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修仙得道,每个人都会浮想联翩,但是大多数想到的,都是些道人们苦苦修行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有些千篇一律。其实修仙并不是人类的专利,我这里就有—个与众不同的故事。
相传明代有个书生。某日,他心事重重地独行在旷野中,忽听远处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书生心中不免奇怪:“这鸟不拉屎的旷野里,怎么会传来如此整齐的读书声呢?难道是自己幻听了?”于是书生带着满腹的疑问,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开始寻找。
没走多远,就看见前方的树林中出现了一大片墓地,中间坐着一位老先生和一群毛茸茸的物体,好生奇怪。于是又向前走了一段,再定睛一看:那老先生身边端端正正跪坐着的,竟是十几只捧着书本的狐狸!正当书生惊诧的时候,老先生发现了他,很有礼貌地起身相迎。而那些狐狸竟然也像很乖巧的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地拿着书本,像人一样站了起来对书生行礼。
书生看着眼前的景象定了定神,心中暗想:“既然它们都会读书,说明是有文化的狐狸,应该不会做出什么野蛮的事情吧!”书生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压抑了一下不安的情绪才开口问道:“你们怎么会在这荒郊野外读书呢?”
老先生看了看书生说:“既然你我能在这里相遇,说明有缘,我就告诉你吧,我们是在这里修仙。”
“动物也懂修仙?”书生现在怀疑遇到马戏团了。
老先生点点头,神秘地说:“一股情况下,狐狸修仙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深山老林里采集天地灵气,独自修炼,当然,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成精以后也得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继续修炼,直到获得天地认可才算修成正果;另一种,则是先修炼成人形,然后像人一样学习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老先生指着面前的狐狸们说:“它们正是在用第二种途径修炼。”
这可真是世间奇事!看着老先生一脸正气的样子,不像在说谎。书生不免心生感慨:狐狸要想修炼成仙,那是需要何其漫长的时间和付出多大的精力啊!我读书的耐心和这些狐狸相比真是可以忽略不计。老先生似乎能参透人心,看着眼前沉思的书生说道:“这个途径虽然漫长,但比较安稳。这样可以用思想控制形态,多看人类圣贤的书,就会明白很多人生道理,对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很有帮助。”
“这些狐狸还真不容易,还没有变成人形,就得先了解人类的文化精髓。人类的文化它们能明白吗?”想到这里,书生便借狐狸们的书看了一下。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古籍,而且还是原版未翻译的......就像我们现在看文言文一样。让狐狸理解文言文?是不是有些强狐所难了呀?书生忍不住问道:“这些书它们能看懂?”
老先生笑了笑回答道:“这些书的内容都是圣贤们的至理名言,我只是稍微讲解一下,其中的道理还得靠它们自己理解。”
“难道这些狐狸是天才吗?”书生大为吃惊。
“读书的重点在于自我理解,注释一般都带着后人自己的想法,他们又不是先贤们肚子里的虫子,他们理解的未必就是先贤们的初衷,要注释岂不是多余!”
书生一时间难以理解老先生的观点,可看着眼前的众狐狸,好像很赞同老先生的理论......顿时觉得老先生又神秘了不少,便开口询问老先生的年龄。
“年龄嘛,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开始学习经文的时候还没有印刷术呢。”
这简直可以登上吉尼斯最长寿纪录了!于是书生又好奇地问道:“既然老先生经历了这么长的时光,那一定见过一些新奇的事吧?”
没想到老先生却只是平静地说:“基本上每个朝代也都差不多。但是只有在唐朝以前才有了不起的儒者。北宋以后,那些被称为圣贤的,也就是说了几句有用的话的普通人嘛。”
圣贤怎么可能和普通人差不多呢?在读书人心中,圣贤的形象都是高大而光辉的。老先生的话可和书生这么些年来受的教育大相径庭了......顿时觉得自己和眼前这位老先生之间有些无法沟通,随便找了一个借口便与老先生告别了。
路上,书生反复思考着这场奇遇:“难道,所谓圣贤所说的话,如果被翻译了,就带有翻译者的个人色彩了?可是按照自己的方法理解就不会产生误解吗?”
