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我有了一个绰号:考古专家。
那是袁刚给我起的绰号,他是我的同桌兼室友。和我一样,他也是一个脑袋,两只胳膊,两条腿,但是同人不同命。
袁刚的爸爸开着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家财万贯,有吃不尽的零食,穿不完的好衣服。而我爸爸在我10岁时就因病去世了,还留下了一屁股债。
我妈妈靠开的一家小裁缝店支撑着一个家,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来裁缝店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妈妈的生意很不好。因为家境贫寒,我没穿过服装店里出售的衣服,只能穿妈妈亲手给我做的衣服,为此袁刚才给我起了这样一个绰号。
天气凉了,同学们都穿上了羽绒服,各种颜色的羽绒服碰在一起,组成了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我还穿着一件绒衣,我多么想妈妈也给我买一件轻巧、时尚的羽绒服,也成为这道风景线中的一员呀!
那天,我正在学生公寓内温习功课,公寓管理员喊我:“林子,有人找。”
我出去一看,原来是妈妈,她手中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裹,一看我出来,妈妈就把包裹打开了,里边是一件蓝布做的棉袄,她说:“林子,天冷了,妈给你做了件新棉衣,快穿上看看合身不?”
又是手工做的棉衣,我失望极了,但是看着两眼通红的妈妈,我能说什么呢。我淡淡地说:“你快回去吧,别误了回程车。”说完就抱着棉袄进了教室。
袁刚见我抱着个大包袱进屋,就问:“专家,你手里是什么宝贝?”说完不由我分说,就抢过包袱并打开了。
室友们也都靠了过来,看着那件棉袄,他们议论起来,有的说:“这棉袄一定是公元前的东西,有收藏价值。”
有的说:“市里的历史博物馆正缺藏品,你可以将这件棉袄捐出去。”……那一刻,我窘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袁刚却没有说话,他捧着这件棉衣愣了片刻,忽然大声说:“专家,我们换一下衣服穿吧。”
看着我摸不着头脑的样子,他又说:“我的意思是用我身上的羽绒服和你换这件棉衣。”说完他不由分说,就将身上的羽绒服脱下来,披在我身上,接着将那件蓝布棉衣穿在了身上。
袁刚用右手抚摸着棉衣,喃喃地说:“这棉衣真好,你看看这针脚,多密;这手艺,多好;这棉花,多温暖!”
他抬起头时,我发现他的眼角竟然有亮光在闪。这个玩世不恭的家伙是怎么了?
此后,袁刚就穿着我的蓝布棉衣出入于校园,学校里有很多和袁刚生活背景差不多的公子哥,看见袁刚穿的这件棉衣合体而不失大方,纷纷问他是在哪里买的?
袁刚就把我介绍给他们,说是我妈妈做的。这些公子哥也让我妈给做棉衣,这一来,妈妈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我内心挺感谢袁刚的,但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喜欢这件蓝棉衣?为什么要帮我?
答案在寒假前揭晓了。那天放学后,袁刚忽然对我说:“林子,我想求你一件事。”
我说:“你是对换衣服的事情后悔了吧?我这就把羽绒服给你脱下来。”
袁刚制止住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你能不能回去跟你妈妈说一声,再给我做一条棉裤?”
看着我瞪得老大的眼珠子,袁刚一脸忧郁地给我讲起了他的经历。
原来,别看袁刚现在这么有钱,可他小的时候,家里也很穷,过年都买不起一件衣服,他每年的衣服、鞋子都是他妈妈亲自给做。当时袁刚和我一样,很不喜欢妈妈做的衣服,有时甚至故意将妈妈做的衣服用剪子剪破。后来他妈妈在他10岁时遭遇车祸去世,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妈妈做的衣服。那天他看见我的棉衣,一下子勾起了他对妈妈的思念,于是就和我换衣服来体会一下久别的、贴身的母爱。
回家后,我对妈妈讲了袁刚的事,妈妈的眼角也湿润了。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将一条昨晚用了一个通宵做的棉裤递给我,说:“林子,你告诉袁刚一声:只要他不嫌弃,以后他的棉衣妈妈包了!”
