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北乡有个张财主,人称张百万。他家虽然富庶,却人丁不旺。多年过去了,几房太太没一个有动静。几经调治,终于,在张百万五十三岁那年,三姨太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老来得子,一家人欣喜若狂,对这个男孩子更是宠爱有加,取名“宝儿”。
宝儿在全家人的关爱下长大,转眼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张百万一直觉得自己读书少,这些年虽说赚得盆满钵满,但内心却一直笃信“诗书济世长”。他把这样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能好好读书,给老张家光耀门楣。于是,张百万请来了诸城最好的教书先生。但是,没过多久,先生便主动请辞。原来,这宝儿虽生性聪颖,但从小娇生惯养,调皮捣蛋一个顶十个,让他读书写字就不行了。教书先生软硬兼施,使出浑身解数,宝儿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先生只好走人。后来,张百万请了一个又一个教书先生,但没人教得了宝儿。最后任凭张家出几倍的资财,也没有人敢来应聘了。
这一年,朝廷上书房总师傅窦光鼐告老还乡回到诸城,远近的亲戚朋友都来拜访。张百万也在其中。但他可不仅仅是来联络感情,更重要的是希望向窦光鼐讨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张百万说明来意,窦光鼐便把宝儿叫到面前,问了一些问题,便断定这孩子有才智,当下就说:“让我来试试吧。”
众人听罢,都以为听错了。一个曾经的上书房总师傅,一品大臣,怎么能屈尊来教一个平民小孩子?而且是个小皮猴!
窦光鼐对众人说:“我已经上了岁数,在京几十载,未曾给乡亲父老做过什么,心中不免内疚。如今我告老还乡,闲着还觉得憋闷,和孩子一起玩玩,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这孩子好动,不愿读书,又碰上了一些古板先生,死教硬灌,把孩子弄怵了。看在老亲戚老朋友的分上,我就来试试。若是孩子成了器,也给教书先生们一个启示。”
窦光鼐自愿到张家当教书先生,张家自然欣喜若狂,当下就吩咐下去,一切听先生的!窦光鼐事先让张财主在学堂前面的空地上,准备好一堆黏土,一个做泥娃娃的木头模型。
拜师这天,按窦光鼐的要求,张百万将宝儿带到先生面前后就离开了。窦光鼐绝口不提教书的事,只是自己在一堆黄土旁忙活。他用铁锨将黄土弄出一个小窝,把水桶里的水舀上两瓢,然后和成泥,接着蹲下身来,抓起一把泥,放在两个模子里捏吧捏吧,倒出来就是个笑眯眯的泥娃娃。
宝儿看着,手就痒痒起来,不声不响蹲下身来,用手挖泥,在手里捏成团,递给窦光鼐。窦光鼐接过来,放在模子里,填充夯实,很快,一个栩栩如生的泥娃娃又做好了。宝儿看了,嚷着也要用模子做泥娃娃。窦光鼐说:“莫着急,想让泥娃娃有生气,你要先把其他工序学会了。先去帮爷爷提点水来如何?”宝儿听了,两只大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从此天天围着先生转。他有时帮着提水和泥,有时静静地看着泥土在先生的把玩下变成娃娃。趁先生抽烟的工夫,他还模仿起先生的架势,也在模子里鼓捣起来。
刚做出来的泥娃娃,要先放在阴凉处晾着,晾到半干不湿的时候,再拿到太阳地里晒。夜里怕露水,天一黑就要一个个搬到屋里放着,天明后再搬出来。这个活,先生便交给宝儿做。日子多了,泥娃娃越做越多,干湿混杂,哪个该晾,哪个要再过些时辰,分辨起来要费很大的工夫。窦光鼐自称年纪大,眼力不好,要宝儿帮他分。宝儿左看右看,那泥娃娃长得像极了,怎么也分辨不出来,就着急地让先生想办法。
窦光鼐捋着胡子,假装动了好大的脑筋,猛地把腿一拍说:“有办法了,给每个泥娃娃刻上一个名字,刻在脊背上,就好分辨了。”
宝儿一听,乐得蹦老高,催着先生快快刻下名字。先生拿起小刀,又拿起一个泥娃娃,刻上了“赵山”两个字,再拿起一个刻上“钱水”,再拿起一个刻上“孙田” ......
先生一边刻,宝儿一边认,不几天工夫,一百多个泥娃娃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先生照着名字吩咐宝儿挨个搬动......
宝儿按先生的要求,上午将泥娃娃搬到太阳地里,下午再将它们一一搬到屋里。有时先生和宝儿比赛看谁找得快,往往都是宝儿在先生的前边找到。先生直夸宝儿聪明有出息,宝儿心里乐开了花,对泥娃娃的名字更加用心地记。不足三个月,一百多个泥人都干透了,也和宝儿混熟了。
这一天,窦光鼐对宝儿说:“这些泥人干了,咱得另做新娃娃。不过我起的名字不新鲜,你再给它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宝儿见先生如此看重自己,脸上放出光彩,兴奋地一口气说出了一大串他喜欢的名字:“小鸡、小鸭、小猫、小狗......”
窦光鼐按宝儿说的,给新做的泥娃娃,一一刻上了名字。两个月过去了,又一百多个泥人和宝儿混熟了。
这一天,窦光鼐又对宝儿说:“又要做新娃娃了,这次我们给娃娃起三个字的名字好不好?”
