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齐国相国田文,号孟尝君,门下养了三千宾客,其中有一个门客叫冯谖(xuān),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一直没有受到孟尝君的重视。一天,孟尝君召集宾客,问道:“我在薛地放了不少债,谁能为我去收取本利?”别人还没开口,冯谖抢着说:“我愿意去。”孟尝君点头同意。冯谖又问道:“我收完了债,要给您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随口说:“先生看我家中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带着债券来到薛地,他召集老百姓,把债券核对后,放火烧了。他对老百姓说:“孟尝君体谅大家的苦处,命令我将所有的债券一概免除!”借债的百姓无不感激涕零。
冯谖见到孟尝君后,诉说了一切,孟尝君很不高兴。一年后,齐王罢免了孟尝君,三千宾客都跑了。冯谖劝他去薛地居住,孟尝君的车子走到离薛地还有一百里的地方,薛地的老百姓就前来迎接。孟尝君叹了口气说:“先生为我买了‘义’,我今天才算真正见到了。”冯谖说:“狡兔三窟,方能免除一死,如今只有一窟,还不能高枕而卧,让我再为您凿两个窟吧。”
冯谖来到魏国游说,魏王派出使者带着马车一百辆和黄金千金,去薛地聘请孟尝君。冯谖又劝孟尝君拒绝他们的聘请。这样,魏国的使者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就是不肯到魏国去做相国。
齐王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恐怕孟尝君为别国卖力,连忙派大臣带上千斤黄金和一柄有白玉佩带的宝剑,到薛地去向孟尝君谢罪,并恢复了他相国的职务。这就是冯谖为孟尝君凿成的第二窟。
随后,冯谖又要孟尝君向齐王请赐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庙,供奉起来。宗庙建成后,派人去报告孟尝君说:“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狡兔三窟”比喻要多想几个办法来保护自己。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的故事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
【注音】xin sh tin hǎi 【成语故事】神话传说,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水淹死,她的灵魂于是化成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 乐昌公主和徐德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 春秋初期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声威大震,中
拼音jiǎ shǒu y rn 典故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晋皇甫谧《烈女传》 释义假:利用。
有关曹操的四字成语故事有哪些?关于“曹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老骥伏枥、口出不逊、对酒当歌、只鸡斗酒、屯粮积草 有关曹操的四字成语故事有哪些 谯水击蛟;行刺张让;...
拼音gēng dāng wn n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宋文帝要向北方扩展疆土,派王云谟等人督师北伐,沈庆之一再向文帝规劝,力陈
成语故事千金买骨的故事 战国时,燕国昭王继承王位。他打算招纳贤士兴振邦。他问郭隗:你看如何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郭隗说:让我给您讲个故事。 ...
成语故事人人自危的故事 秦始皇带自己小儿子胡亥去会稽游玩途中病故,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赐死公子扶苏,让胡亥继位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他鼓动秦...
拼音q mo b yng 成语故事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第二年他又进京应
【成语】:以古非今 【拼音】:yǐ gǔ fēi jīn 【解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成语
【注音】chn jiǔ f r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被秦兵围困,赵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救赵,迫
成语故事受宠若惊的故事 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中下、中中、中上,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
汉哀帝的时候,宫里有一个宠臣,名字叫息夫躬,他为争取更大的权势,极力想除掉和他关系紧张的大司马董贤。他想出了一个毒计
成语故事食前方丈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要求自己的学生积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要学生不要气馁,不要被对方显赫威势所吓倒。面对这些王公大臣...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身边的名将张绂,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不但能写诗,还擅长作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陈琳是他的同乡,陈琳著
【注音】fēi hng yn xuě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苏轼与苏辙兄弟曾在渑池一寺院住过,与寺院老和尚关系很好,并在寺内墙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宗教盛行,国子博士韩愈信奉儒家思想,坚决反对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他写《华山女》诗讽刺当时佛教与道
成语故事好好先生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
【注音】qǐng z wěi shǐ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昭王即位后,一心想振兴燕国,想招揽天下贤才为之服务,就与谋士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