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464天,曾两次想自杀,刘国梁凭什么东山再起?

文/陌姐
01
刘国梁又上热搜了。
这次是好消息:这个不懂球的胖子,成功当选新一任乒协主席。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从去年6月20日,刘国梁“被卸任”国乒总教练,到今年9月27日复出,主持乒协工作。
整整464天的沉寂,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粉丝们等来了如同正义降临般的狂喜,但我更想知道,这个胖子,凭什么能逆势翻盘?
想当时,刘国梁“被下课”,可以说猝不及防,无缘无故。
论比赛成绩,他培养出两个大满贯球员,连续三届奥运会带队包揽金牌;
论身体年龄,他刚刚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勇干一番事业的大好年华;
论人际关系,他与“傻儿子”、“傻女儿”的亲密互怼,网友看得津津乐道……
毫无疑问,刘国梁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功勋卓著。
他是全球瞩目的“金牌王朝”领路人,攀上了教练员生涯的巅峰。
然而,没有原因,没有过错,借着官场潜规则,明升暗降,就让人客客气气的玩了……
网友们都气疯了,这折腾的不是刘国梁,折腾的是国球啊!
他的球员们为了表达不满,甚至公开弃赛,满屏的“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只因想念您,刘国梁!”
一群年轻人为了情义赌上前途,事先并不知情的刘国梁,“又感动又心痛”。
他深知个人利益不能高于国家利益,于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感恩多年的战斗情谊和师徒情深,再三道歉,立马熄灭了这次“反叛”。
结果呢?
弃赛的球员教练员,被通报严肃处理。
刘国梁继续坐冷板凳,一直赋闲了464天。
02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并非刘国梁第一次跌落人生低谷。
他6岁打球,15岁进国家队,20岁包揽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男双冠军,23岁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乒乓球大满贯选手。
1999年8月8日,刘国梁铭记一生的日子。
这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天,也是他人生中最灰暗半年开始的一天。
获奖当天,他就被查出尿检有问题,涉嫌使用兴奋剂。
如果最终确认,他就会被取消之前的所有成绩,乒乓球届也再无他立足之地。
国际乒联表示,要在半年内,对刘国梁进行三次飞行检查,如果检查结果都超标,证明是他自身问题,并非使用兴奋剂。
所谓飞行检查,就是完全不通知你检查时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刘国梁每天都必须等到晚上十点,确认今天不可能检查了,才能喝水、吃饭、洗澡。
与此同时,他还在集训备战世乒赛和奥运会,每天都是超高强度的训练。
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令他无法承受。
那段时间,刘国梁开车时,把广播音量调到最高,然后放声大哭。
后来他接受采访说,“那半年里曾两次想过自杀,见到领导就哭。”
最终,他证明了清白。可是,身体毁了,竞技状态也没了。
刘国梁明白,继续做运动员,他再也回不到往昔的盛况。
他选择了急流勇退。
2002年,刘国梁退役,从一名运动员,转型成一名教练。
2003年,27岁的刘国梁,正式担任中国男乒主教练,成为最年轻的“少帅”。
从此,开启了最牛教练的升级打怪之路。
03
人前多繁花似锦,人后就多荆棘丛生。
刘国梁面对困境,也像普通人一样,会难过,有委屈,想自杀,但他始终保有一份向上的冲力,顽强地熬过了生命中的寒冬。
两次从巅峰跌落低谷,又两次东山再起,绝非偶然,这个胖子凭什么能做到?
我想来想去,大致有3个原因。
第一,刻苦勤奋,有实力。
这个不必多说,成绩就摆在那儿,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刘国梁都做到了极致,可谓前无古人。
这是立足之本,实力就是硬道理,哪怕在低潮期,也没人忽视你。
获取实力,来不得半点虚的,就靠一点一滴的努力。
刘国梁的父亲就说过一句话:金牌里除了金子,还有汗水、眼泪和热血!
第二,自信执着,有信念。
刘国梁做运动员时,就超级自信,队友们老打趣他,“哎哟,冠军来了!”
他当时还籍籍无名,就敢接腔,相信自己会拿冠军,后来果真是第一个出好成绩的人。
竞技比赛,你与对手的水平,往往不相伯仲,爆棚的自信心特别重要。
除了自信,刘国梁还异常执着,对自己热爱的乒乓事业,无论是否在位,都从未放弃过。
被下课期间,他到不了比赛现场,就在家看直播,不让当教练了,就通过电话完成赛前分析、临场动员,无偿提供帮助。
乒乓球,已经成为他的一个标签,成为他人生追求的信念。
回归与否,他都选择做一个乒乓人。
第三,灵活应变,有脑子。
刘国梁打球时,并不是训练成绩最好的那个。
但他的现场应变能力是最强的,头脑灵活,应对自如,反而第一个拿了大满贯。
2013年,刘国梁上任国乒总教练,成绩喜人,但他却看出了危机。
观看乒乓球比赛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乒超三千万的冠名权,根本卖不出去。
他果断与时俱进,热热闹闹地搞起了“网红直播”、“粉丝经济”,还希望效仿当年NBA培养姚明,为其他国家培养乒乓球冠军。
只有更多人、更多国家参与进来,乒乓球事业才能做大,长盛不衰。
不再局限于一场比赛的输赢,而是达到共赢,刘胖这前瞻性和国际视野,不得不说,有帅才之风。
04
能从人生低谷爬出来的人,都有类似的特质。
想起一个小故事。
越战时,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被俘,在战俘营关了整整八年。
获救后接受访谈,被问到,是如何撑过悲惨的八年?
他说:“因为我从不失去信心。我坚信自己一定能活着出来。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
这个答案貌似挺普通的。
又被问道,哪些人没能活着回来?
他说:“当然是那些乐观主义者啦。”
提问者被搞糊涂了,上下两个答案简直自相矛盾嘛。
斯托克代尔补充道:
“那帮乐观主义者会说:‘圣诞节之前,我们一定出得去’。圣诞节会来临,然后过了。
他们又说:‘复活节之前,我们一定出得去’。复活节来了,又过了。
然后是感恩节,再然后是下一个圣诞节......如此往复。
最终,那些乐观主义者在郁闷中死去。”
最后,斯托克代尔总结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和原则搞混。
信念是:你一定能获得成功——这个信念千万不可失去。
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最残忍的现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人生处于逆境的时候,很多人不缺信念,但盲目空洞的信念,就只是沙地上的城堡,一遇波浪就塌了。
只有像刘国梁这种,不是墨守成规、空喊口号,而是直面血淋淋的现实,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走出来。
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所说的:
“人在低谷时,面对生活的那种坚毅和不屈,然后忘掉!
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而把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做自己的正常生活。”
那些最终杀出重围的人,不仅具有强大的信念,而且敢于直面现实,驭变重生。
05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又有谁没有过低谷期?
失恋、失业、考试落榜、亲人去世,或者就是一场该死的感冒。
有人怪到水逆头上,有人迷信拜锦鲤,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丧起来。
人间不值得,丧丧更健康。
“丧文化”就这样盛行起来,越来越多人甚至“以丧为荣”。
拜托,诞总只是嘴上说说“人间不值得”,实际上,他频繁出现在各大综艺,帮女朋友卖衣服,连结婚照都卖了个广告。
他才活得一点都不丧,起码赚个盆满钵满,才有闲心聊骚啊。
丢下李诞,学学刘国梁吧。
天降横祸,那就直面现实,去熬去扛,去思考去改变,去寻求解决之道。
偶尔丧一丧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要沉溺其中,自以为看穿一切。
比起那些明星戏子,刘国梁才更能代表国家精神,更值得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如果,你也在经历人生低谷期,不妨想想这个不懂球的胖子。
他两次从人生最高点摔落,而后又两次浴火重生,你为什么不能呢?
生命有它超乎寻常的力量,人总是能够活下去,而你要做的,就是活得热气腾腾,不负此生。
来源:佳人(jiarenorg)
励志文章:只有东山再起者,才配被成为勇者 开讲啦刘国梁演讲稿:奥运背后是成长 刘国梁经典语录语句
那些高考落榜的名人们,如何逆袭人生?其实,一次成绩甚至几年的求学经历,并不足以决定人生。看看名人们的高考故事吧,或许能获取新的能量!一、影视界:汤唯:落榜后的三...

