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平秋县令江子池因剿匪有功被朝廷擢升为隆州知府。上任近半月后的一天夜里,他与从家乡带来的一只鹦鹉说了几句话后就睡下了。大约二更时分,他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怒吼:“江子池,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你!”
江子池睁眼一看,居然是鹦鹉在说话,还不停地在鸟笼里扑腾。他向窗外一望,有个黑影翻过院墙逃走了。他的头皮一阵发麻,半年前的一幕又出现在脑中:官兵们全歼山贼后,贼首冯秃子纵身跳入悬崖下的深潭逃走了。几天后,冯秃子闯进县衙刺杀江子池被围捕,临走前,他就是冲江子池吼了这一嗓子。难道,他跟到隆州来了?
第二天一早,江子池找来几个衙役命他们夜里加强巡视。看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师爷便找了些轻松的话题与他闲聊。据师爷讲,再过两日,一年一度的神笼大赛就要举行。江子池来了兴趣,决定前往一观。
神笼大赛如期举行,江子池也算大开了眼界。最让他惊讶的是,赛场上居然还有一只比房子还大的鸟笼。他一向崇尚节俭,看到这样的鸟笼,便命人把制笼人带来准备训斥几句。
片刻,制笼人马书玉被带到了江子池面前。看着马书玉浑身上下都是鸟毛,江子池怒视着马书玉:“哗众取宠,误工费料。如果鸟都住成这样,那人该住哪?”
马书玉被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禀大人,此笼并非供鸟居住,而是小人的居所。”接着马书玉解释说,鸟笼是鸟的居室,要想知道鸟儿在里面住得快不快活,只有自己进去亲身感受才知。他自称,已在鸟笼里住半年多了。
江子池感慨了一番后,向马书玉订了个鸟笼。
能博得知府的赏识,马书玉自然高兴。当天夜里,他正坐在鸟笼里苦思,突然一支插着一封信的箭射了进来,正穿在他的辫子上。
他把信拆开一看:“若不想全家死光,三更后到后山小树林中见我。”他匆忙回到家中,见房门虚掩着,父母妻儿已踪影全无。
当夜三更后,他手举火把来到林中,见到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和尚。
和尚阴笑了几声:“听说江子池从你那里订了个鸟笼?若想保全你家人的性命,就帮老子做个能杀人的鸟笼!”马书玉犹豫了半天,最终咬牙点头答应了。
半个月后,马书玉制成了杀人的鸟笼。笼底夹层中藏有一小包恶和尚配制的毒药,此药置于室内会慢慢挥发出无色无味的毒气。只要人整夜吸入这种毒气,就会中毒而死。为让此毒不露马脚地只在室内杀死江子池,马书玉还在笼内设置了一个架子。凭多年经验,他断定江子池的鹦鹉每晚必在架子上休息。只要鹦鹉晚上站在架子上,藏于笼底的一个小机关就会被开启,到时毒气就会从开在笼底的一个小孔里挥发出来。
当然马书玉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毒药只是为了毒死江子池,他不想鹦鹉因此丧命。为做到这一点,他在鹦鹉饮水的小桶底部涂了一层遇水就会慢慢溶解的解药。
经过两夜的试验,恶和尚终于露出了邪恶的笑容。又过了两天,江子池派来一个衙役取走了鸟笼。
当衙役把鸟笼递到江子池手中时,江子池不禁一愣,他不明白为何鸟笼上所有图案都是绿色?
第二天一早,江子池离奇身亡的消息就传遍了隆州城。捕快们疑心是侍奉江子池的厨师在饭菜中下了毒,便把厨师抓了起来。案子一连审理了几日,因查无实据,捕快们只得把厨师放了。江子池的尸体无法久搁,便下葬了。
马书玉是从一只鹦鹉的口中得到这个消息的。江子池下葬后的当天下午,有个朋友来到马家,那个朋友刚说到“隆州城出了大事”,他提着的鸟笼里面那只鹦鹉就接了话茬:“知府被毒死了。”
送走朋友后,马书玉便要恶和尚履行诺言释放他的家人。恶和尚声称白天不便,当天夜里才带着他秘密地来到了一座山上的一个山洞中。在洞中,有五个面相凶恶的人正等在那里。不等马书玉反应过来,几个人一齐上来把他推入一个关着马家人的牢笼中。
全家人一见面抱头痛哭,恶和尚听到哭声突然不耐烦地从腰间拔出一把牛角尖刀对马书玉道:“不识抬举的东西,现在我就挖出你的心肝下酒!”
眼看大难就要临头,马书玉却一反常态地大笑了几声:“你现在还不能杀我!”
恶和尚一愣:“为什么?”
马书玉回答:“天下居然还真有不要钱的山贼!真可惜了我多年辛苦藏于地下几辈子也花不完的金银!”
