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母亲被骗了。
早晨10点时,她急急忙忙地回来拿钱包。直到午饭时,她还没有回来。我们边吃边等。终于,母亲神情恍惚地回来了。进门的第一句话是:“总算到家了。”
原来,母亲早上锻炼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她拉家常。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来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自称会看相,说我家最近有血光之灾。
母亲吓坏了,请她指点。她便说自己道行不够,要找师傅。母亲就回家拿钱,同时被她们叮嘱千万不要告诉家里人,否则就不灵。结果,她们用车把母亲拉到附近的一个小区,一人拿走她的钱与戒指,去跟“师傅”商量,一人陪她在楼下等。
不久,陪她的人也借故走了。母亲又等了半个多小时,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受骗了。
异常拙劣的骗局。在我的眼里,母亲一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从困难年代走过来,她勤劳节俭,轻易不会把钱交到别人手中。
父亲埋怨母亲又傻又天真,母亲眼泪汪汪地坐在那儿。我只好打圆场,说一定是骗子用了迷药。母亲拾眼看我,想了想,便附和道:“骗子肯定给我下药了。”
父亲报了警。
下午,我去上班,父亲赌气要去医院看病,母亲只好一个人去派出所做笔录。
让胆小怕事的母亲一个人回顾那场梦魇般的骗局,我很不放心。勉强坚持到下午4点钟,我再也坐不住,请假回去看母亲。
下了大巴,我急匆匆地往家赶,却看到前面是母亲熟悉的身影,身边同行的是一个陌生人。我好奇,便悄悄地跟在她们后面。
“您一看就是好福气,有儿有女……”
“我大儿子在山东,二儿子在四川……”
母亲语速很慢,带着一点儿山东口音,谈起自己的儿女,总是自豪不已。
到了家门口,母亲与陌生人道别。我走上去,叫了一声“妈”,本想问她做笔录的情况,一出口却是“刚才那人是谁?”
母亲说:“半路碰上的,不认识。”我听了便有一些生气,责怪她不吸取教训,早晨刚被骗,下午又跟不知底细的人说家里的事。
“听口音,是北方人,人挺好的。”母亲小声说。
“北方人就没骗子?以后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有话回家说。”或许我的语气过于严厉,母亲的脸一下红了。
越老越不经事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武汉,父母退休后便双双过来。母亲是山东人,父亲是湖北人。在武汉生活,对于父亲来说,是叶落归根;对于母亲来说,则是嫁鸡随鸡。
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她,听不懂武汉话,也受不了武汉的气候以及老太太们的彪悍。她在小区里认识的有限的几个朋友,与她一样都是外地人,老实、木讷。
被骗这件事,让母亲几个星期都没睡好觉。我一再告诉她,骗子的同伙一定早就摸清了我们家的情况,所以才会“神机妙算”,让她深信不疑。
母亲很不喜欢我的说法,在她看来,每一个主动与她说话的都是好人。
“那个小张,不笑不说话;那个做安利的,从没逼我买东西,倒是总教我保健知识;还有水果店的小王,是我们老乡……”母亲说得委屈,父亲却不耐烦地打断她:“你怎么就有那么多话要说?”
与母亲相比,父亲的性格开朗得多,并且爱好广泛,在小区里有棋友,麻将友,钓鱼友。我曾经建议母亲去跟小区的老太太一起跳舞,母亲不愿意。母亲一生操持家务,除了看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没有什么爱好。
两个月后,公安局打来电话,说在附近端了一窝骗子,让母亲去认人。
被抓住的正是骗母亲的那伙人。可从公安局回来,母亲却一点儿也不高兴。她默默地去厨房准备晚饭,轻手轻脚地洗菜炒菜,仿佛犯了大错似的躲着我们。父亲悄悄告诉我,诈骗团伙里有一个人是常与母亲一起锻炼身体的“老朋友”。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小事,母亲却因此一下子变得苍老起来。父亲说,她是心里有火,一直没咽下这口气。我却觉得母亲似乎不是这么小心眼的人,难不成人年纪越大越经不起事?
