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就遭遗弃,这何等不幸!汪泉的人生之路就是这样开始的。当时她尚在襁褓,被丢弃在医院走廊,病恹恹的,小猫叫似的嘤嘤啼哭。不时有人从她身边经过,看看,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转身离去。也难怪啊,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艰难。忽然有一双手,将她轻轻抱起,拥进怀里,叹道:“好可怜的娃儿!”她回首对丈夫说:“我们收养这孩子吧。”
这俩好心人,就是作家汪浙成和温小钰。那时他们还在内蒙古,两人合作写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夫妻档。
“文革”后,他们夫妻双双被调到浙江,我也常去杭城,才与他们熟稔起来。这两口子不但恩爱,还挺有情趣。温小钰那时已任职于浙江文艺出版社,是个开明干练的总编,又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家里,她却是个十足的女人。她旁若无人地在丈夫面前撒娇,将他姓名当中的一字去了,只以“汪成”称之,亲昵,还透着“嗲”;而这个如东北汉子般高大英俊的汪浙成,在妻子面前,却显得极其温柔软糯,总是高高兴兴服从指令,从东到西地忙碌。他们俩又一齐服从于那个才10岁出头的女儿。但凡她开口,他们无不依从。偶尔会有异议,他们就一起轻声细语,试图说服她。当发现女儿小嘴巴噘起,要不开心了,首先是温,紧接着是汪,立即“举手投降”。
温小钰后来患病。求医问药,护理病人,买菜烧饭,诸般事务,概由汪独自承担。有回我和他通电话,问起写作,他说哪有时间想这个,每日早晨睡醒,头一个念头就是今天吃什么。我又多嘴,说孩子不小了吧,也该让她分担些。电话那头却沉默。明显的,他对我的话不以为然,连病中的温也那样。听说有回孩子心血来潮,下厨为娘烧了个菜,温小钰竟然感动得热泪涟涟。直到临终,她还向丈夫殷殷叮嘱:“照顾好女儿。”那时我已略知孩子来历。闻之,不由得感慨:要是她生身父母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其今日境遇将会怎样呢?
温小钰病故后,汪浙成双肩挑,既当爹来又当妈,将孩子抚养成人,又帮她觅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他自己此时已步入老境,理当颐养天年了。奈何苍天无情,又来考验他的爱。汪泉被确诊患上白血病,且是最凶险的那种。一个活泼青春的女子,生生被折磨得如一盏残灯,随时都可能熄灭。汪浙成立即投入与女儿的病魔搏斗的旋涡之中。终于在京城,他找到全国最好的、专治这类疾病的医院。医生们竭尽全力地救治她。
需要移植干细胞,而汪浙成的用不上。寻找大致匹配的捐赠者,如同大海捞针。这需要等待,需要病人坚持。汪泉非常幸运,海峡对岸,“慈济会”一位不知姓名的母亲,各项指标恰与她吻合,这样凑巧的事连医生都称奇。不料,这位母亲的独子惨遭车祸,她被巨大的悲痛击倒了,卧床不起,但她仍坚持去了医院,兑现承诺。她说:“我已经失去了儿子,不忍对岸的父母也失去骨肉。”这份爱心,何其难得,说感动天地,也不为过吧。
然而移植之后,汪泉先前感染的后遗症,竟日复一日严重了。死神再次在她身边徘徊。医生只得向汪浙成交底:唯有注射一种针剂,此外再无别的治疗手段了。针剂价格极其昂贵,仅一个疗程,就需100万;疗效却不敢保证,治愈概率为50%。那等于下一笔输赢难卜的巨额赌注。医生婉转地告诉他,前几日,有个家属听了同样的介绍,二话没说,当天就开车将病人接走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医生的哪会不理解。亲人无救,谁不痛心疾首?但总不能为碰运气落得人财两空,把整个家都拖垮了。医生的暗示,汪听懂了。他沉默了,心里却在反复地呼喊:“她是我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她是我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医生以为他伤心糊涂了,只得直言相劝:“放弃吧。我们都看到了,你已经做得够多了。你无愧于孩子。”这时,他才梆硬地、几乎是蛮横地蹦出这样一句话来:“你们一定要把我女儿救回来!”
