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我就逃离了北京,这个地方只适合强者
文/张丰
如果你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北京就是一个好地方。赌上未来很多年,成功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那北京就不太适合你了。
最近的成都又展现出了怡人的一面。每天下点小雨,空气中的雾霾和火锅味都少了一点。12年前的现在,我从北京来到成都,到一家报社实习。每天凌晨1点,我从报社下班,走回临时宿舍。虽是凌晨,街道仍旧充满活力。在一个红绿灯路口,一位妙龄女子一边过马路,一边转着呼啦圈。那时,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在北方,你没法看到这么好的夜晚。
我给父母打电话,说我毕业要去成都工作。父母尊重我的选择,但是也有一点失望。毕竟,你是在北京读书啊。想起我考到北京时,村里一位大爷专门过来问我:你到北京读书,见到领导,反映一下村里的路吧,看能不能修一下。老家亲戚们的失望情绪,想必也弥漫了开来。
即使是自恋的成都人,也会对一个北京名校的研究生的到来表示好奇。为何不在北京工作?为何要来成都?那两年,这是我要反复回答的问题。统一的答案是这样的:成都啊,离云南和西藏都比较近。这是一个很装逼的回答,符合我文艺青年的身份。其实,12年过去了,我还没去过西藏。
为什么是成都?其实完全是巧合罢了。当初如果是广州、长沙的媒体招我,我也会不加考虑地就去。我那时年轻,心里只有两个原则:一是要距离我的老家河南尽可能地远,二是要离开北京。只要符合这两条,即使是拉萨,我也不会拒绝吧。
要远离家乡,其实是穷人的梦想。我考大学的时候,家族里最有出息的叔叔专门过来给我说:要到远方去读书,能走多远走多远,最起码也要离开河南。他的建议,父亲没有反对。于是我就在地图上看了一圈,大学填报了一所青岛的学校,在此之前对这个学校一无所知。那时怎么会想到,十几年后,我要为河南、为家乡写很多文章呢。虽然你说过不要回头,但是到了一定年龄,才发现长大的地方无比重要。
北京是中国最适合读书的地方,到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你可以潜伏到北大,去听你的偶像上课,中午像一个北大学生一样吃食堂。北京有最好的文化氛围,有最好的图书馆,也有最多、最好的读书人。如果你不能出国读书,那北京就是最好的地方了。像我这样的懒人,也多少听了一些讲座,读过一些好书。我也曾经和同学们一起到地坛书市,扛一箱《鲁迅全集》,在冬天汗流满面回来。
在北京读书,让我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作为读书人的自卑,这就是所谓的眼界吧。见一流的人物不容易,但是要读一流的书却不难,这是小城市无法提供的。所以,有时候会大言不惭地说一句:“和北京相比,青岛是文化沙漠”。而我在天津读书的同学却说:“天津比青岛还要落后二十年呢”。我喜欢北京。即使大家普遍不太喜欢的北京大妈,我也掌握了一些应对办法。你如果对她们微笑,说几句讨好的话,北京大妈会对你提供超出预期的帮助。
一位哥们儿,也是我大学时的班长,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在北京读书的三年,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有一些周末,我要去他家吃饭。他当时住在旧宫附近,公交车有一站叫“东方红大队”,不知那里的房价现在涨到多少了。从我所在的学校到那里,其实还比较方便,只需要转一次车,但是距离遥远,通常要2个小时的时间。
我去那儿吃饭,一来一回,路上要耗掉5小时,这让我恐惧,因此,我经常是吃两顿饭,然后在那儿住上一晚。朋友当时已经结婚,他和太太早上5点就起床,5点半要赶到公交车站,这样才能保证上班不迟到。他们出门时,会冲我大喊:给你留了早饭,起床后记得吃!我会睡到八九点,吃完早饭后,慢慢赶回学校。
朋友现在已经是一位成功人士,家也搬到了市中心。每次去北京,他都会像当初一样招呼我吃饭。但是,我知道,他从东方红大队到市中心,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我就是典型的“常人”,虽然出身低微,却没有坚强的意志,也没有对成功强烈的渴望。我那时的理想职业是做一个编辑,而一个编辑,理论上是不应该每天在路上奔波5小时的。
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适合强者。我见过很多住在北师大附近地下室的青年,早上穿上干净的西装,奔赴中关村等高大上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在路上花那么多时间,多半就需要住在地下室里。一个编辑,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会比较穷,地下室是我可能的归宿,这时常让我感到恐惧,但是,除了编辑,我还能想象出来什么好的职业呢?
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肯定算得上是幸运。因此,当有一个到成都当编辑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就欣然接受了。四川的朋友告诉我:在成都,每个月3000元,你可以尽情吃肉喝酒,这我还怎么拒绝呢。
哪些人适合北京,哪些人不适合,端看你对自己的定位。如果你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为了梦想而生,北京就是一个好地方。你赌上未来很多年,成功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是一种保守型的人格,或者你只注重的是生活质量,那北京就不太适合你了。
对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安逸”可能是一个负面词。在更年轻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年轻人贪图“安逸”是没出息的表现,受苦和梦想才是荷尔蒙的伴侣。但是,在成都,“安逸”却被定义为城市性格。成都人赞叹一切美好事物,不需要专门词汇,只需要一个“好安逸”就行了。如果说北京是男性的城市,那成都毫无疑问就是女性的。
李方先生传播甚广的文章《最近有点为北京难过》,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个标题很有意思,他省略了一个主语“我”。李方作为北京人,有这种感情很合适。但是,北京是如此强势的一个城市,强到打破经济学上的很多规律(至少暂时如此),强到给人以压迫感,它需要人们为它难过吗?