马云的十八罗汉与史玉柱的四个火枪手无论公司陷入如何的困境,史玉柱、马云的核心成员都只会选择追随:史玉柱二次创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身边的人连工资都没的领。但是....

感动中国刘盛兰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获奖名片】:崇仁厚德【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

《财富》201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1、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67岁2、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67岁3、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

汤显祖写《牡丹亭》入了迷,饭不吃,觉不睡。有一次,汤夫人问他饿不饿?他说:我整天都同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打交道,哪里还觉得饿! 一天中午给他送饭,书房里竞空无一...

王雷的前30年,是一段典型的精英女性成长+挑战自我极限的历史,始终遵循着社会认可的卓越人生轨迹前行: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赴美读研,经历过创业后,在全球一流的...

强人刘强东:从2万元起家到成为准首富刘强东简历: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面对面新闻1+1央视新闻频道这些响当当的名牌栏目,都曾活跃着一个知性朴实的身影董倩。 香港回归、50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

央视2009年度经济人物亮相12月23日晚,被誉为中国经济领域奥斯卡和风向标的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展览馆落下帷幕。根据百人评委团的投票...

站到前面来文/葛闪他两岁那年,便能够用灵巧的小手敲鼓,且能准确符合歌曲的节奏。3岁那年,便在父亲的带领下,在香港乐林商行附近现场表演起来,引得众人啧啧称赞,甚至...

洛杉矶早晨四点的夜什么样文/段奇清有人说科比布莱恩特是一位篮球天才,科比却以洛杉矶早晨四点自称。他的意思是,他的成功完全出于勤奋。也不由得你不相信,有人2013...

励志帝:曾国藩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李鸿章花了5年心思为他置办的两江总督府里平静离世。之后140年来,曾国藩被不同的人群关注。与历史上许多成就一番功业的...

田中耕一: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逆袭故事田中耕一(KoichiTanaka),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一个供职于一家日本本土仪器制造会社的电气工程师,...

李宁说:我最高兴能有那么一天很多孩子买了李宁牌,但完全不认识我,这就是我最需要的。 上个世纪末,李宁被权威的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100年...

放弃是经线,坚持是纬线文/一苇轻舟我觉得不管人类愿意不愿意,必须放弃。生命的力量和宇宙是同步的,任何一种能量的发展,都会推陈出新。不放弃,就不会有新的局面出现。...

新华都陈发树:从木材贩子到身价315亿,他说做企业应当高瞻远瞩文/清如【人物名片】陈发树,新华都实业集团创办人及董事长。成功的企业家大多善于观察,高瞻远瞩。新华...

陶行知的每天四问1942年7月20日,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陶行知先生发表了一篇讲话,题为每天四问。陶先生让育才学校的师生员工每天问自己四个问题,第一问:我的...

郑板桥辞官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不得不靠卖书画为生。鉴于郑板桥的名气,社会上各类求板桥作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可郑板桥的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

2012年10月11日19时,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引起世界关注。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莫言却表现得很淡然,...

一说起台湾王永庆,真的就和马云一样几乎无人不晓。他的产业是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仅仅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