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待时机
夏日午后,阳光慵懒,尚书府的芙蕖院格外宁静,只有小厨房里碗勺相碰的清脆声。
刘妈妈靠在竹栏边打盹,迷迷糊糊地被惊醒,狠狠白了小楼一眼,将声音压得只有两人听得清:“跟你说了多少遍,轻点,别总是笨手笨脚的!夫人有了身孕,觉浅,扰了她,当心老爷撵你出去。”
小楼嘿嘿傻笑,继续去弄青梅茶了。刘妈妈瞧她没心没肺的样子,虽不高兴,也知再说无益,就随她去了。这丫头憨是憨了些,可在厨艺一道上,却着实有天分,任何菜式一学就会,且味道总比师傅多那么一些特别之处。
夫人孕吐甚是厉害,厨子施展几十年功力,每日不带重样地精心烹饪,可没一道菜能让她吃超过三口的。偶然吃了小楼做的一道桂花糖藕,夫人直到放下筷子,竟一口都没吐。
老爷重赏了小楼,当日便将她从大厨房调到了芙蕖院的小厨房,伺候夫人的一日三餐。
青梅茶煮好的时候,夫人也醒了。丫环凝香来到厨房,不同往日,取了茶点便走,今日她唤了小楼同行,道是夫人的意思。
两人。起到了夫人所住的碧落居。小楼来尚书府已经两年了,这却是她第一次见到府上的女主人,礼部尚书陆大人的正室,也是唯一的妻。
在帝都,陆大人和陆夫人的恩爱是人人皆知的。陆大人位居高位,三妻四妾本是平常之事,更何况如今膝下还无子。
可连皇帝都忍不住为他子嗣担忧时,陆大人却道:“臣此生得夫人—人,白首不相离。若上苍怜惜,必会赐臣子嗣,臣不强求。”见他如此,皇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面前的陆夫人笑盈盈地打量了一番小楼,褪下手腕上的白玉镯,拉着小楼的手,替她戴上,柔声道:“谢谢你啦,你做的饭菜很好吃。”
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但容颜却宛若不解世事的少女,柔嫩纯真,娇憨可人,声音更是清脆软滑,像春日林中最美妙悦耳的鸟鸣声,听了只觉心旷神怡。
这样的女子,世间怕是再无第二个了,也难怪陆大人_颗心都在她身上,容不下第二个女子。
小楼心里这般想着,脸上还是傻傻地憨笑,一脸欣喜地摸着温润清凉的白玉镯。
陆夫人看她高兴的样子,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她怎会知道,眼前的这个傻姑娘并不傻,在小楼戴着白玉镯的手腕衣袖里,藏着一支箭,五步之内即可取人性命。
而这支箭,小楼是要刺入这座府邸的主人,礼部尚书陆行云的咽喉的。
二、旧仇
小楼的母亲,叫霓裳,是敦煌最美、舞跳得最好的女子。不过,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小楼的父亲谢长风奉命守护大月朝西北疆域,抵御昆夷外族的入侵。大军驻扎在敦煌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酒楼中跳舞的霓裳认识了前来饮酒的谢长风,两人。见倾心。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她跳舞,他舞剑,感情逐日增深。她见他剑舞得好,缠着他教。他放声大笑,说女孩子舞什么刀弄什么枪,学个保命技能便足够了,于是教了她一箭封喉的袖中箭术。
那些日子美好得就像大漠的海市蜃楼,霓裳以为能一直到地老天荒。可有一天,谢长风告诉她,他要娶亲了,新娘是他小时候定下的,两家约好等她一及笄,两人便成亲。
“我不能娶你,做妾亦是侮辱了你,想必你也不愿的。你是这大漠的风沙,不是笼中的雀儿。此生我定尽我所能,让你自由自在、一世平安。”他说。
霓裳也相信他是真心的。可是,他不懂,女子一旦将心给了一个男子,便收不回来了。