宝儿高兴得拍手笑,催促先生快动手。
窦光鼐做出一个泥娃娃,说:“这个叫‘人之初’。”又做出一个泥娃娃,“这个叫‘性本善’。”
宝儿一听怪别扭,说:“这样的名字不顺口,还不如小狗小猫好......”
窦光鼐说:“这些名字虽然不顺口,但是里边却挺有道道。一个名字包含着一个小故事。”于是,他一个个讲给宝儿听,宝儿越听越入迷。
泥娃娃越做越多,窦光鼐眼看宝儿的《三字经》也学得差不多了,便说:“我们暂时不做新的了。咱们用这些泥人做游戏。”一听做游戏,宝儿自然乐意。窦光鼐这回开始给宝儿讲《三国演义》的故事,根据故事的情节,让泥娃娃排兵布阵。
宝儿乐不可支地操作着,学得飞快。有一天,窦光鼐故意将几个泥娃娃藏起来。对宝儿说:“我怎么看到泥娃娃少了,你看看少了哪些?”
宝儿一听少了泥娃娃,可着急了。这些泥娃娃,就是他的命根子,没有泥娃娃,他可要哭上好几天呢。他数了一遍,果然少了十几个。到底少了谁,他冥思苦想,急得满头大汗,就是查不出来。
窦光鼐说:“只有一个办法,将泥娃娃登记造册,然后按着册上的名字点名,点不到的就是少了的。”
宝儿一听,高兴极了,就说:“那咱们赶紧将他们造册吧。”
“你来造吧。”
“我不会写字啊。”
先生说:“这有何难,你已经认识不少字了,我先写,你照着描,保准你很快就会了。”
宝儿马上跃跃欲试,说:“那就赶紧开始写吧。”
“好,马上就写。”
窦光鼐将早已准备好的纸笔拿出,自己一份,宝儿一份。窦光鼐拿过一个泥娃娃,将上面的名字写在纸上。宝儿就照着先生的样子写上。还别说,宝儿记性真不错,一气写出十多个泥娃娃的名字。
窦光鼐说:“今天就先写这些吧。”
谁知宝儿却舍不得住手,兴致越发浓厚。窦光鼐见状却让宝儿不着急,告诉他“贪多嚼不烂”。
就这样,宝儿学习的兴致被彻底调动起来。为了早日将泥娃娃的名字记住,会写,他勤学苦练,就连吃饭的时候都用筷子蘸着咸菜水在桌子上比画......
仅半年的时间,宝儿学会了《百家姓》《三字经》,还有一些常见字。光阴似箭,转眼六年过去了,宝儿参加乡试中了秀才。后来在诸城北乡一带,还是个很有名气的文人呢!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小年秀才,家住在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村庄,一天有个术士途经该村偶尔和秀才邂逅相遇,窥他相貌时顿觉愕然,说此
很
缇萦(tyng)的父亲是齐王府管理仓库的主管,复姓淳(chn)于,名意。人们有时也称他为太仓令、太仓公或淳于公。 淳于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围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皇帝①虽知大势已去,终不肯束手待毙,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坚守不出,以待救
传说中的梁祝读书处杭州万松书院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南坡,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
在南美洲有一个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却一直名不见经传。新任镇长切希斯很是犯愁,因为他一心想把镇上丰富的资源推
每个星座都有它自己的的,相传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地方叫希腊,在美丽的大草原中,驰骋着一批半人半兽的族群,这是一个生性凶猛
武则天当上了皇帝后,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更是百般宠爱。 太平公主平时喜爱玩赏珍宝,武则天就经常派人为女儿四出搜集各
塔芒戈当地著名的武士和人贩子。他很爱喝酒,一喝酒就什么事情都好谈了。也因为喝酒的这个不良嗜好让塔芒戈犯下了很多不可弥
苏州城里,小桥流水,四通八达,是个水乡城廓。若问苏州怎会有这么多的水港,这要从大禹治水说起。 过去太湖一带,年年闹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
从前有个矿工,好汉中的好汉,英雄中的英雄。他名叫哈内斯布兰得拉。辽阔的世界上,到处都在传颂他的勇敢精神。甚至国王格武治也
宋参政林存墓,俗称驸马墓,龙台驸马名闻遐迩,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里。据民间传说,驸马林存被皇帝误杀之后,赐金头御葬,造
紫阳山东北不远处有个双山,其实就是两个土丘,在双山脚下,有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叫范庄。这范庄村头住着一个农户范老实,范老实
早年间.曹州有个知府,外号花霸,他平时按刮民脂民膏不算,又用牡丹花发财。他一方面大量霸占名贵花卉,一方面又让百姓摊钱组织
维斯瓦河里,在斯可卓夫那一段住着溺水鬼。他们有一大群。有老溺水鬼,有年轻的溺水鬼,还有小溺水鬼。天气晴朗的时候,小溺
从拉萨出发,沿着堆龙河往西走,不要一天的功夫,就看到两座高高的黑石山,夹着一大片绿森森的树木。从绿森森的树木里,伸出一座
大唐初年,边关告急的战报一夜五次飞到长安。唐王李世民①火了,决定御驾亲征,他和元帅尉迟恭带了二十万大军奔东北边境开来了。
藏族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样。而且,无论民间故事、民歌、舞蹈还是藏戏,都是独具一格、光彩夺目的,是祖国百花园中的奇葩
好几百年以前,在蔚蓝的天空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房子里住着三口人:丈夫、妻子和一个小男孩。孩子整天和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