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真有谋反之意吗

0人浏览日期:2022-01-15 04:47:04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魏延真有谋反之意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便以其“脑后有反骨”而欲除之,后诸葛丞相去世前又密令杨仪和岱设计杀之,俨然料定魏延在他去世后必定要造反。然而,历史上的魏延真是造反派吗?

  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汉中王刘备欲任命汉中太守,然而候选人并非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而是后起之秀魏延。蜀中诸将皆知:“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试问一生阅人无数的刘皇叔,怎么会把关乎蜀国前途命运的重担交付给一个“脑后有反骨”的将领呢?

  二、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时,刘备曾问他如何镇守汉中,魏延说出了一段气壮山河的话:“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如此豪情壮志岂为一叛将所有?更何况魏延兢兢业业镇守汉中近15年,忠于职守,汉中固若金汤,岂为一叛将所能?

  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掌握军权的杨仪派费祎前往先锋大将魏延处报丧,传达全线撤军的命令。魏延听后勃然大怒:“丞相虽已不幸故去,但是我魏延魏文长还在!我将亲自率领部队继续北伐,怎么能因为丞相的故去而废弃北伐的大业呢!”试问如果魏延有反意,此时就是发难的最佳时机,完全可以投降北魏,借助北魏的力量而一举消灭蜀国,又何必在此惺惺作态!

  四、魏延与杨仪向为宿敌,诸葛亮死后兵权落入杨仪之手,一向心胸狭窄的杨仪显然不会放弃能够除掉魏延的机会。魏延最终寡不敌众杀出重围,而其逃跑路线并不是投奔北魏,而是奔往汉中,想赶在杨仪前面回到成都向皇帝刘禅解释真相,洗脱反叛的罪名。陈寿在《三国志。魏延传》中为其申冤:“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杀仪等。。。。。。本指如此,不便背叛。”《资治通鉴》更是为魏延打抱不平:“始,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已代诸葛辅政,故不北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故而,魏延谋反的

  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一身都是胆!

可能性微乎甚微,可能又是罗贯中

  犬豕何堪共虎斗,鱼虾空自与龙争。

先生为了衬托诸葛亮的忠诚,而使魏延成了演义中又一位牺牲品 。。。。。。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享誉世界的另类情书放弃兔年蚕食鲸吞的故事狐狸和鸭子苗族芦笙的传说三国蜀国五虎上将谥号的奥秘埃及冷水女神安穆凯出世的故事鲁迅的好看与好玩同族异类泡泡糖飞船蠢汉和驴子的故事谁是史上最失落的“大富翁”真实灵异鬼故事4则曹操为何重赏差点害死夏侯惇的韩浩幼儿故事文字版职业人画棺匠幸好我们没有错过爱因斯坦:站在山顶上的人贪财不足的人休息,休息一下:聪明的一休聊斋故事之义狐空前绝后的治世能臣------曹操小松鼠的信精卫填海新传扣壶长吟的成语故事夜半谁在唱情歌幸福的老轮胎的故事疼痛的亲情轻财好施不陪你逛街的人没耐心陪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