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跟随龙温旅行团,来到云南边陲一个名叫糖心的小镇。天色已晚,导游安排她们住进一家旅社。八点的时候,旅社线路故障,停电了,张玲约上好友小梅,两人到小镇上去逛。
糖心小镇店铺林林种种,卖的多是地方特色的物品。张玲很喜欢手工工艺品,她相中了一条贝壳项链,小梅则挑上一件刺绣的鸳鸯手帕。她们逛到了北边一条狭窄的小巷,小巷灯光很暗,路灯下有一间过桥米线店,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张玲迫不及待地拉小梅进去吃了一碗过桥米线。张玲问店主,过桥米线是不是这条小巷最后一家店铺,店主指了一下小巷深处,对张玲说,那儿还有一家店铺。张玲和小梅顺着店主指的方向走去。走了十几米远,有一间放着古典音乐的店铺,门铺上挂着个招牌:天籁之音。
张玲和小梅进去,店主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托肘在柜台闭目打盹,张玲和小梅的叽喳声都没有引起店主的注意。看来他睡得有些沉了。这是一间唱片铺,张玲挑着唱片,显得很兴奋,这儿的好几张碟片她找了好几家都没有买到。小梅在店里转了一圈,突然紧张地拉住张玲的手,把她往店外拖。
张玲只好跟着小梅跨出店铺,她埋怨小梅,说那些碟片不容易找到的。小梅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她说张玲没有注意到墙壁上贴的明星照吗?张玲说有,不就是邓丽君、陈百强、张雨生、梅艳芳,柯受良等明星的封面照吗?小梅紧紧地搂住张玲,生怕小巷的风把她吹走似的。小梅颤声说,他们都不在人间了!张玲吃了一惊,刚才看到的那些碟片,的确都是已故歌星的。
二人匆匆回到旅社,旅社的线路已修好。洗过澡后,张玲睡下,耳畔却不时响起低沉飘渺的歌曲,她知道是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隔日,旅行团在客车上,有个小节目,就是每人唱一首歌,一路联欢的意思。张玲的嗓子不错,她挑了三年前红透大江南北的一首名为“江笛怨”的歌,歌声清悠含情,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到了目的地,她们参观了玉溪漂流和融竹洞,融竹洞有很多壁画,画的多是唐朝年间的渔家女,张玲看到壁上有个渔家女,很像是她死去的姐姐张玉。张玲痴痴地看着,不禁流下眼泪。
导游过来,看到张玲在擦眼睛,笑说,是不是融竹洞的石灰屑飘落下来,掉到她的眼里去了。张玲摇头说不是,她指着壁画说她想起了她的亲人。导游仔细看了一下渔家女,果然跟张玲有些相像。导游说他带队来这儿参观无数次了,倒没有认真去看过壁画。不过他知道壁画前几年不知何故大面积剥落,后来当地的一个画匠重新进行了一番补画,所以壁画才还原清晰。张玲问导游知道画匠的地址吗?导游说可以帮她查一下。张玲在渔家女的壁画前留影纪念。
导游把一张纸条给了张玲,他已经查到了画匠的名字叫桑宝,上面有他的电话和地址。
旅游团走后,张玲借故留了下来,她拦了辆车,来到枸札镇小学找桑宝。桑宝正在给学生上美术课,他看到教室外边有个女子在探头探脑,便放下教案走出去。看到张玲时,桑宝眼睛一亮,嘴上浮起友情的笑颜,对张玲说:“欢迎你呀,美丽的张小姐。”怎么?桑宝认识自己?张玲一头雾水。二人来到操场的绿茵地上,张玲掏出在壁画前的留影,问桑宝能不能讲讲他口中的张小姐——她的姐姐张玉。
