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yǎng rén bí xī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很多郡县纷纷响应,冀州牧韩馥看到袁绍的强大十分不安,就克扣他的军粮。袁绍派公孙瓒发兵威胁冀州,派高干去游说韩馥。韩馥不听谋士的意见,就把冀州让给这个仰他鼻息的袁绍,最终被逼自杀。
【出处】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后汉书·袁绍传》
【解释】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傍人门户
【近义词】寄人篱下、傍人门户、身不由己
【反义词】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成语示列】百年梦,国势弱,叹蹉跎。仰人鼻息,奴才思想奈天何! 陈毅《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
成语故事倒履相迎的故事 「倒履相迎」原作「倒屣迎之」。东汉献帝时,左中郎将蔡邕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文学家、书法家,很受朝廷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气,家里经...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1、完璧归赵读音:wánbìguīzhào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消神品主人...
【注音】yī chn b rǎn 【成语故事】佛教中有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色即女色;声即歌舞;香即男女彼此契合;味
成语故事前倨后恭的故事 对人先前非常倨傲,而后来却又万分恭敬,在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前倨后恭或前倨后卑。下面是这个成语故事的来由。 公...
【拼音】liǎng shǔ du xu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秦国出兵攻伐韩国,屯兵于阈与。赵王召廉颇问可否救韩,廉颇认为道远
成语故事的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1、成语故事入木三分的主人公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生长于江苏无锡,后迁居山阴(今浙...
【注音】gun fū m zu 【成语故事】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
【拼音】qū jng tōng yōu 【典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 【释义】曲:弯曲;径
【拼音】hn dān zhng b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
孔子与《论语》孔子,又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影响深远,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论语》是孔...
拼音lng sh fēi dng 成语故事唐朝张丞相字写得不好,却偏偏喜欢写草书,他不是按正规的草书去写,而是自创,把字写得龙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谁可以当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当。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
成语故事纵虎归山的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
【拼音】jīn ōu w quē 【出处】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南史朱异传》 【解释】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
【注音】ju mio hǎo c 【出处】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
形容书籍多的成语1、汗牛充栋:该成语意思指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坐拥书城:形容自己拥有大量的书籍,就像拥有了一座城市一样。藏...
成语故事欲速不达的故事 故事一: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
【注音】fēi hng t xuě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苏轼与苏辙兄弟曾在渑池一寺院住过,与寺院老和尚关系很好,并在寺内墙
成语故事平步青云的故事 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