霓裳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落了下来。长风想劝,她却一抹眼泪,转身而去。
大月朝西北将军谢长风的婚礼盛大而隆重。霓裳装扮成舞女的样子,混在迎亲队伍中,等待着那个靠近新娘的机会。
五步之内,一箭致命,只有这个莫名冒出的女子死了,长风才会回到她身边,霓裳心想。
只是,从旭日东升到落日西沉,霓裳没有等到靠近新娘的机会,等到的却是敦煌城的沦陷。
谁都不知道那些昆夷人是如何从天而降的,一夜之间,便破了固若金汤的城池!原本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西域天堂,眨眼之间便成了尸骨堆积、寂静无声的人间炼狱。
霓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逃出来的,她疯了。_一般去找寻谢长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敦煌城下,她找到了浑身是血的他。
谢长风的意识已模糊,只喃喃地在霓裳耳边说了一句:“不可能的……敦煌城的兵力分布和机关……明明只有我—人知道……”
谢长风死了,霓裳抱着他的尸体,也如死了一般一动不动。直到夜幕降临,霓裳嘴角忽然勾起一个笑,她俯下身子,在谢长风耳边轻轻地说:“我本应随了你去,可我肚子里有了你的骨肉。你在地下等等我,等养大这个孩子,报了你的仇,我便来寻你。”
大漠风沙急,小楼出生,小楼长大,霓裳死去。
死前,霓裳告诉小楼,她打探了十多年,背叛长风的人,便是曾今长风麾下的偏将、如今的礼部尚书陆行云。她要小楼发下毒誓,杀了陆行云,替父报仇。
至于为何是陆行云,霓裳没说,小楼也不知了。于是,她带着这个毒誓,和重重谜团,来到帝都,入了尚书府。
三、流言
小楼在尚书府呆了两年,在下人们的口中,陆夫人极为心善,陆大人一心为国尽忠,对下人虽有些严厉,却也不是胡乱定人生死之人。尚书府是个礼义之家。
可是,小楼却总觉得这个花团锦簇、平和安详的园子透着诡异。
这里的下人鲜少谈论八卦,尤其是陆大人和陆夫人,更是绝口不谈,只是尽职做好本分,尽心伺候主子。
小楼曾隐隐听闻,以前有个小丫环,茶余饭后说了几句关于陆夫人逗猫儿的趣事,第二日,那丫环便不见了。
小楼奇怪,在尚书府,她从未见过什么猫儿,连误入的野猫都未曾有过。陆夫人什么时候逗过猫?
因着小楼的吃食做得极合陆夫人的胃口,陆夫人也颇喜欢这个傻姑娘,便常唤小楼去说话解闷。
有次四下无人,小楼说起小时候养猫的趣事,陆夫人听了一脸羡慕:“我也想养只猫,可大人说他一碰猫毛就全身起红疙瘩,府里就从未养过猫。”
小楼依旧傻傻地看着陆夫人,她的眼千干净净,清澈见底,如同她的笑一样,发自内心,真挚纯洁,未带一丝敷衍与隐瞒。
除非陆夫人是一个极高明的说谎者,否则便是此事本就如她所说。无论哪种,小楼都更加奇怪了。
夏去秋来,陆夫人的肚子越来越大。小楼来荚蕖院也有些日子了,却从未见过陆大人。
听陆夫人说,陆大人很忙,日日都是早出晚归,连休沐之日也不休息,说是跟皇上奏请过,这些日子忙些,在陆夫人分娩时,便能好好陪陪她了。
小楼听了´憨憨地跟陆夫人说陆大人对她真好,心里却想着,替父报仇的机会,看来只能在陆夫人生孩子的时候了。
只是,小楼皱眉,她想起了府外一个更为骇人的传言:陆夫人乃妖孽转世,生儿皆为死胎。
鲜少有人知,但并非无人知,陆夫人曾生育过两个孩子,只是孩子一落地便死了。
四、生孩子
立冬过后不久,陆夫人分娩了。
小楼终于远远地见到了陆大人,那是个身形挺拔、斯文俊秀的男子,他皱着眉头、一脸焦虑地在院中走来走去,不是传闻中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稳重样子。
