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潘石屹:选择多大的挑战,成就多大的人生
文/杨洁凤
选择对了,方向对了,那就成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领导人一个穿着就可以对群众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此时,潘石屹对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的“铁饭碗”不以为然,他觉得时代在发展,自己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于是,潘石屹变卖了所有家当,离开了管道局。他想去深圳,但没有特区通行证,只能花钱走旁门。他找到一个人,带他钻过一道铁丝网,对面就是深圳。
只隔了一张网的深圳,对潘石屹来说,仿佛是两个世界。深圳比北方更加炎热,工厂污染严重,加之潘石屹不懂地方语言,让他觉得很压抑。原来在管道局上班,福利待遇都很不错,在这里,工作还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所有人都劝他回去。
1989年,潘石屹跟随公司老板来到海南,成为了砖厂的厂长。那时的海南环境很恶劣,一起来的人大部分都回了内地。然而潘石屹还坚持着,一直坚持到邓小平南方谈话。
合伙炒房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加快了海南的改革发展。潘石屹觉得这是个机会,与其他五个朋友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
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根本没法开展业务,直到办公桌上都积了很厚的灰,才找到北京一家集团公司的老板,以20%的利息贷款500万,而最终获得的利润要五五分。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条件实属天价,但潘石屹一伙人觉得很兴奋。“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五百万”。
潘石屹心中最感激的人是邓小平。因为他,潘石屹的父亲得以平反,一家人过上温饱日子。也因为他,成就了海南的今天,潘石屹的房子才有人买。
潘石屹与客户打心理战,每来一个客户就涨一次价,结果卖的很好。
就在这时,海口的两个数字引起了潘石屹的注意:常住人口15万,暂住人口50万。
潘石屹觉得很不安,因为他清晰记得海口规划局报建面积人均约50平米,而北京人均才7平米。他们的投资面临不可预估的风险。六个合伙人商量决定去别的地方找一些项目投资,尽量分散风险。
大家四处奔走,潘石屹则回到了西北老家。但那里实在太穷,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于是,潘石屹辗转来到北京。此后六人合伙在怀柔注册了北京万通实业有限公司,并申请到怀柔一个定向募投项目,也就是后来的万通新世界广场。
这个项目让几位合伙人都发了财。以往投资都要精打细算,现在有钱了,投资只是估个大概。潘石屹觉得这样不行。但由于想法不同,潘石屹决定单干。
夫妻创业
离开万通让潘石屹十分痛苦,但自己创业也会有冲突,特别是与受过西方教育的妻子,俩人经常在企业经营问题上产生分歧。以往潘石屹都习惯跟着感觉走,不赞同妻子华尔街投资银行那套形式,为此两人甚至差点离婚。
潘石屹相信现代城,并将SOHO的成长与现代城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他认为开发房地产一要看地段,二要看时机。
潘石屹研究了北京整个城市格局,将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布局进行对比。当时有一块北京原为二锅头酒厂的地皮,潘石屹让两个助理先去考察,回来她们说又脏又臭,旁边通惠河长满芦苇,不适合开发。
结果潘石屹很看好这块地皮,他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关键要看时间”。他坚信两年后交通便利、通惠河得到清理,到时是可以做的。
与此同时,潘石屹看中了银行按揭这个潜在机遇,有了按揭,消费者的购买力就变大了。
为了促成这个机遇,潘石屹找到建行行长,以自己的发展商存款为客户做担保,让行长不再顾虑银行风险。这意味着,如果按揭的客户还不上房贷,催缴责任就在潘石屹身上。
建行这边谈成了,工行行长随即也找到潘石屹为现代城项目做按揭。
随着现代城的创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潘石屹把SOHO的观念作为突破口,强化材料与结构上的创新,让客户实质上形式上都认可SOHO。
房子卖出去了还没完,潘石屹认为更重要的是以后的服务。“一个有生命力的机构、公司,不仅要看产品质量,而最缺的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
潘石屹一直梦想做一个“中国建筑师走廊”,“我想在长城脚下,一平方公里,都是参天大树,让最好的中国建筑师去设计成不同的风格,给年轻的建筑师提供一个机会。”(文章来源: 南财专访)
潘石屹经典语录 潘石屹成了亿万富翁,我在潘石屹的工地当小工 潘石屹创业路:英雄莫问出处,从暴穷到暴富 潘石屹经典语录语句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褚时健案曾引发了一个59岁现象,即官员退休前捞一把的讨论。80多岁,完成了从烟王到橙王的转变。这个人,本就是传奇。褚时健...
涪陵榨菜周斌全:坚持只做一件事,3块钱的榨菜一年卖出15亿文/清如【人物名片】周斌全,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一家负债500万的落后企业,到市值...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郑板桥细...
韩坤:从民警到创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现在估值超30亿美元文/清如【人物名片】韩坤,一下科技创始人兼CEO。在风头强劲的短视频领域,韩坤连续推出了秒拍、小咖秀...
白居易不仅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 在他任杭州刺史期间,由于他为官清廉,再加上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因此深受杭州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去世,从小摊贩到水饺皇后的传奇人生文/清如【人物名片】臧健和,湾仔码头速冻食品品牌创始人。2月12日,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已于近日去世的消息...
ZARA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从渔村穷小子到欧洲首富文/清如【人物名片】阿曼西奥奥特加,ZARA创始人。ZARA是享誉全球的快时尚品牌,而它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
马云的江湖文/郑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我还没到那个境界。48...
李嘉诚为何能15年来一直稳当华人首富创业至今60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
不励志怎么混明星1、锅炉工孙楠学生时代的孙楠囊中羞涩,为了多攒一点零用钱,就到建筑工地帮人推砖,几天下来居然挣了两百多块钱。也算是勤工俭学的模范了。孙楠的第.....
李强:走出一条自强之路文/赵露他家境贫寒、品学兼优,承载着两个人的梦想走进大学校园。为了赚取学费,他卖过旧书,摆过地摊,当过家教,做过保姆。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
1991年,电影《周恩来》上映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区区2元一张的票价,却取得了两亿七千万的票房。饰演周恩来的王铁成凭借在这部电影中出神入化的表演,夺得了19...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永不懈怠的攀登者文/清如【人物名片】宗庆后,娃哈哈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一位从底层崛起的商界巨子,经历过荆棘遍地的峥嵘岁月,也追逐...
和马云、马化腾并称互联网金融三巨头,6万亿帝国背后的男人文/清如【人物名片】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三巨头...
郑耀南:从保安到39亿身家,东莞富豪的商业密码20年前,一个小保安,从老家带了500元到深圳闯荡。现在,他是都市丽人的老板郑耀南,每年营业额达60亿元。20年间...
褚时健的逆袭导语:51岁,任玉溪卷烟厂厂长;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4岁,他的果园年产橙...
秦乔红:铸铁成花,一个弱女子的成功之道文/竹尚子在2017年的春天即将盛大绽放之即,笔者再次见到了秦乔红。短短三年的时间,一个说话像春风掠过水面般柔软舒缓的弱女...
1中外名人励志故事邓亚萍 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
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1895--1953)年轻时(1919-1927)曾留学欧洲,学习西方的绘画艺术。其间,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人冲和谦逊的徐悲鸿曾亲自向一个洋学...
许成祝:一位打工皇帝的奋斗史跨国公司的中国区CEO是外人眼中的打工皇帝。除了漂亮的学历之外,要想成为人人仰慕的打工皇帝,还需要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斯伦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