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真正“出身未捷身先死”的庞统

0人浏览日期:2022-03-06 16:11:53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三国演义》中的庞统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论才气,与诸葛亮齐名。论德操,同样难分伯仲。为什么诸葛亮功成名就,泽被四方,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而庞统却命运多舛,过早陨落,昙花一现般地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云中。我想,单是一句天妒英才恐怕是讲不过去的。

三国时期真正“出身未捷身先死”的庞统

  庞统有才,世所共知。当时可与之争锋者唯有诸葛亮一人而已。在两人尚未出道之时,就已经是声名远播了,诸葛亮号“卧”,庞统号“凤雏”。当年刘备刘皇叔被打得走投无路、寄居荆州的时候,水镜先生(司徽)就曾点拨于他——“卧龙凤雏,得此一人,可安天下”。可见,庞统之才绝非浪得虚名。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庞统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呢?这还要从其求职的坎坷经历说起。

  虽说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但很显然,庞统推销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些欠缺的。换句话说,就是远不如诸葛亮会做广告。想诸葛亮尚在隆中之时,就已经是卯足了劲的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平日里,总喜欢与春秋时期的名相“管仲、乐毅”相比,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这种“名人效应”,为诸葛亮顺利推销自己勾勒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形象,让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后来,听说刘皇叔要来请自己出山(司马徽有通风报信的嫌疑),知道出头的日子就要到了。换成一般人,可能一高兴也就跟着人家走了。但诸葛亮却不按常规出牌。为了做到奇货可居,先是拿了极度饥渴的刘皇叔一把——你来你的,俺就是躲着不见。后来,直到把刘皇叔的胃口吊足了,才不慌不忙地浮出水面——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才俊出现在了刘备的面前,这让刘皇叔顿时眼前一亮,还没顾得上提问,面试就已经通过了(印象分)。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表演、走走形式的问题了。于是,诸葛亮将自己多年来不知背诵了多少遍的腹稿在刘备面前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地演讲了一番,这让刘皇叔大开眼界,茅塞顿开。要知道,在此前可是从来都没人给他如此分析天下形势的。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的。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倍加珍惜,因为把诸葛亮请出来不容易(三顾茅庐),这就让我们的刘皇叔更加看重,对诸葛亮那是一个“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再加上诸葛亮一出山就帮刘备打了几次大胜仗,尽管仗不是很大,可挨惯了打的刘皇叔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自然就像看到了救命草,对诸葛亮更是推崇备至,依赖有加,以至于情不自禁地说出了“我得孔明,如鱼

  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 ----罗贯中

得水也!”。试想,这样的出场,让刘备怎么会不另眼相看呢?

  诸葛亮是闪亮登场。而庞统则不然,名气虽然也不小,但缺少推销自己的能力,再加上相貌奇丑。故而一没人主动请,二也没有参与谋划作战的机会。虽然在赤壁大战前夕偶然献了一个连环计,但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充其量就是一个帮衬打杂的角色。仗一打完,人家也就忘记了,战功还是归于周郎一人。到哪里去混呢?曹操是死敌,孙权又不待见,下一步还能投靠谁呢?要不是诸葛亮帮忙推荐到刘备帐下,庞统自己还真找不到一个吃饭的地方。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庞统孤傲的心理上又多了一些自卑感。及至辗转到了刘备帐下,虽说屈居孔明之后做了一名副军师,却也算是一步登天了。以前的怀才不遇,在此时得了极大地满足与释放。对刘备自然是感恩戴德,五体投地,时刻想着要一展身手报知遇之恩,同时也好尽快得到别人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但干着干着却发现,刘备对诸葛亮总是言听计从,自己反而成了随声附和的人物,心中滋味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刘皇叔每逢与自己商量事情的时候,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说一些“诸葛军师如何如何”、“诸葛军师是怎么交代的”诸如此类的话,这让我们的庞副军师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压力,心中不免酸溜溜的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不成了摆设了吗!于是在刘备面前更是急于表现,好压一下诸葛亮的风头。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猴子穿上衣裳以后老成练达就让魔羯的爱包容射手的情橡果与南瓜才占八斗的故事荒村传奇感谢友情—谢谢你,朋友刘备能躲避一生中最惊险的刺杀的秘诀是什么磨坊主、儿子和驴鹭鸶和戴胜后悔无及洛阳纸贵的典故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曹丕三路伐吴校花“转让爱情”引发悲剧人生只在呼吸之间百感交集听人穿鼻刘备讨厌庞统和早年卖草鞋大有关系第9个人彝族月琴的传说钱神自白神童莫扎特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死灰复燃的故事死驴和两只狗埋儿奉母母爱的伟大:三条激流暗箭伤人的成语故事绝不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