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清理34岁老员工事件告诉我们的职场真相
文/静待花开的声音
一
近日,网上流传华为要清理34岁以上老员工,该消息最初来源于华为内部沟通网站心声社区上的一篇帖子。当时的帖子透露,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则是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主要针对程序员。
对于此事,凤凰科技当时也进行了报道,华为官方当时回应称系属谣言。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感叹自己已经成为了“被退休的人员”,加之目前不太景气的经济大环境,一种职业的焦虑与危机感在悄悄弥漫。
二
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关注,这个73岁的老人特别针对此事通过内部讲话的形式进行了回应,这篇《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们英勇奋斗》的讲话稿中说:
“我们公司没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职的员工买了社保、医保、意外伤害保险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国家政策。你即使离职了,也得自己去缴费,否则就中断了,国家不承认,你以后就没有养老金了。”
任正非在讲话中表示,“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任正非在讲话中也分享了自己的以身作则的拼搏经历,这位今年已经73岁的创始人表示,“我鼓励你们奋斗,我自己会践行。”
另外,任正非此次也透露,华为尼泊尔办事处从2014年亏损2.7亿美元,到2015年亏损3000万美元,于去年实现了盈利2140万美元。
任正非的这份讲话依然延续了他原来的风格:真诚、真实、狼性、还有一丝情怀,这份讲话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奋斗者为本和富于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
三
其实,华为在应对危机时已经经历了几次异曲同工的人力资源变革,那几次变革都在企业里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虽然冷酷但却受到了员工的拥护,华为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文化。
1996年,在企业有重要地位、为华为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市场部进行了集体大辞职,上至华为董事长孙亚芳下至区域办事处主任全部请辞后考核上岗。这次集体辞职是应对对手的挑战、打破“权力本位”的传统观念、响应企业的二次创业、与国际接轨的非常规举动,它搅动了整个公司组织变革的旋风,使得更多部门、所有团队都能有一种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紧迫感,强化了危机意识,重新激发了大家的活力。这次变革井然有序,没有引起任何骚动,反而变成了一场凝聚团队的誓师活动。
2007年10月,这一幕重演,并且辞职规模扩大至包括总裁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8年的员工。华为内部宣布,必须在2008年元旦之前主动办理辞职手续,辞职再竞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华为规定,离职员工可以在离职后6个月之内再次应聘,合格者可以留在华为,待遇不变。
当时恰逢《劳动合同法》即将生效,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国内外数百家媒体热议“辞职门”事件,并引起了全国总工会的关注。但让大家意外的,如此大规模的事件不仅没有引起骚动,与上次一样,7000名员工平静地办理离职手续后重新竞聘上岗,一起劳动争议事件都没发生。大家再次了华为,华为以旌旗猎猎的方式,给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企业文化课。
不仅仅是这两次以集体辞职形式的“改良式变革”,2003年,IT冬天时,华为还发生了部分干部自愿降薪与企业共渡难关的事件。
可以说,华为这种“不承诺保证员工一辈子,不有容忍懒人,多劳者多得”,通过人力资源变革让员工持续保持激活状态已经融入了员工的血液。可以预见,这次华为清理34岁老员工的做法也会在华为得到强力执行,而且还不会引起华为内部员工的普遍反对。
四
从华为的清理34岁以上老员工的事件,告诉我们了一个非常现实又残酷的职场真相----要么拼,要么滚!因为:
1.老板请我们来是创造价值,最终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企业不是福利院和养老院,如果你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么就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2.公司不是你的家。因为企业不可能养你一辈子,当企业面临严重困境时,也没有多少人会留下,所谓的“家文化”只是一种“假大空”!
3.职场就是一个盛行“丛林法则”的地方,适者才能生存,除了老板,任何人都可以替代。
五
所以,在职场上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能对老板和任何人抱幻想,我们要:
1.塑造自己被公司“利用”的价值,让自己不断升值,自己成长的速度要快于公司淘汰自己的速度;
2.创造为领导、下属、同事服务的机会,修炼自己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有个好人缘;
3.我们要有“没有成功,只有成长”的心态,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这样才能在失败来临前坦然面对。
4.不给自己任何懈怠的机会,"不待扬鞭自奋蹄",必要时对自己进行“自宫式”革命,以奋斗者为本,要么拼,要么滚!