“北京”不是一个适合作为宾语的城市,它永远都是主语,具备一种钢铁般的主体性,更符合北京气质的表达,是“北京欢迎你”,或者“北京不欢迎你”。在与人特别是与外地人的关系中,它永远都是主动的,拥有不容置疑的霸权。
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种压迫感。对北方各省的人们来说,北京是一个大省会。对河南人来说,北京是高于郑州的地方,在各方面都高。郑州不是河南的中心,北京才是。那些居住在北京的河南老乡,想必非常有体会,你陪过多少人去看过长城和天安门?但是,对成都或者广州人来说,北京只是另一个城市。北京比广州的房价高,仅此而已。
元宵节逃回北上广,为什么我们无法逃离大城市? 逃离贫穷,到底有多难? 逃离北上广:你以为回到小城市就很幸福了吗? 屌丝逃离帝都回四川:在成都当一个快乐的土着那个比你成绩差的人,为什么比你先升职?文/Kris1刚入职时,公司组织所有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部的分组很有意思,部门差异当然是分组的主要考虑因素,但还有一个现象...
我们总是在错误的时间,琢磨着错误的事情文/孙晴悦1前两天,频道来了个实习生。那是我第一次看一个姑娘,不用美不美来评价,完全忘记了姑娘长得好不好,只看到姑娘白净的...
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正在招聘副经理一职,经过初试,他们从简历里选中了3位优秀的青年进行求职面试,最终选定一个。最后的求职面试由总经理亲自把关:求职面试的方式是跟三...
致新人: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文/张良计今天的文章来自后台一位读者的提问: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当时面试进入这家公司很不容易,这家公司在行业内也蛮有名的。我被....
36岁女主管被降职:这个时代,没有终身制文/哈叔朋友杨阳的公司最近人事上有所调整,有人直接被辞退了,有人被降职降薪了,也有人升职加薪了,他所在的部门就有不小的变...
只有具备如下五个能力,你才能叱咤职场很多人说混职场很难、很累,不知如何做才能在职场上如履平地和青云直上?很想找到这样的方法或成功的特质,我就结合十多年的职场管....
晚上6点到12点间做的事,才真正决定你的职场未来有很多人觉得,让自己干出一番事业、帮自己做出职业发展计划的是公司要为你思考的。如果公司能做到这一点,那真挺好的....
我为什么要劝你留在大城市?文/喵姐01毕业之后,我开始了所谓的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从离开家乡小镇那一刻起,我内心愉悦,天真地扬起笑脸,嘴角微微上扬,挥一挥手,对...
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文/宁国涛朱莉与吕勤是一家广告公司策划部的员工。两人同批进入公司试用,同批被公司转正。由于同龄以及同为公司新人,两人彼此感觉亲切,很快成为.....
把时光浪费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文/苏小昨我们公司刚刚入职的95后小姑娘,一脸茫然地对我说,我好迷茫好焦虑,怎么办?我好害怕自己到了30岁还是现在这样的状态,既不能...
职场上从不怕淘汰的人,都做对了哪些事?文/张良计1与其拼经验,不如拼洞察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说起来有10年工作经验,但实际上他只是把1年的经验重复使用了...
对不起,你的运气可能真不太好文/树獭先生早上上班的时候,刚收拾完桌子,就听到咚咚咚的高跟鞋声从外面传了进来。我心想:完了,不会是经理来上班了吧,她今天怎么这么准...
不想上班?看看你银行卡的余额吧文/咪蒙让我们来聊点成年人之间的话题明天你几点上班?这种恶趣味的段子通常在周末最后一天被转发,为了提醒你们别浪了,该回家了,谁不想...
有哪一份工作,没有100次想辞职的冲动?1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的公司做得很大,一年光交税就上千万。说着说着,他突然说:这日子过得太累,接到生意就开始担心人手不...
职场新人像秒针文/宁国涛大学毕业后,丁莉进入一家外企担任前台。前台的工作非常琐碎,就是给单位接发快递,接待来访客人,让来访客人登记并领来客去会客室或者小会议室....
早到五分钟是门学问文/蔡源霞那年,我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作为新人,我很勤奋,每天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个客户之间,可业绩却差得可怜。左思右想,我盯上了部门业绩第一的...
你在浪费天赋吗?工作不该是痛苦的负担,薪水也不是为了买东西、拥有更好的物质享受而存在。以下七个指标,可以判断你是否在对的位置上?或者,你是否正在浪费你的天赋?1...
成功是没有什么捷径的,假如硬要说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它仅有的捷径就是坚持。坚持是获得成功最简略最有用的捷径。认准一个方向,不需要消耗你多大的脑细胞,你就一向往前...
动物运动会经过了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后,兔子最终胜利了。 站在领奖台上的兔子异常兴奋,听到了下面的议论更是显得高傲。 小松鼠:“兔子兄弟真是厉害,只用几分钟就把乌...
有一年元旦,山东大学门口,一位老太太在卖自己的两大筐苹果,因为天很冷,买的人很少。 恰巧一位刚刚开完市场营销讲座的教授见此情形,就帮老太太出主意。 他走到附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