爱发火骂人,有时还甚至会打人的人,所以我们几姐妹从小对他畏之如鼠。我生在农村,因...
1我的十六岁,发生了两件大事,让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并且,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一中,终于可以离开胡大树和柳美丽,去市里读这个许多学生...
那一晚犹在眼前。那一年我12岁,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在天府之国的大地上紧赶慢赶,就是为了在除夕前回到老家。我这个四川崽儿一直在异地成长,所以在冬日里嗅着川中泥土...
父亲是个硬汉,他15岁时爷爷就去世了,剩下他和奶奶孤儿寡母。虽然他顶了爷爷的职去厂里当了工人,但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落在他单薄的肩上。他变得沉默寡言,一张脸总是冷...
自我懂事起,我就知道父亲在很远的省城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那时,母亲带着几个哥哥和我在家乡过着普通农家的生活。习惯了乡村生活的我对于离我们千里又在城里生活的父...
他一直与父亲没有多少交流,他们彼此都是沉默寡言的人,他一路读书顺畅,几乎没有让父亲费过多少气力。事实上,即便是他有了问题,也不会去找父亲,更多的时候他选择自己独...
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经常出差,而且一去就是两三个星期,那是父亲留给我的印象大多是他提着一只旅行袋消失在路的尽头那朦胧的背影。父亲出差前总不爱和我说再见,老是不声...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
父爱是最无私的藤原恭是日本福岛县福岛市的一位高中生,她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妈妈是一位音乐教师,爸爸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高级工程师。 藤原恭很快就要到17周岁...
父亲去世了,我想在他走过的地方去走一遭。这一天,我去看了那两亩水田。田里水不深,那些稻茬已不如刚割稻时的坚挺和苍劲,东倒西歪的,有的甚至匍匐在一汪冷水里,还立着...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回到家里,不是看书,就是伏案写作。而我则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父亲很少抱我。不仅如此,父亲还有一个“怪癖”:他喜欢用手指丈量我的身长。这个...
梅香是个乡下姑娘,今年十四岁,因病住进了县医院。几天之内,她花掉了数千美元。梅香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她问过医生,医生说她得了重感冒,还有点贫血。她不信,自己一个感...
多年后,我经常回忆起那一天。1993年的一个夏日,爸爸说咱们骑车去溜达溜达吧。我俩骑着自行车,朝首钢而去。我俩边骑边聊,从首钢东门进去,在里面绕了一圈,从北门出...
那一年我上高中,家里正是水深火热的时节。屋漏偏逢连天雨,本来就家境贫寒,又遭遇了一场大冰雹,把地里所有的农作物都打成了残疾,这意味着一年的收成都泡汤了。父亲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