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梦想,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
文/田定丰
追求梦想,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林书豪的纪录片。那是“林来疯”之前,他一次又一次的坐冷板凳,甚至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球队给转卖了。他在不断被打击和受挫中,满怀失望却不放弃。
脑海中场景切换,我联想到前阵子新闻台播报,某家餐厅打出买一送一的广告,吸引消费者大排长龙。“饥饿营销”的手法奏效,部分抢不到好康2的消费者却在现场大打出手,成了广为人知的新闻事件。
两件不相干的事,却在心中不断交错。反复思考,大排长龙的消费者,真的了解他们付出大量时间取得东西的价值吗?会不会其实他们连自己人生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
在被台湾日渐窄化的媒体引导下,是不是每个人只在“小确幸”中自我安慰或随波逐流,而忘了曾经梦想的初衷?也许,我们不能像林书豪那样创造奇迹,但难道不能活出独特的人生?
要活出独特的人生,要先知道“Who Am I”。
不认命的黑手学徒
将人生倒带回转。
十六岁时,我是一个黑手建教高中生。但是从不认命自己只能当个黑手,因为我有一个音乐梦。
虽然高中上第二志愿绝对没问题,还是选择就读大安高工机械科3。当时我们三个月在校上课,三个月在制罐工厂工作,每个月可以领三千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工厂的作业环境单调,但必须全神贯注,否则就惨了。我曾亲眼目睹学长恍神,活生生轧断一只手。
我不喜欢机械,更怕变成独臂怪客,但因家庭环境的关系,我必须赚钱,赚得愈多愈好。赚得愈多,就能帮助终于挣脱可怕婚姻的妈妈减轻负担,帮忙拉扯弟弟长大,甚至离暴力老爸愈远愈好。虽然知道老头子无事就会回来要钱,有几次还把妈妈拉下水,差点害妈妈惹上官司。
苦闷的青春岁月啊!只有在音乐中,我才能得到救赎。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存零用钱,就是为了买卡带。一个一个硬币慢慢累积,就可以实现一个小小的希望。我常常躲在棉被里,一遍又一遍地听卡带,音乐让我逃离了不堪的现实,医治抚慰我伤痕累累的身心。
在高中建教班,每月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钱,我也都拿来买卡带。听着听着,心中音乐的火种继续燃着,不被现实浇熄。
当时,我莫名其妙地被选为班长,和淑玲谈起纯纯的爱,还有几个换帖好友,大伙笑闹打屁,一起听音乐。
记得有好几次,我不管妈妈质疑的眼神,和淑玲待在房间里,一副耳机一人用一边,陶醉在歌曲中。这些当红的歌手,替我们唱出了喜怒哀乐,标记着我们苦闷懵懂又暧昧的青春岁月。
我的梦想,也在懵懵懂懂中开始飞翔。但这个梦想,我一直没有说出口,因为对我身边的人来说,太不切实际了。这个梦想是:我想成为一个会创作的音乐人,打造拥有很多歌手的王国。
嗅出自己的独特
潜藏的音乐梦,偶尔要让它透透气,否则就闷坏了。光听音乐已经不能满足我,于是我开始兴致勃勃地写乐评,描述对歌曲的感受,大胆预测歌手可能的走向和定位,发表欲按捺不住,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将评论文章寄到滚石、飞碟等唱片公司和各家杂志社,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
“要从事音乐工作,怎么可能嘛?我是黑手耶,就算再去读五专,也是黑手啊,哪有机会做音乐?”我常常在心中这样自问自答,不停地挑起希望,又不停地否定自己,但音乐的种子已经深深地种下,等待将会出现的萌芽。对流行音乐的感受相当丰沛,就像一股股的涌泉,每听完一首歌,就不停地冒出来。只有不停地写,不停地寄到唱片公司和媒体,心中的激动才能找到出口,不至于泛滥成灾。当年飞碟旗下的歌手苏芮,以《一样的月光》等歌曲,在流行乐坛刮起一阵旋风。在写给飞碟唱片的乐评中,我毫不掩饰对飞碟在塑造艺人方面的激赏:
高亢的嗓音、痛苦表情和中性外表,神秘氛围深深攫住听众的心。唱片公司成功地突显了歌手的特色,席卷市场当仁不让……
除了看法和分析,我还兴致勃勃地对各个唱片公司提出建议,意气风发无所畏惧的年少岁月呵。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未来营销定位能力的起源吗?