别太脆弱,职场不相信眼泪 职场:这9件事你都搞不清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人在职场最常犯的3种错误,引以为戒 进入单位的前三个月,决定你在职场的未来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文/杨熹文一个二十三岁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小姑娘给我留言,每个字都能听得到委屈,姐姐,我在一家公司做文员,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得特别用心...
年轻时的稳定工作,都是高风险今年很多城市都在规划建设,让我想起了之前有个新闻。唐山撤销了一批不合理的收费站,这是有利于民生的好事,因为这些不合理的收费站不止莫....
在北京7年,我赚了2551元:一线城市的生活到底有多难文/猫慕1我在北京总共待了7年。2012年我从河北考到北京;2016年毕业,前前后后做了好几份工作;201...
状态从茫人到忙人,月薪从3K到3W文/陈向东前段时间,我跟一个老朋友聊天,他在本职工作之外,还兼职在一所高校的毕业办里做义务的职业规划师。聊着聊着就谈到了今年毕...
大家毕业后一两年内是怎么折腾着然后过上自己比较满意的生活?看到楼里那么多人的回复,有和我处境相似的,也有顺利找到自己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工作的,虽然这是一个辛酸吐....
到底赚多少钱才算是成功?前段时间,收到一条好长的粉丝留言,写的是被上司性骚扰的故事。忘了说,他是男的,25岁。他的女上司比他大18岁。有一次出差,女上司订了一家...
希望看完这个故事有更多的朋友成为优秀员工她到公司工作快三年了,比她后来的同事陆续得到了升职的机会,她却原地不动,心里颇不是滋味。终于有一天,她冒着被解聘的危险....
我带过200名下属,发现能成事的年轻人拥有这4种特质文/徐大维我们看过太多宣扬成功者的文章,他们高高在上,大开大合,却没有一点实际参考价值。今天良叔讲四个曾经的...
职场成功的十大细节文/朱吉红1、上下班夹着公文包。一个员工,每天夹着公文包上下班,就会让老板或同事们认为你一直专注于工作。虽然你公文包不一定装着当天所有需要.....
谁没写过几封辞职信文/石兵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心中有满腔热情无处释放,总是不停地与同事交谈,想尽快学到业务知识,也让对方加深对我的了解,结果却事与愿违,大多数人...
12年前我就逃离了北京,这个地方只适合强者文/张丰如果你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北京就是一个好地方。赌上未来很多年,成功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有更清...
给职场竖一条标杆文/钟蝶秦燕从一所普通财经院校毕业后,拖着行李北上闯荡。她的行李很简单:几套衣服,一个本科毕业证,一个会计师资格证,还有毕业前班主任送给所有同学...
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你的一生文/李尚龙01北京,繁华又令人迷茫的都市,有多少人真正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又有多少人,是先谋生,再谋爱。每个人都在曙光出现的时候堵在...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你同事J君:你好。今天,老总找我谈话了,是因为你向他反映我们都排斥你,他问我为什么。是啊,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排斥你,为什么呢?J,答案在你自己身上...
给毕业生的一些职场小贴士1、跟前辈搞好关系有很多好处,职场初期最紧要的地方在于当你犯错的时候他们肯给你指出来。对于新人而言,跟同事和前辈们搞好关系可以使你...
巴菲特:不要等待,先投资自己文/J.A.DAVI我知道单从文章的标题看这是给年轻人的建议,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我自己也是到了20岁末30岁初的年头才明白自我发展...
职场第三定律,让你从优秀到卓越第一定律是闭嘴,让你安全。第二定律是投入,让你稳固。第三定律,才能让你在众多优秀的人中脱颖而出。就是:八小时之外!在工作的时间内,...
别让你所有的努力,都败在了这一步为什么越努力,越泄气?后台有一位朋友对熊说,工作也快两年了,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却好像一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他很灰心泄气,...
低学历的人,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值钱文/李清浅01朋友艳子是一家公司的HR,今天她和我聊了聊最近单位招聘的事。她在一家珠宝公司上班,单位一直长期招聘学徒,长期是因为...
最后赢的都是细节文/崔慈芬有人说成功没有秘诀,只有两个字:坚持。但我认为还要加上一个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注意细节。对于那些凡是觉得自己每天上班都压力沉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