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09 00:20:05
  

赴汤蹈火的成语故事

“赴汤蹈火”这则成语的赴是走向;汤是滚水;蹈是踏。赶汤蹈火,指即使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于践踏,形容不畏艰验,奋勇向前。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赴汤蹈火的成语故事1 123

啪嗒啪嗒的故事三国唯一常胜将军竟是“矮挫丑”屌丝沉没成本你才是个悲剧高三学习的四大黄金法则草莓袋里的青蛙看三国的人生哲悟曹操等人为何能长大而勤学保持适当的警惕:误入天堂的小鞋匠狡兔三窟的故事毛毛球学唱歌的故事名人读书的故事小兔和小猴吵架曹操墓考古领队:出土的文物符合曹操生前身份ZARA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从渔村穷小子到欧洲首富青蛙断案曾经为高考拼掉的半条命,是否已经在现实的路上走失?赫耳墨斯的车子与亚剌伯人逃离匪巢合浦还珠的故事爱心穿越太平洋,大义哥十年的守护和追寻波比攀岩美食居闹鬼埃及原初之水的传说故事小象洗澡李宁,把红旗插到耐克的后院树林中的一堆黄金《酒干倘卖无》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小猴造家园的故事好棒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