其时汪浙成已是慢性病缠身的七旬老翁。为能照料住院的女儿,给她送去新鲜卫生又合口味的一日三餐,他将同是70高龄的胞妹千里迢迢从家乡接来,傍着医院租了一间小小居处。他与胞妹分工,她主内,自己主外。这年,京城的冬天异乎寻常地寒冷。但他一日不落,清早就急匆匆奔向菜场——他怕买不到他所要的。菜做好,他又亲自往医院送。其间,还得不时进城,采买医生指定的各种自费药。他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再加上日夜劳累和焦虑,头脑如灌满铅般沉重。过马路时,他竟会稀里糊涂地迎着飞驰而来的汽车走去。他更不敢想那个字:钱。他一介书生,本无万贯家财。为救治女儿,他早已顾不得颜面,叫花子一般四处求告,靠借贷和资助支撑。积累的数字如一座无形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如今竟要一笔更吓人的!面对绝境,他发狠了,决计将那份一直视做家藏珍宝、曾获全国奖的小说原稿拿去拍卖。肯定不够数的。他便进而想,索性将这赖以栖身的家也一并抵押了吧——若无女儿在,啥都不值得留恋了。
这事经过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女儿的单位、他自己所在的协会,都发起募捐。更有杭城与家乡的企业家、职工、公职人员……踊跃地解囊相助,从几百元乃至几十万。他至今不知,究竟有多少不相识的好心人,向自己伸出援手。
万幸啊,注射的针药有了反应,汪泉得救了。如今,他以自己的笔,记下这惊心动魄的种种,书名就叫“女儿,爸爸要救你”。我读罢,掩卷,感动,也不胜喟叹。他硬是从死神手里,将女儿抢夺回来——是的,那确乎该称做“抢夺”。一个人,爱到极致,竟然会不管不顾,几近疯狂,没了理智。但是他胜利了。是侥幸,抑或是爱比死亡更强大?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一个七美元的梦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从窗外照进来,暖暖的,让人说不出的惬意。我坐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翻着报纸。 一则广告跃...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第一次背娘 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那一年我53岁,娘72岁。 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每到这个季节,娘的...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麦片的一生 001 一岁 麦片一岁那年,姑妈三十岁。 她在菜市场里引起了麦片的注意,也许是她微微发福的身材,也许是她手...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房间里传来的轻微呻吟 一个个无情的误解,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一切都为时已晚。接婆婆来家安度晚...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强奸犯 2002年底,意大利的一些报纸上出现了一条特殊的寻人启事:1992年5月17日,在瓦耶里市商业区...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感人故事约定 这天下午,九岁的豆豆发现孤儿院后院的墙角处有一个洞,由于洞口在一个标语牌后面,所以很难被人发现,他把头伸...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变声手机传情 我们店里新近了一款变声手机,可以将打电话人的声音设置成女生、男生、童音、老太太的声音,想怎么调就怎么调。...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45分钟的父女情 他和她居住在美国乡下的一个小镇,他们的感情真好,在她38岁时,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8岁,活...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你躺着,我起来 某电视台办了一个小活动:征求最令女人感到幸福的一句话。应征的话语如雪片飞来,最终摘取桂冠的是这一句,你...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疼痛过后,他们选择相爱 2002年,艾弗森大学毕业应征入伍,第二年便参加了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在进入伊拉克之前,他对这...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守口如瓶18年 18年前的春天,郑州国棉四厂的杨力吾常感到口舌麻涩,右半身经常出现电击般的感觉。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脑肿...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爱是生死相随 那年,她尚在北京春明女中读书,而他已经是名满京华的小说家了。她曾经看过他的小说,仰慕他的才华,只是无缘相...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真实感人故事一碗汤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名称我们叫它做一碗汤面。 这个故事是17年前的12月31日,也就是除夕夜...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苦难岁月,我们一起前行 张航郡21岁了,看上去却没那么大,除了胖。那不是一般的胖,1.65米的个头,500多斤。别人都...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悬崖上的爱情绝唱 新婚夫妇遇险 2007年10月23日早上,伍德达威尔和斯坦因比妮一起徒步到美国著名的原始山林保护区怀...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因为爱情,分与聚不会让我们忧伤 深情恋人悄然隐匿 2008年初的一天下午,天气非常寒冷。金晓丽下班后,坐公交车赶回位于...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这段温暖的路程谁能丈量 2009年11月16日 ,武汉。经医生仔细检查,暴走妈妈陈玉蓉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 小人物的事...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一头犀牛的拯救行动 他是一头犀牛。在一望无垠的非洲大草原上,他和伙伴们在悠闲地散步。风吹草动,天高云淡,这般景致,让他...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执着的丈夫将“支离破碎”的妻子重新拼完整 一个宁静的冬日清晨,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一家鞭炮厂发生了大爆炸,上千平方米的厂...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敢爱就有奇迹!1.26米新郎迎娶1.70米俏新娘 2011年3月20日,哈尔滨市银河大酒店,一场奇特的婚礼吸引了整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