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三国第一伯乐

0人浏览日期:2022-01-15 14:15:10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朝野上下可谓人才济济。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若没有伯乐的慧眼发现,再有能耐的千里马也会难免郁郁终老于普通的马厩之下,没有机会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施展自己风驰电掣的突出才能。

谁是三国第一伯乐

  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

  司马徽也,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史称其“一生清雅,善知人”。

  这位伯乐慧眼独具,他第一个说出“卧、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并把“卧龙”诸葛亮、“凤雏

  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罗贯中

”庞统、徐庶三位旷世奇才都推荐给了求贤若渴的刘备,可谓功高至伟。

  他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伯乐。放眼能人辈出、贤士群星灿烂的三国,在发现人才方面,无人能与之比肩。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落难的时候,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

  泛舟绝迹,登峨眉之巅,从仙人做逍遥游。

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刘继兴考证,史书《三国志》也对此有记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中说,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司马徽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司马徽先生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

  《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有司马徽的趣事: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是个出名的“好好先生”,他与人交谈时,从不谈论别人的不是,无论好事坏事,一概说好。有人问候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好。”有人向他诉说自己最近刚刚死了儿子,他回答:“很好。”他的妻子责备他:“别人认为你的品德好,所以才把难言的伤心事告诉你。可你为什么听说别人死了儿子,反倒说好?”谁知,司马徽听了妻子的话后回答说:“像你这样的意见,也很好!”(原文: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辩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

  于是,司马徽便成了“好好先生”的代名词。其实,纵观历史上的司马徽,是小事不分心、大事不糊涂的大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琮率荆州降曹,司马徽也为曹操所得,欲大用,但司马徽坚决不从,不久他便病死了,曹操深为之遗憾。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打工十年你为什么还两手空空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战役侃侃而谈的成语故事大黄南瓜的愿望善待周围的一切:恶毒的车夫友情之上,爱情之下熊的新年的故事记忆的回望爱情的胎记发脾气的凯凯复活的纸人木牛流马的故事两棵枣树要尊老爱幼:云做的帽子出奇制胜的成语故事铁道专家-詹天佑山鸡的计划感人爱情往来洞从囚室走出来的妈妈七月十五上坟的传说爱才是人世间最高明的智慧宝宝睡前故事小老鼠迷路了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庄稼汉和他的孩子我与笔友萍萍之故事小老鼠送河马去看病的故事三国乱世真正的智者:蜀后主刘禅的大智慧英语励志句子推荐官渡之战:两条战线两重天小黄鳝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