整整两天两夜,陆夫人的孩子仍旧没有落地的意思。陆夫人从一开始的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到如今的一直沉睡了。
稳婆见此觉得不妙,跪在陆大人面前说只能看天意了。陆大人大怒,撵了稳婆下去,大步进了产房,握着陆夫人的手失声痛哭。
“都是我不好,本就不应让你受这生育之苦。师傅曾言,学了此术,便断了子嗣,这是天意。我却不信,硬是要跟这天争一争,失去了两个孩儿还不甘心,如今这般,我倒宁愿躺在床上的人是我。
”瑶碧,你我夫妻十六载,真的忍心抛下我而去吗?我们不要孩儿了,就你跟我,一生一世,好不好?你咬咬牙,把腹中这团肉去了吧……“
陆大人说得肝肠寸断,神智大乱。小楼一步步靠近。
两人只有一步之遥,他却还未发觉小楼。小楼眉宇一沉,提袖射箭,却不其然对上陆夫人蓦然睁开的双眸,眸中渭水涟涟。她心一慌,手抖了下,箭偏了那么一点,可还是射入了陆大人的颈中。
陆大人不可思议地看着小楼,下一瞬间,陆夫人低声吼叫,却是孩子要出来了。陆大人顾不得小楼了,动手将孩子一点点扯到人间。
小楼站在一边,愣愣看着陆大人血流如注的脖子,他怎么还能撑得住呢?
孩子终于出来了,却是一身青紫,早已死去。陆夫人又昏了过去,陆大人苦笑两声,忽然将目光对向小楼。
刹那间,小楼似被点了穴道一般,不能动弹,脑中的记忆迅速消失。待脑中空白一片时,又忽然有新的记忆涌上来:
时光倒退,陆大人愤怒进入产房,陆夫人听到丈夫的呼唤,一用力,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白白胖胖,很是健康。
这时候,黑衣刺客进入,射死了陆大人。陆大人临死前吩咐小楼,好好照顾夫人和孩子,小楼立重誓答应。
终于,小楼能动弹了。
她看到床上躺着昏迷的陆夫人和一个放声大哭的孩子,陆大人倒在地上已经死去。
陆大人的死,皇帝大怒,立刻派了大理寺彻查。小楼也被问话了,她说是一个刺客忽然进来,射死了陆大人。
大理寺的人觉得疑惑,且不说尚书府的守卫向来严密,刺客来去无声的可能性极小,为何这刺客单单留下了小楼—人?
小楼也觉得奇怪。她是来刺杀陆大人的,且机会都在眼前了。为何会被人捷足先登?可记忆清清楚楚告诉她,确实是别人完成了她—直想要报的仇。
更让她奇怪的是陆夫人。陆大人死了,这么大的事,她竟没掉一滴眼泪。
里里外外,丧事都由老管家一手操持,并不曾向陆夫人禀告。而陆夫人却好似不知道这件事似的,呆在她的芙蕖院中,过着怡儿的平静日子。无人谈起陆大人,她也不提。好像,她并没有陆大人这个夫婿一般。
一切,诡异得骇人。
陆大人的出殡之礼,在七日后举行。
在灵柩将出门的时候,还在月子中的陆夫人裹着厚厚的银狐裘袍,由凝香搀扶,忽然出现在了大厅前。她容色淡淡,声音亦是无喜无悲:”我与老爷夫妻一场,这最后一程我送送他吧。“
老管家急忙阻止,说天寒地冻的,夫人又体弱,还是别去了,但拗不过陆夫人。
老管家只好作罢,吩咐下人准备妥当,护送陆大人的灵柩去往北邙山。行到山下,阴沉沉的天,开始飘落细细的雪花。
又经一番复杂仪式后,灵柩被抬入墓中。匠人按下机关,墓门缓缓落下。忽然,一个雪白的身影从小楼视线中飞速掠过,是陆夫人!
小楼大吃一惊,老管家急忙叫人去拉,可下人只碰到她身上滑如水的裘袍。这个还在月子中的女子,竟如银狐一般,转瞬之间便已冲进了墓里,而此时,墓门已快合上了。
谁都不敢进去,为免墓室被盗,墓是封死的,墓门一落下谁都进不去,自然,也不可能出得来……
雪越下越大,众人纷纷离去。小楼走在最后,回头望了孤坟一眼,心底莫名地泛起一股酸意。
这一场复仇终于在一片混乱中结束了,可小楼却依然不明白,陆大人是如何害死他父亲,而她为什么没能亲手杀了他为父报仇?