没想到,在家门口书生又看到了这位老先生,书生正想走上前去和老先生再讨论一下,没想到老先生却掉头就走,从此再没出现过......
故事讲完了。圣贤曾经说过:“看上去巧妙的方法必定存在不稳固的地方,做事只有一步步踏实地进行,即使有那么一点失误,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我们现在看来,圣贤所说的道理,其实和修仙的两种方法也是异曲同工。书生的这个故事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还是靠我们自己去理解更合适!
土耳其人统治斯洛伐克的时候,人民灾难深重。谁都没把握保住自己的自由、财产甚至生命。 那时候,在一座小山城里住着一个名叫瓦
贵州省丹寨等地苗家姑娘的围腰,为啥绣着美丽的花朵?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很古以前,苗寨里有两个手板手背般亲的姐弟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当他还是一员武将的时候,使一条青龙宝棍,打遍天下,真可谓名扬四海、威震八方的好汉。传说这样一条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巨型蜘蛛,与其他普通蜘蛛不一样。别的蜘蛛吐出的线都是丝线那么小小的,但是巨型蜘蛛吐出的丝却是尼龙
话说有三个跳蚤兄弟来到一个城市闯世界,它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后半夜,临分手时大哥对两个弟弟不放心嘱咐道:兄弟们,今天是我
和海豚座相关的希腊神话有三则: 第一则故事是,海神波塞冬欲娶海仙女安菲特里忒为妻,然而,为保贞洁,安菲特里忒逃至阿特拉
明代,有一位姓张的秀才为取得功名,终日在书房里读书。 一天,他写完文章,站起来望着窗外,外面春光明媚,百鸟啁啾,黄
从前,有一个穷人,他有三个儿子:老大的名字记不起了,老二叫托阿捷尔,小的一个叫托捷里卡或托捷拉希。儿子们长大后,爱上了打
俄曲河象一条蓝色的飘带,飘呀、飘呀,从银光闪闪的岗桑雪山飘下来,飘过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就在蓝色的俄曲河边,流传着这
一提到修仙得道,每个人都会浮想联翩,但是大多数想到的,都是些道人们苦苦修行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有些千篇一律。其实修仙并不
春节的简短故事数年后,经过长期的观察,万历制定出了准确的历法,名太阳历。当他将太阳历呈献给国君祖乙时,满面白须的祖乙十分感动,为纪念万历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开元盛世的简介和故事。开元年间,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初年出现的盛世。在唐玄宗统治的44年间,玄宗提倡以道家清静思想为基础的文化教育。...
相传当年黄巢造反,把大半个中国搅得天翻地覆,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却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客家妇女所震慑了。这位女子也和别
传说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
巍巍乌蒙山,高耸入云端,山腰缠绕着一条纤细的麂肠小路,路边横卧着一块石头。此石首尾分明,石身长满花纹,活脱脱像一只站
一位王问他的宰相: 讲出来吧,你是不是很爱我? 那人答: 主子,我是您的恭顺的奴才!怎谈得上爱您呢? 我问的
从前,有一个国王叫维斯拉夫安德洛诺维奇。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德米特里王子,二儿子叫华西里王子,小儿子叫伊万王子。
(一)大唐初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子面山背水,山水之间有一方狭长的田野。十几户农家的茅草屋点缀在这田野之上。禾苗在微风
自古和亲的人不少,独王昭君的事迹,代代相传,妇孺皆知,这是什么原因呢? 汉高祖时,娄敬提出和亲的建议,但吕后只有一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评王在北京掌管着天下,天下太平。宫殿里养着一个毛色有斑点的大狗,名称龙犬,评王对它十分喜爱。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