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09 00:20:05
  

赴汤蹈火的成语故事

“赴汤蹈火”这则成语的赴是走向;汤是滚水;蹈是踏。赶汤蹈火,指即使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于践踏,形容不畏艰验,奋勇向前。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赴汤蹈火的成语故事1 123

镜子魔屋由问题学生转化为优秀学生的方法酒后无德王石:打造千亿万科背后的取舍之道三帝下凡的传说旧爱新欢胡萝卜罐头兔子打电话导演杨庆:成功,因为会创造成功的机会谢谢你当初拒绝了我秦晋之好小狗不冷吗:小猴嘟嘟穿新鞋如坐针毡的成语故事故事 开车最慢的司机(内涵灵异事件)沃伦·巴菲特励志创业故事爱吹牛的迈克:蛙背上的骑手以逸待劳的故事有爱的大森林:有眼睛的鞋停留在肩上的那只蜻蜓东南方15里刘备晚年为何最信任法正白狼山之战曹操为何大获全胜:血洗乌桓之得失刘备错失的第二拨“五虎上将”仁爱无敌羊狼签约为了“桃子”撒谎的“猴子”“早到五分钟”是门学问囊囊森林里的秃秃国盲目做事只是一笔糊涂帐狼在猴法官面前告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