孤独比骗子更可怕
转眼秋天到了,武汉最好的季节。母亲却极少出门,连早锻炼都放弃了。
早晨,她忙完一家人的早餐,便坐在桌前,边看我吃早点,边与我说话,母亲喜欢说过去的事。而那些事情,身为女儿的我,已经听过太多次。偏偏早餐时间又短,我宁愿安静吃点东西,想想当天要处理的事情。所以,对于母亲的唠叨,有时我是不耐烦的。母亲一旦看出来,便会噤声。如此几番下来,她便也对我说得少了。
一天,我的一份文件落在家里。回家取时,家里静悄悄的,我以为没人,却听到母亲在阳台上说话。声音不似平时,倒有几分像梦呓。我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只见母亲站在阳台上,手里拿着几张照片,照片上是她在家乡的几个老姐妹,有些已经故去,有些也跟着儿女去了外地。
“我大儿子现在在山东,二儿子在四川,你们家小安子还在上海吗?上海话难懂吧,武汉话我都听不太懂……”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窗外,偶尔飞过一两只灰喜鹊,叽叽喳喳地凑热闹。下午三四点钟,正是小区里最安静的时刻。在没有她的朋友的城市里,在安静的都市一角,母亲的背影显得那么孤单。
我终于明白一生慎重的母亲为什么会上当受骗了。孤独的人总是格外贪恋那一点关怀与温暖,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搭讪,总好过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没有回忆的街道上。
我悄悄锁门离开,眼里有泪。
晚上,我对母亲说:“今天下班回来,有个人问我‘你妈是不是回老家了’。她说很久没看到你,想跟你聊天。”母亲的眼睛里有光,急急地询问我那个人的长相,然后眯起眼睛,认真地听我描述。
“是老赵吧,我们山东老乡,不过,也可能是老陈。”母亲说。
“妈,你看你,整天不出门,小区里的朋友都想你了。”我说。
母亲腼腆地笑笑,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没有什么朋友。”
第二早晨起床,没看到母亲的身影。父亲说她去健身器材那儿了。
上班时,我特意绕到健身器材处,远远地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转腰器上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身体,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似江边秋日的芦花。旁边的跑步机上,一个中年妇女在跑步。过了一会儿,中年妇女上了另外一个转腰器。在我母亲的对面,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始聊天。
深秋的日光忽然变得温暖。在心里,我默默地说:“妈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即使那是一个女骗子也没关系。”
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骗子而是孤独。
当我与父亲将母亲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城连根拔起,移植到武汉这个大城市,她就成了一株没有养分的树苗。她隐忍,认命,努力地不留恋过去,然而,每个人都属于社会,都需要一个尽可能大的世界。在与这个世界中的各色人等的交流中,让她感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也活得更快乐。
一3年前的秋天,我去广州读大学。母亲送我报到,在新生宿舍里和我挤了几天单人床,直到单位的假不能再续了,她才决定离开。临行那天,我去火车站送她。母亲的行李只有一只...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日影西斜时分,抵达了一座位于大山深处的学校。 看到四面漏风的...
知道母亲每天给哥哥送晚饭后,我多次劝她:“妈,哥都40出头了,哪里用得着你这么辛苦送饭?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有高血压,天天站在大马路上多不安全。”母亲总是笑笑,...
在新疆高昌故城,面对那个维族小姑娘,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我...
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燕燕的女孩在她5岁时失踪了。她的父母疯一样地四处寻找,均无下落。5年后,公安机关终于破了此案,抓到了拐走燕燕的人贩子,并解救出了燕...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
哑婆,之所以大家叫她哑婆,是因为她的丈夫是个哑巴,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也是个哑巴。好在他们有个健康的儿子,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希望。哑婆五十多岁了,1.55米的个...
在一次围猴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母猴抱着一个小猴突围出来了。这个母猴突围的时候,背着一个别人的猴,自己还抱着一个自己的猴。跑到一棵枯树上,再没有地方可跑了。一个猎人...
1 我坚信,这丫头是上帝派来惩罚我的。 三个月大,她就成功实施了一次抢劫。 半夜我正睡得迷迷糊糊时,感到耳朵被人轻轻扯了一下,用手一摸,左耳上的金耳环没了。那两...
她曾无限风光的岁月 我一共有四个母亲:生母、养母、继母和岳母。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养母。母亲念过私塾,有点儿文化。在我小时候,她经常会给我说些历史故事。 母...
他每天辛辛苦苦地往返于家与公司之间,路途相隔甚远,中间总会有堵车现象,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奔波着。家里有母亲。曾经和母亲商量了好多次,母亲始终不同意将父亲居住过的...
渐长渐大的女儿已经能够自己动手吃饭了,椅子上放一张小矮凳,稳稳地坐在上面。我的母亲也辞别了她那张高高的凳子,爱上了椅子,搬来坐在我女儿的身边。母亲总是喜欢把她小...
独步枯凉的夜街,淋着稀疏的淫雨,落叶固执地飘零在身后,如昏暗的灯光拖长了我的影子,沉重的思绪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个可怜又落寞的夜晚。母亲的影子若有若无地跟着我,...
母亲,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人,她给了我们多少关爱,多少帮助!在母爱面前,一切事物都是渺小的。在“母亲的第七十二封信”中,母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跨越生死的爱!母亲的...
不知怎么回事,自她记事起,就觉得妈妈对她很冷淡,这让她备感失落,幸好有爸爸疼爱,这让她有了些许慰藉。10岁那年,爸爸出了车祸,等她和妈妈赶到医院的时候,虚弱无力...
她是个狐狸精林小媚第一次来我家的时候,家里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的,没人喜欢她。就是因为她,我的父亲跟母亲离婚了。半年后,她和父亲领了结婚证,没举行婚礼,把自己简单...
阿兰从小爱吃红烧鲫鱼。每次吃红烧鲫鱼,阿兰妈总是将鱼的中段挟到阿兰碗里,然后将鱼头挟到她爸爸碗里,鱼尾巴挟到自己碗里。阿兰奇怪的问:“鱼头肉也没有,鱼尾巴全是刺...
浩瀚无垠的沙漠中,一只有八匹骆驼组成的运货队正艰难地跋涉着。骆驼队中有一匹雌性骆驼,它的身边紧紧依偎着一匹瘦弱不堪的小骆驼。终于,小骆驼忍受不住日晒和酷暑,倒了...
陈红是个护士,目前正在哺乳期。这天医院不忙,她决定提前回家奶孩子,一想到襁褓中的宝宝,陈红心里顿时一片温馨。当她骑着电瓶车紧赶慢赶进入小区时,头一抬顿时就是一愣...
这是一个实在的故事,故事就发生在豫南光山。 故事的主人公是母子两人,母亲没有姓名,儿子叫大木。 那天,大木被抓起来的时分,他总算后悔得哭了。 大木不是为自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