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二本毕业的男同事,成了我领导
文/Jenny乔
前两天,公司一个同事跟我吐槽:
自己985毕业,工作五年,业绩很出色,老板交给的任务都能办得妥帖,可最近公布的升职名单,输给了一个二本毕业的男同事。
这个二本生,我也认识,人长得普普通通,性格温吞,站在一堆人里,很容易就被直接掠过。
可是他这次的升职,在领导群里却是全票通过,同事们也没有一个人反对。
这种现象,在我们公司很常见,学历和收入倒挂,年薪五十万,不是最聪明的人,月薪一万的群体里,却有很多都是985和211的。
所以,同事们在一起经常聊起一个话题,一个人在职场有没有前途,学历和能力都不是决定因素,用心才是。
1、有前途的人 都懂得超出别人的预期
餐饮圈有个不成文的经验,就是在开餐厅之前,你要了解顾客的预期是什么。
场景不同,客户的心理预期也不同。
宴请贵宾,环境必须高雅,顾客也会对很多细节特别挑剔。
但如果是快餐店,大家就觉得味道和环境都没那么重要,便捷最方便。
只要你能提供点不一样的东西,顾客立刻就会感觉很不一样。
比如海底捞,客户等位的时候还提供美甲、棋牌,顾客一下子就很惊喜。
在职场也是一样,你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老板要什么,然后再多做一点。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问题,你听过哪些难忘的职场故事。
SeanYe分享了他招聘实习生的经历:
过去,我找过不少实习生,可每次都是布置任务:Word帮我翻译一下;Excel帮我录入数据;PPT帮我做个动画。
直到2013年,我招来一个妹子,新加坡人,美国西北大学毕业,来复旦读研,招她的核心原因自然是她出色的英文。
照例我邮件扔了一份word给她翻译。
她跑到我座位边问:“这是什么报告,翻译给谁看,需要整理出大意还是逐字逐句翻译?”
我瞬间意识到:这姑娘,有sense。
所谓sense其实不仅是态度,更是理解,你得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
这些年在职场总有些人喜欢搞关系、拍马屁,但总也不能在关键时刻赢得老板的注意。
其实老板并不关心你跟他好不好,而是你能不能帮他赚到钱。
所以,他的需求只有一个:让客户满意,然后乖乖掏钱。
都说职场有无数潜规则,最重要的一条很多人却没记住:
你越用心,越有前途。
2、有前途的人 都能跳出打工者思维
世界顶级领导力演讲人斯涅克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一家美国汽车公司的高管去日本参观装配生产线,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汽车生产的最后环节,当车门被装上铰链上后,美国工人都会用一支橡胶棒狠敲车门,可日本车厂从来没有这一步。
他们觉得很奇怪,就问日本人:“少了这一步,你们怎么能确保车门和车体严密贴合呢?”
日本人腼腆回答:“我们是在做设计的时候,搞定的。”
一语道破天机。
他们不是在后期去检查毛病,而是从源头开始,就想到了结果。
等到车都造好了,发现门装不上去了,这种工作才真的是做了不如不做。
这些年,在职场,很多人都提到过打工者思维。
而这种思维方式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不到全局。
可在职场,大部分人的工作方式都是闭门造车,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好。
有一次,在朋友的餐厅后厨,见识到了一个面试年薪五十万职位的甜点师,是如何征服主厨。
主厨问她:“如果一对名人夫妻,来店里吃晚餐,你会选择哪一种甜品。”
我以为她会说根据客人的口味、喜好,再搭配自己最拿手的餐品,没想到,她张口说了一句:“要看前菜和主菜。”
朋友当机立断,给了她offer。
他跟我说:“一个不关心主菜的甜点师,是注定要失败的。”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
很多人无法区分这两点,其实,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所以,优秀的员工无论在哪里,都会先去考虑做正确的事。
而在职场,最正确的事,就是理解别人的需要。
想起老板经常跟我说的话:
“30岁前,你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可是,要想更进一步,你的心里得能装下更多人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格局,也是一个人的潜力。”
3、有前途的人 从来不辜负别人的信任
这些年,很多人说,二本毕业,和别人比有先天劣势。
的确,名校毕业,名气和人脉都有天然优势。
但有一点,和学历、能力,甚至经验都没什么关系,就是靠谱。
靠谱,可以掩盖很多方面的缺陷,哪怕你笨一点,别人也愿意提点你,因为带一个不靠谱的人,心太累。
那种感觉就像背着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哪一刻会爆炸,每次布置完任务,你都惴惴不安,生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在反复沟通的过程里,彼此的信任度会越来越低,以至于日后的合作,心里都会留下阴影。
我有个没过试用期就被辞掉的前同事,就是这种人。
所有跟他有接触的同事,都在反应一个问题,就是一件事要反复跟他磨合,一次说了N个问题,他只能改掉其中的几个,漏掉的还需要再次沟通。
时间久了,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不靠谱,交给他任何工作都担心他做不好,总要额外花时间去监督他,有时候还不得不找人做个备选方案,就怕他随时抽风。后来,谁也不愿意再和他合作。
这个同事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想要修复形象,认真干了好几个月,可惜还是没过试用期。
其实道理很简单,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人的印象是很难改变的,一旦别人觉得你不靠谱,想要重建就很难了。
所以,每每想起这些年遇见过的各种偷奸耍滑的职场人,都觉得他们挺傻的。
总是自作聪明地敷衍同事和老板,觉得别人的事和自己无关,到最后只会给自己和别人惹来更多麻烦。
相反,真正用心的人,才是精明的勤奋者。
他们明白,在职场,态度比能力重要。
他们不在应该费心的时候惜力,更不会活得眼里只有自己。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为什么很难和同事做朋友? 同事之间九大忌,说的真好 警惕九大行为影响职场同事关系 10个小细节,毁掉同事对你的好印象工作十年改变我命运的十句话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前几天晚上看到同事朋友圈里一个关于工作内容的文章,突然回忆起很多年以前上班时候的时光。仔细回想,十年前的今天,.....