虽然一封封信都石沉大海却不改其志,我凭借的不只是一股不认命的傻劲,更来自于嗅出自己的独特。
从高中时期开始,作文课就是我最重要的挥洒舞台。我的作品常被老师拿来当众朗读,或是贴在公布栏让大家欣赏。至于我费心撰写的乐评,只有淑玲和换帖兄弟拥有阅读的特权。
“阿丰,你还会写这种东西啊,很厉害喔!”从老师和好友们的肯定中,我渐渐相信,想从事音乐评论相关工作,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虽然如此,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妈妈,还是觉得我根本在做梦。凭着黑手建教生的一点薪水,我从家中搬出,自力更生,从此便主导自己的人生。
毕业后等待当兵的两年期间,一心想赚钱,拉过保险,在餐厅端过盘子,到三温暖折过毛巾,甚至在街上兜售英文教学录音带(其实我的英文很菜)。
“要吃头路,就要懂得赚钱,像我一样,不然就是捡角,没出息啦。”阴魂不散暴力老爸常念叨的话,在我的心头阴魂不散。
“我一定要赚很多钱给他瞧瞧,但绝对不要变成跟他一样。”我暗暗地发誓。
打零工的日子里,被生活的压力追着跑,但是心中梦想的光,却一样明亮。
追求梦想,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第一步,先找到自己的热情,第二步,确认自己在有兴趣的事物上具备能力,第三步,坚持去做,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妄自菲薄,也不要从众,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
由我从小的坚持,反观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只会盲从,不知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或是怨叹自己命不好,没有好野人5老爸。但我是黑手的命,谁会想到我日后会成为一位音乐工作者呢?如果当初跟多数同学一样,安安稳稳地当一名黑手,收入也会不错啊!但我愿意不断挑战自己,走出一条和大家不一样的路。
正在职场起步的年轻人,你也可以。
工作前几年,对自己狠一点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别再因为他人的光芒,看不清自己的前方1 上周末,朋友小聚。年终岁末,咱们平常作业都忙,可贵抽出点时刻相聚,论题天然也离不开繁忙二字。 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却发现自己一点前进也没有。阿May有些懊丧...
手机:职场上的头号杀手文/袁野上学时玩手机会惹老师生气,上班时玩手机会惹老板生气手机发出的任何声响都会或多或少地干扰他人,积少成多就会对工作效率造成明显影响,....
一个刚刚毕业的青年,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在家亲人疼,在学校老师也很喜欢他,然而青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天,青年在路上遇到了大学时的老师,老...
曾有一个大陆学者去香港考察,一位教授邀请他吃饭,于是,他们来到一家酒店。 这时,服务员为他们上了菜并拿来一瓶装潢精美的名酒。可是,大陆学者却发现这瓶昂贵的名酒居...
避免这些坑,让你快速找到好工作文/TomTan一、简历石沉大海今天有一个朋友,跟我诉苦,他说最近在找工作,投了一些简历,等了好几天都没有公司约他面试。然后我问他...
可口可乐满世界都是,但是,每瓶可口可乐中只有0.31%是来自于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原来,一瓶可口可乐的原液含量只有0.31%,由可口可乐公司定期送往世界各国。而...
大城市凭什么鄙视小城市?文/甘北1人类的鄙视链无处不在。生活在大城市的,看不起生活在小城市的。不知道为什么,近年来的文章里,大城市总是秩序井然、生机万丈、充满理...
工作十二年,总结六条职场经验文/沐丞第一个职场经验:不要把工作和爱好完全对立起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把爱好当成工作,做着自己特别喜欢的事,还能挣不少钱,一般...
凭什么你的年薪,只是别人的月薪?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够证明自己的基因,只是它一直隐藏在我们的内心,等待挖掘。谁都渴望走进内心,重要是怎样去到达。对世界,天生...
哪行都有压力,没有谁能真正无忧无虑文/夏与至生活就是泥沙俱下,鲜花和荆棘并存。在一次聚会中,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聊了起来。谈到彼此的近况,大家都在一个劲地抱怨自....
绝处逢生的法兰克·贝吉尔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的信念:推销就是要主动去争取顾客,一个能力再平凡的人,如果坚持每天真正而认真的拜访五个客户,热忱地把保险的好处与他人分...
职场中,这三类人正在害死你文/谢可慧职场,从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棋局。下得好的人,自己可以下自己的棋,下得糟糕的,就成了别人的棋子。最后满盘皆输不说,甚至成为弃子。...
大多职场的潜规则,从午休开始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的职场新人,进入企业后,懵懵懂懂地、不小心地踩了一个又一个职场规则的地雷。只是,这些怪不得他们,毕竟大学与社会脱节...
巴西上空的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非常有名的“蝴蝶效应”。 1960年,洛伦兹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
工作十年,我们应该学会的三件事文/唤醒沉睡的猪工作十年,如何与别人拉开差距?这是几年前我很不屑的一个问题,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不需要考虑这么长远的事情,...
放弃职场积累去读研读博的人,有没有过得更好?文/梁爽1今年七月,好友研究生毕业。想当年我俩由于工作契机结识,发展成好朋友,那时她做外贸跟单,每年去美国、法国、日...
伦敦有一家饭店取名为“拐角处”,其规模并不大,只可容纳下二三十位顾客。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饭店却十分有名气,英国的BBC广播电视台也曾专门报道过它。 “拐角处”饭店...
一位企业家请罗振宇吃饭。羅振宇到了这家宾馆后,看到这么高档,挺兴奋的,见了这位企业家就说:“哎呀,这么破费啊?”“我听过你的演讲,受益匪浅。”“那我可是要收门票...
在为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为别人打工,赚的是工资。为自己打工,赚的是成长。在为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那赚来的就相当于双倍工资,既有工资又有成长。01小薛马...
工作效率飙升的三大秘诀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在极力追寻提高效率的方法。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提高学习、生活、工作效率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