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打工者心态”,正在悄悄毁掉你
文/冯尘
作家六六说,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如果你把工作当成工作,你基本上一辈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如果你把工作当事业去奋斗,你得到的一定比你期望的高。
这其中最大的区别,不过是心态。
公司同事赵成曾多次在我们面前宣称:“真不想做这份破工作了。”可被辞退的那一瞬间,他还是懵了。
HR委婉地告诉他,公司出于缩减成本的需求,做出裁员决定。他拍案而起, “为什么我是唯一被裁掉的?”
HR说,这是领导的决定。
赵成气势汹汹冲去和领导理论,领导只好给他交了底,说他的工作效率太低,态度不端正,影响团队健康发展。
赵成听了,顿时变得垂头丧气。
其实他原先不是这样的,刚到公司时,他也曾干劲十足,加上专业能力不错,领导对他十分满意。
可年底调薪时,他发现好几位同事比自己的调薪比例要高,就变得愤愤不平。更让他气愤的是,年后招进来的新人,和他同级同岗,工资却比他还要高。
那之后,赵成再也提不起兴致工作。他觉得公司不重视他,给的工资配不上他的付出。于是他的工作态度变得消极,拒绝加班,拒绝任何不属于自己责任范畴的工作。
甚至,有时连分内的工作也敷衍了事。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意难平,到处宣称不想干了。
只是没想到,他还没炒公司,公司就先炒了他。
和领导谈过之后,他冷静下来,明白了自己的过失。可走出公司时,他还是隐隐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
那个施害者,其实不是公司,也不是上司,而是他的“打工者心态”。
所谓打工者心态,就是完全用报酬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公司是老板的,工资才是自己的,给多少钱干多少事,绝不多做一分,也绝不多担一份责任。
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拿两千块钱的薪水,要有一万块钱的范儿。你如果打算就钱做事,那你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且暗无天日的命。”
被打工者心态攫住,人就会对工作丧失热情,与企业无法联结,继而被企业排斥出局。
原本最在意的就是工资,可最快失去的,恰恰也是工资。
我曾经在一家资深老国企工作。
我们的同事中,很多都是七八十年代就进了公司的老员工。
他们常兴高采烈给我们讲计划经济时代公司的辉煌:一箱一箱发苹果发带鱼发奶粉,食堂师傅是从高级酒店借调来的名厨。可一谈到现在的工作,就都没什么好气。
他们虽然是老资格,可工资却和我们新进来的差不多。他们因此对工作没什么兴致,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扫雷接龙斗地主,领导安排的活推一半接一半,还常常怨声载道。
他们还常常传授我们职场哲学,“别傻乎乎的领导让干啥你就干啥,多做多错,不做一定不会错! ”
在老员工中,市场部的何工显得格格不入。他不混日子,也不抱怨,工作兢兢业业,遇事很有钻研精神,还常帮领导分忧解难。
后来,公司新成立了项目部,何工第一个被平调过去。新部门要开拓市场,有很多苦差,何工常年忙得脚不点地,却乐在其中。
项目部发展很好,很快就独立出去成立了子公司。而子公司的老总,就是何工,年薪仅次于总公司老大。而那帮老同事,仍然在领着原来的工资,混着原来的日子。
后来,何工给我们开会时说,职场上,最忌讳打工者心态。如果只为了工资而工作,人的格局就会变得很小,只计较眼前得失,而忽视长远发展。
唯有把职场当成一场投资,抓住今天每一个努力的机会,未来的自己才能更加珍贵。明白自己现在能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永远都比这月发了多少钱来得重要。
你是公司的打工者,但也是自己的投资人。你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就是不断增加的资本,而你未来的身价,就是分红。
思路决定出路。
两年前,我的偶像秋姐离开大公司进入一家小企业,当时大家都觉得她疯了,小公司又没给她股份,年薪又没涨多少,两份工作一比较,高下立见,她却选了那个劣势选择。
可秋姐说,她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成长。帮一家小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这样,自己的价值就能得到跃升。
而她选的那家,是最有潜力进入快速车道的。
我当时不太理解,秋姐只是部门领导,能对企业发展起到那么大的推动力吗?可后来,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做了两次大规模减资,秋姐的公司真的趁势进入了大众视野,秋姐也在行业内名气大涨。
我在微信上恭喜她,秋姐顺便教我:聪明的职场人,都应该是精明的投资者,要有大局观和前瞻性。
站在老板的立场上,看看自己能给公司创造多少利益,这决定你现在的位置;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清这份工作能带给你哪些成长,这决定你未来的价值。
明白了这两点,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不要继续。
是啊,当大多数人抱着打工者心态混日子时,那些持有投资者心态的职场人正在默默胜出。
持有打工者心态时,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与己无关,与钱有关。于是眼界和思维就很狭窄,容易放大眼前的困难,囿于当前的关系,心态消极,无法成长。
而投资者心态,要求我们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于是,这就需要我们制定更高的目标,用更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挑战更难的工作,从而提高技能,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那些付出远高于工资的人,他们不是傻,而是在投资自己。
这样的人,不因为眼前的小利益有所动摇,是真正的聪明人。
他们知道,打工者心态只能造就永远的打工者,而投资者心态,却能塑造出职场的胜者。
打工"心态"废掉了多少人? 在为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 一直在打工状态的人,根本无法跳出自己痛恨的圈子济水南面有一个商人,渡河时他乘的船翻了,抓着一块枯木拼命地呼救。有个打渔的人听到了,立刻驶船去营救他。 船还未开到,这个商人就大声呼叫:“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
拧三年螺丝的结果是什么文/龙祖胜王天翔,长得五大三粗,只是一名初中生,头脑简单。父母不指望他有出息、赚大钱,于是早年让他进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老板让他拧螺丝。两个...