这些谜,已随陆大人的死,深埋地下了。小楼轻叹一声,迎着风雪飘然离去。
五、往事如烟
墓门背后,长明灯影影绰绰,照着墓中的一切。
陆夫人跪坐在陆大人的灵柩边,嘴角弯弯,就像往常一般,笑得娇憨纯真。
当年,她本是要做谢长风将军的夫人的,可陆大人却用织梦术盗取了谢将军的守城之法,引昆夷人人敦煌城,害死了一城的百姓和将军,却唯独带走了她。
他那么坏,可对她却是真心的好,护得她滴水不漏。只要是有了伤心事,他就用织梦术,删去她所有悲伤的记忆,换成喜悦或平和的,让她一直生活在小女孩一般纯净快乐的世界里。
所以,敦煌城血流成河的惨剧,她忘了;她两个孩子和最喜爱的猫儿的死,她也忘了。
他都要死了,却拼着最后一口气,硬是删掉了她生下第三个死胎的记忆。他害怕前两个孩子惨死之事重演,早就让老管家准备好出生不久的婴孩,如果她生下的孩子是活的,那个孩子就用不上,若仍旧是死了,就用那个孩子替代。这一切,只是怕她难过罢了。
所有的事他都做得很圆满,除了她的记忆,甚至连府中之人的记忆也都删、更改。可他没想到,这世上,懂得织梦术的人,不仅仅只有他一人啊!
织梦之术,乃西域最古老的秘术之÷。习得此术之人,能自由穿梭于任何人的脑中,探得其中记忆,甚至修改记忆。
可若一个懂织梦术的人进去另一个同样懂得织梦术的人脑中,却是无法修改那人的记忆的。
这是小时候,教她织梦术的老人说的。只是,她那时年幼,学得也不甚用心,织梦术只学了皮毛。
所以从敦煌城破那日起,他很轻易地修改她的记忆,一直到他们第二二个孩子落地死去。剧烈的悲痛,终于使她回想起了织梦奇术,回想起了过往所有的记忆。
那一刻,她本应该恨他的。可看着他满脸胡茬、疲惫不堪的脸庞,她却只有满心的怜惜。
也罢,她就当自己不会织梦术,也不知他会织梦术,任他用他的方式守护她,而她也以她的方式爱惜他。墓中越来越闷,她的意识也渐渐开始涣散了。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她初到大漠,准备亲事甚是无聊,便带了丫环去街上玩。在酒肆中,她正看一个绝美舞姬跳飞天舞看得出神,隔壁桌忽然传来吵闹声。原来是一位客人忘记带钱了,酒保却不依不饶。她喊住酒保,替那客人付了钱。
那客人愣愣瞧着她,她朝他笑了笑,他霎时红了脸,左鬓处透出一块异样的红来,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蝶儿。
她吃了一惊,忽然想起那个教他织梦术的老人曾说过,他一生只收过两个徒弟,大徒弟是个男娃,生得甚是俊朗,左鬓处有一个小小蝶形胎记,在脸红的时候才会露出来,很是奇怪。
原来师傅口中的师哥就是他呀。正想着,眼角却扫到她的未婚夫婿谢长风将军正朝酒肆走来,她笑着朝他挥挥手,像只兔儿似的逃走了。
酒肆中,飞天舞已跳到结尾,而她与他的故事才刚开始……
大柳树村的王天宝有一次参加亲戚的婚宴,多喝了几杯酒,回家的时候天黑了。 王天宝家距离这亲戚家不远,道路他也熟悉,所以他没让亲戚送他,一个人吹着夜风慢慢在田间小路...
我奶奶是一位很有名的接生婆,一辈子为人接生无数。奶奶常说接生这事关乎着两条人命,一点也含糊不得,所以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有人来请,奶奶总是拔腿就走...