恶和尚闻言一笑:“只要你马老弟把银子都交出来,我还杀你们做什么?”接着他又与马书玉商量了取银子的办法,之后便派了两个人跟着马书玉去取银子。
恶和尚在洞中等了两个多时辰,只见派出去的一人跑进洞来对他说:“马家金银细软着实不少,大当家的快随我出洞去搬东西。”
恶和尚闻言兴奋地手一挥,带着两个一直留在洞里的人出洞了。他们来到洞外一看,马书玉正忙着在解捆在三匹马背上的十几个大包袱。很快,从洞里出来的人就到了马书玉身边。就在这伙人准备将包袱都搬进洞里时,突然一队官兵冲了出来,没用多大工夫就把他们制服了。这个恶和尚就是上次逃脱的贼首冯秃子。
第二天一早,江子池当众审理惯匪冯秃子一案。面对大堂下一张张表情异样的脸,江子池微微一笑,道出了所有实情。江子池收到鸟笼的那天夜里,他照例又与鹦鹉说了几句话后就准备上床睡觉。他刚把灯吹灭,鸟笼上竟神奇地现出了一些绿莹莹的小字。
江子池心生好奇,便仔细辨认起这些小字。看过后他才明白,马书玉求他用装死的办法救马家老小一命,并用“借鸟传话”的暗号给他回个信表示配合。其实那天到马家报信的那个朋友,正是江子池派的一个心腹,朋友带去的鸟就是江子池养的那只神奇的鹦鹉。
江子池判断这个恶和尚就是贼首冯秃子。为能找到冯秃子的老窝,江子池便派了几个衙役秘密地监视着马书玉。当马书玉跟着冯秃子出门后,衙役们便秘密地跟到了山上。众衙役原本打算待马家人都被放出山洞后,就进洞去剿匪,但等来等去却始终不见马书玉出来。
就在衙役们为如何既能进洞剿灭山匪,又能确保马家人的安全犯难时,突然他们看到马书玉带着两个人走出了山洞。衙役们跟踪了一会儿,便出其不意地制服了那两个人。当衙役们从马书玉口中得知洞中情形后,便商量出了一个引蛇出洞的办法:逼着那两个人服下一粒毒药,告诉他们只有把洞中人都设法引出来后才会给解药。
讲出实情后,江子池忍不住问马书玉:“那些神奇的文字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马书玉回道,他手中有一种特殊的绿色荧光粉末,就在约定取鸟笼的那日上午,他趁冯秃子上茅房的时候,趁机用粉末写下了字。
真相大白后,江子池按律对匪徒们做了宣判,马书玉与那个厨师也得到了厚赏。
徐庶反奔刘备后,很得刘备重用。曾帮助刘备几次打败曹兵,被封为军师。曹操得知此事很惊讶。曹操的谋士程昱献计说:丞相如果
承德避暑山庄的正前门,有一座神奇的红照壁。据说,人们在壁前跺跺脚,然后将耳朵贴在墙上,就能听见墙壁里有叽叽叽 的叫声
偷盗是个见不得人的职业,文人墨客们也不愿浪费笔墨给这些贼人著书立传,所以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小偷就不太多。只有那个鼓上蚤时迁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里说的是千里送半桃的故事,它的情义就更重了。 以前,有一户姓丁的人家,生了一男一
哲悯皇贵妃,夫差的。满洲是土生土长的黄岐,是皇帝的府邸。雍正十三年。两个月后,乾隆皇帝正式登基,封他为哲妃。乾隆十年后,封他为贵妃,取名哲悯皇贵妃,葬于裕陵。儿...
黄山脚下有个村庄叫皇后村,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村上住着十几户人家。有一户人家老两口,三个孩子,大
从前,白州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姓王的财主。全村二百多口人,都是王财主家的佃户。 这一年,当地大旱,王财主家门前有一口
从前,有一个穷渔民,他很虔信上帝。他在海岸撒网打鱼,从来不连续下三次网。所以,他只满足于三次下网捕到的鱼,如果一无所有,
在过去没有电灯和蜡烛照明的年代里,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们日常生活最常使用的便是煤油灯和豆油灯照明了。当劳累了一天的男人和淘气
相传很久以前,一群贵州务川仡佬族先民濮人在深山劈石恳荒,其中一青年发现刨出来的石头中闪耀着红色砂粒,便好奇地带回家。
据说,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天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在遥远的西域古疏勒(今喀什)有一位美丽的维吾尔姑娘,左手拿土陶,右手拿
从前有一位老人,膝下有三个儿子。老人临死的时候,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叮嘱他们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并且把自己珍藏的一把名
庞统是刘备政权中与诸葛亮齐名的谋略家。司马德操号称水镜先生,他曾说过: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之才与
明朝崇祯年间一富家子弟侥幸中了头名状元志得意满便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他返乡省亲一天便衣出游路过一个小山村时见从一座低矮
节日前夕(寅日),家家户户都得认真打扫房屋、院坝,并将屋内外的尘土撒到稻田里去。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水族有个民间传说
仡佬人在山林中生活,许多许多年后,人不断地增多,而山林里的野兽越来越少,有时,猎物甚至不能够填饱肚子,人们开始焦急起
楠溪故事之一有一个剃头老师叫阿春,人生驼背,胆生大。他话会讲,手会动,见了美女,涎直流。他手艺好,名声臭,年过三十还没娶
三个孪生兄弟,名叫哈桑、胡赛尼和加姆波。他们的父亲死了,留了一些遗产,兄弟们商量决定不分家,仍在一起干活,一起生活。
历下王生,一表人才,爱游山玩水。癸已下,参加省城考试,因城内嘈杂,便寓居泉上。一天晚上,王生独步月下,忽有一女郎自来鹤桥
毛难族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李海进身高不满三尺三,在朝廷做宰相,脑子比别人聪明。皇帝既依赖他处理政事,又妒忌他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