我看着棉裤上那细密的针脚,嗅着新棉花那淡淡的香味,突然想起那首著名的《游子吟》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那一刻,我泪如泉涌!
我出生于1979年1月18日,出生后我非常心爱,我的家庭充满了欢笑。妈妈叶惠美是淡江中学的美术教师,爸爸是淡江中学的物理教师。正本妈妈想培育我的绘画才干,哪知我...
今天我才懂得,母亲的头巾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母亲总要搭条头巾,那条头巾是她花九角钱买来的洗脸毛巾。一碰到头痛病发作,母亲就把头巾扎得紧些。后来,头巾成了母亲身体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
在几栋居民楼之间,有一个小花园和一个典雅的小亭子,压抑在钢筋混凝土里的人们常为此别致的环境而吸引,当然还有一种更具诱惑力的,那便是自去年夏天以来,如果是没有恶风...
一3年前的秋天,我去广州读大学。母亲送我报到,在新生宿舍里和我挤了几天单人床,直到单位的假不能再续了,她才决定离开。临行那天,我去火车站送她。母亲的行李只有一只...
她叫陈静。陈静今年29岁,出生于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安山镇一个普通农家。8个月大时她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贫寒,撇下襁褓中的她离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是父亲将陈静拉扯...
13岁那年,我失去了父亲。是母亲拼命为我撑起了一片少雨的天空,使我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我幸运地被一家大企业录用,待遇很丰厚,在那里工作不到两年,爱神突然降临。...
小时候,他很怕母亲,因为每次说谎,母亲都知道。起初的时候,他以为是自己的谎话说得不够好,可是即使编得再完美的谎言,也会被母亲像从米里挑虫子一样挑出。有时他会想,...
翠花和树生这一对年轻夫妻来自北方一个小县城,已经在这个大城市打了好几年工。他们远离家乡,除了挣钱外,还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他们想尽快生个男孩。自从翠花的肚子一天天...
一个经历过失败婚姻、儿子曾被卖掉的不幸女子,离婚后通过多年打拼,赢得数百万财富。终于爬出人生沼泽的她,没有安享生活,而是省吃俭用,耗尽家产和精力救助孤儿。19年...
不知什么时候起,小区门口出现了一个卖鸡蛋的老太太。她也不吆喝,只是拄着拐杖静静地站在那儿,将一篮子鸡蛋摆在面前。老太太是个盲人,约有六十多岁了,很瘦,背有些驼,...
桉崽10岁那年,我下岗了,他11岁那年,我离婚了。失去经济收入,家庭破碎,一个女人能经历的命运三劫我一下就品偿到两样。但我不愿认命,至少为了儿子我不能让生活从此...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
前一阵,乡下的大哥摔坏了腿,照顾娘就成了问题。娘一生勤劳,节衣缩食供我上了大学,才有我今天的美好生活,现在是回报她老人家的时候了。老婆玉芳挺贤惠,我一开口她就点...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烙制的瓜干煎饼。饥饿年代,它营养了我羸弱的身体;人生旅途,它陪伴我的整个求学之路。煎饼让我的记忆充满了幸福和忧伤。烙煎饼忙碌而劳累。黎明时分,鸡...
新疆妈妈周喜花有一对双胞胎聋儿。为了让孩子开口叫一声“妈妈”,周喜花带他们去戈壁、牧场,运用快乐、赏识等教育理念,让孩子用手触摸着她的舌头学说话。母爱似脉脉流水...
一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可是却竭尽全力地维护着怀中七个月大的婴儿。几天后,救护人员挖洞发现他们时,母亲...
在一次围猴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母猴抱着一个小猴突围出来了。这个母猴突围的时候,背着一个别人的猴,自己还抱着一个自己的猴。跑到一棵枯树上,再没有地方可跑了。一个猎人...
1我一出生,就被嫌弃。家里不是养不起,而是父亲认为连生三个丫头很丢人,但父亲仍然找了一个保姆照管我,于是我刚断了奶就被送到她家,一个月给五十块钱。她姓秦,早年得...
夜,已深。 走廊上的灯光忽明忽暗,扑朔迷离。 妈妈的脚步声渐渐模糊,我却心事万重。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那个属于母亲的节日。 “同学们,明天就是母亲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