恐怖惊悚窗户鬼故事 1.怪事 明末,因边关重镇隆城常闹匪患,朝廷就派了文武双全的刘德正到隆城出任知府。刘德正刚一上任还没来得及制定剿匪计划,城中就出了怪事。 这...
李四儿是村子里卖烧饼的,并且还去别的村转悠卖烧饼,以前李四在A城里做肉夹馍,同他一起去的还有胡润,两人一起租了个屋子,白天李四去卖肉夹馍,每天只挣五六十块钱,而...
这个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一出生头顶天门未闭,各种能力都是没有完全消失的,所以会更容易看到那些,有的小孩看到那些之后会被吓掉魂儿,得找人喊一喊,这个老人都懂,不多...
我们家祖传下来一些道术的知识,但家规是不能以道术为业,必须在道术之外另谋一份职业。我爷爷解放前也算是一个小业主,开一个小型的冶铁作坊。解放后,作坊公私合营并入了...
榆林庄高家的媳妇请来一位算卦的盲人给小儿子金柱算命,这算卦的先生姓李,李先生深通命理卦爻,运算如神,无论是求财求喜或算祸福吉凶,一算一个准,故人称神算李。 高家...
光绪年间(1877年),晋豫大旱,豫西不少村落的男人不是四下讨饭,就是到外地做点小生意养家。 伊城南的汝南村有个叫倔三的人在洛城做生意。这天,他准备给家里送些钱...
小时候听老辈人讲过一种虫子的故事,具体这玩意叫什么名字,我给忘了。不过,这种虫子挺神奇的,如果家里的米缸、面缸里有了它,会让你有吃不完的粮食。虽然这虫子的名字我...
正午,小学老师欧阳艾莉到夜巴黎影楼取她和杜临风的婚纱照。杜临风没提出结婚,欧阳艾莉为了给自己一颗定心丸,就说先拍婚纱照。 欧阳艾莉打开婚纱照一看,惊呆了。照片上...
花家,是数百年来,镇上唯一的一户大户人家,良田不下百顷,良屋不下百座,各房贤妻美妾加起来,不下百人,但到了花良老太爷这一辈,人丁就开始疏散起来,一半的房屋,都因...
传说,人死后都要先喝孟婆汤,再过奈何桥,到了阴间后,阎王判官会根据你在阳间的所作所为,或奖或罚,再转世时,有的人就会转入富贵人家,有的人就会转入贫困人家,有的人...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
民间总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说的天经地义,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和事儿出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借钱的成了大爷的不计其数,连欠债都欠的心安理得,这不得不说...
自古以来,长白山便被百姓推崇为有神之山,虔诚祭拜。时值乾隆五年,清廷又将其赐封为存瑞凝祥、列祖龙兴之地,并颁下封山令,严禁周遭山民私自进入,谁敢违反,就地处斩。...
河南汴州的梁生,很早就没有了父母,家里非常贫穷,他聘娶的妻子还没有过门,就病死了,他便没有钱再去别处娶了,知道他的人都拿他开玩笑。 然而,梁生性情温文尔雅,也不...
美人娇羞地从画中出来站在他面前,她的两腮红红的就好像抹过脂粉一般,小手有点不安的摇动着手中的扇子,时而的望向安亚,略似调皮的眨眨眼。安亚看着她从画中走出的时候目...
很久以前,王家村有一个寡妇刘氏与十几岁的儿子王云龙相依为命。家里只有半亩薄田,生活十分贫苦。一年冬天刘氏带着儿子到山里砍柴,路上看见一只狐狸趴在雪地里,浑身发抖...
呜呜,作者是一个狂风大作的夜晚写这篇文的,窗外小区下的树叶被风吹的沙沙作响。还没写,就不寒而粟感到背后一阵发凉,并不是说故事有多么恐怖,而是我还没写就已经开始怕...
1、怪异的冥婚 民国时期,玉田县的新任县长楚啸天一上任,便听师爷说起一则奇闻:县里的大户梅德宽的儿子梅伯英死了,当地有冥婚的习俗,他们家便为儿子办了冥婚,取了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