1 上周末,朋友小聚。年终岁末,咱们平常作业都忙,可贵抽出点时刻相聚,论题天然也离不开繁忙二字。 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却发现自己一点前进也没有。阿May有些懊丧...
华尔连锁商店是美国第四大零售店,它成功的秘诀只有一句话:“我们对自己的员工关怀备至。” 华尔的创办人华顿自1962年起,每年都要视察下属的每一个连锁店。公司的经...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
人生真正拉开距离是高考吗?不,是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十年文/赵星前几天跟高中同学老高聊起同学们现在都在干什么,没想到很多人的现在都还挺让人惊讶的。以前闷不做声只.....
有工作没努力等于零1、有工作没努力等于零于每位销售人员来说一定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金融危机下销售人员更应该珍惜当前的机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懂得把握机...
越往上层走,做起事来就越没人性会不会,每当公司临时有急事,你不得不加个班的时候,你就牢骚满腹,计较有没有加班费,或者给的加班费是否足够多?又或者,加班的原因并非...
如果你刚参加工作,这些习惯必须有文/禾木Red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
为什么你的梦想会累死在半路上?文/玛琳斯基亚帕曾经网上流行着一句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鸡汤语录。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北漂的我就在想,那些人真的能像他们....
为什么升职永远轮不到你?文/初小轨01亲戚家的一个孩子,最近又嚷嚷着要辞职,原因就是她感觉学不到东西。这已经是她因为学不到东西而要辞掉的第四份工作了。她妈毛了,...
“在人之上,以人为本;在人之下,以己为人”。西汉景帝时,年轻的郑庄是太子的祭祀。有一次,朋友带他去赴宴,听到名儒谈学问,郑庄才知道自己没什么才干。从此,他开始刻...
宿舍六兄弟,毕业九年谈经历文/李大嘴巴08年从济南某大学毕业,我一直在济南工作。宿舍六人全部来自山东省内,家庭条件普通,毕业的时候大家各谋生路,各自散去。和全国...
职场需要不断清零文/曾祥伍当初,王童进入公司时,没有几个人看好他。一方面,他不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学生,仅仅只是一个三本而已,所学的专业也很冷门;另一方面,在所有...
汉斯在美国一家罐头公司里担任经理。开始的时候,汉斯的名字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因此,汉斯要想办法使别人认识自己。 1957年,美国举办了一届全国博览会,地点设在芝加...
可口可乐满世界都是,但是,每瓶可口可乐中只有0.31%是来自于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原来,一瓶可口可乐的原液含量只有0.31%,由可口可乐公司定期送往世界各国。而...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的泰亥梅克斯公司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出一种比瑞士、日本产品更价廉物美,很具有竞争力的手表。 泰亥梅克斯公司马上在各大传媒上大做广告,仅广...
职场新人,学会巧用劣势文/汤园林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无论是工作技能还是复杂的人际关系,都让人有点转不过弯来。为了尽快摆脱菜鸟的身份,有些人...
学会以下潜规则,让你的事业顺风顺水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生容....
为什么应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文/北水朋友C君的前半生可谓人生励志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本科院校毕业之后,在家乡的公务员单位当了数年无编制人员。或许是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