有不怕吃亏的格局,才有力气赶更远的路文/薛笙1同事小朴是个很精明的人。小朴学历高,外语好,来公司之初颇受领导器重。领导经常安排他做一些外事接待、活动策划类的工....
你今天偷的懒,都变成了明天的难文/李月亮1昨天,差点被小表妹拉黑。她发朋友圈,又丧又怒又无奈地说:因为一个小失误投诉我7回!遇到这种客户,我也是五体投地了我恍惚...
凭什么你的年薪,只是别人的月薪?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够证明自己的基因,只是它一直隐藏在我们的内心,等待挖掘。谁都渴望走进内心,重要是怎样去到达。对世界,天生...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稳定的工作文/王耳朵先生1一个人成功地失业需要多久?庞光的答案是:五年。庞光是我的朋友,五年前,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老家最大的国企工作。每天朝九晚...
30岁前后,这四件事你一定要去做文/哈叔1、圈子要混,但一定要精挑细选圈子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很大,毫不夸张地讲,一个人的圈子往往能决定他的命运和未来。这么说...
想要职场飞黄腾达,就要搞定别人搞不定的问题文/阿何第二次创业的时候,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团队成员是一名小伙子。他是应届生,而且学的不是对口的计算机专业,可是不到....
那些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的最终未来文/阿童木此前我写过一篇文章,给了一些漂泊在北上广深苦苦追寻或苟延残喘的年轻人们一点小小的建议。但说来惭愧,我自己就是一...
美国最大的生产黑人化妆品的企业是富勒公司,而约翰逊公司则是一家只有470美元注册资金的黑人化妆品生产商,两家根本没有可比的地方。可是现在,约翰逊公司的知名度已经...
咱们都知道,有时分尽力与收获是不成正比的,可即便这样,咱们仍是会坚持尽力,由于能为喜爱的事争夺过,不管最终的成果怎样,至少在后来的岁月里回忆起来时,能够少一点懊...
请远离那些假的舒适区文/Kyle01春节回来过后,各大公司开始招聘,很多应届毕业生开始寻找工作。昨天一口气面试了10个实习生,问了他们很多问题,也回答了他们很多...
毕业季,想来聊聊我的这三次面试经历文/白丁苏客首先,本人所在的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省重点院校。不仅如此,本人大学期间也没有好好...
为什么你的月薪一直突破不了两万?文/王耳朵先生01前前前同事李不悔,上个月跳槽了。李不悔新去的,是一家规模为原公司十倍的大型集团,他的月薪,翻了三倍,突破两万。...
那个开宝马来面试的女孩文/黄竞天01刚开始创业,需要人,因此组织了不少面试。其中一个小朋友,让我印象深刻。她很漂亮,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更关键的是,她开着一辆宝...
职场前三年,比收入更重要的是文/水湄物语有一个工作3年的女孩问了我一个问题:水湄姐,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有一个人薪水已经快是我的两倍了,怎么办啊?似乎是一个很普遍...
1 艾米在讲演台上共享她个人的创业阅历,首要讲的是她怎样从一名一般的广告从业人员,到现在成为活动策划公司的CEO。公司现在在上海很火,承办各大活动,市里的高层领...
当你的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文/张良计年轻时如何避免走弯路?问这个问题的人,从他们自己的描述来看大多都踌躇满志,准备在职场上大展拳脚一番。我猜他们....
1984年,美国南部的一家服装店,用了一种全新标价的方法吸引了大部分人。 其广告词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却很引人眼球:“每件服装通通标价6美元”。商店里内衣、...
成都女孩李玲去日本旅游时,发现日本人总是随身带着手帕,几乎没人用餐巾纸。因为,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日本对餐巾纸的使用有明确的限制!那一刻,李玲陷入了沉思:我们在谈...
喜欢打桥牌的人,大概都会同意“成功的人生并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一手坏牌打得可圈可点。” 人在失败的时候,很容易自怨自艾,悲叹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要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