三年前,桑宝在融竹洞给壁画补妆。工作了一个多月,已经接近尾声了,只剩下一面渔女壁画未补妆。桑宝开始专心地补绘。这时候,一个轻巧的女子身影晃动在画壁上,是张玉的。本来,在补妆期间,融竹洞并没有对外开放。不知她是怎么进了融竹洞的。张玉看到桑宝在给壁画补妆,非常感兴趣,便停留在一边看桑宝补画。当桑宝开始为一个剥脱了面貌的渔家女补画脸庞时,张玉忽然对桑宝请求,能不能照着她的样子给渔女补妆。桑宝笑说可以,但壁画上的渔家女能歌善舞,如果张玉表演一下才艺给他看,他满意了就把她画在壁上。张玉就清唱了一支歌,那支桑宝并不知道歌名的歌,却让桑宝听得如痴如醉,果然他把张玉的样子画在了壁上。张玉看着壁上的渔家女,开心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两人聊了一会儿,桑宝知道张玉是个歌手,正崭露头角。此次是来云南采风的,张玉开心地说,刚才唱的那首歌正是她昨晚自己填词作曲的新歌,还没有对外公布。桑宝笑说他好有耳福的。最后他们开心的交谈被融竹洞外的一声呼唤打断了,张玉笑说是她的同行李轩在叫她。张玉离开了融竹洞。不过桑宝记下这个有一副好嗓子且美貌的张小姐。
告别桑宝后,张玲内心很悲,姐姐张玉三年前在云南意外失踪,后来在金沙滩上发现了她的尸体。张玉的尸体在云南火化后骨灰被带回了老家,张玲捧着姐姐的骨灰盒痛哭。人死不能复生,枉费了姐姐的一番前程。张玉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一副好嗓子,她的梦想就是当歌唱家。她一步一个脚步地努力,拿过了地区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冠军,和省际的亚军,三年前她来到云南采风,想找找灵感,创作一首新歌,参加当年的全国比赛。
张玲拦了辆车,返回糖心小镇。她到旅店收拾行李。天色已晚,看来得在糖心小镇住上一晚。
张玲本来哪也不想去,就在旅店看地方台的节目。碰巧地方台正在播糖心小镇的三合庙,那儿的庙神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听说解签很灵的。张玲就问了一下旅店的服务员,说三合庙晚上让人上香吗?服务员说可以的。张玲就直接去了三合庙。
三合庙的香火很旺。晚上的三合庙,红光主宰一切,内外都是红灯,把人映得全身通红,感觉很暖和。张玲烧了一柱香,参拜后拿起摇签筒,摇出一支签,却是唐天宝评花的签词:满园春色斗新妆,意似争妍夺国香;到底是谁居丽首,牡丹艳冠百花场。张玲去找解签人,解签人是一个穿着青衫长衣的老者,戴着个老花镜,瘦削的脸上两眼却炯然有神,他正在看一本线装书。张玲递过签词。老者读了一遍,便熟练地说出解签词。大概意思是说争鲜夺艳的花事,有争夺,必有血光之灾,那些王者,都是站在血肉之躯上的。张玲掏钱要付给解签人,老者摇头说,此签是下下签,他从不拿下下签的解签财。
张玲只好离开了三合庙,不知不觉又走到了那家过桥米线的店铺前。她今天没有食欲,但她的脚不自觉地又往前走去,径直来到“天籁之音”。
推开门后,那个店员仍旧是伏在收银桌上打盹。张玲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叫醒他了,她不想一个人在唱片屋里转。她拍了拍店员的后背叫他起来。可是他的后背硬硬的,而且很冰凉。张玲吓得叫出声来。突然,从唱片铺的一面空空的墙壁处,竟然开出一面小门来,走出一个和打盹店员一样衣服的男子。他笑着说小姐别慌,他才是店员,那个伏在收银桌上的人,只是他打盹时候的腊像,没吓着她吧。
原来如此,张玲说了声没事,就开始在唱片铺子里翻着。她找了几张在外面没法买到的碟片。结账的时候,张玲忽然问了一句:“我想买一张歌手张玉的唱片,不知店主有没有库存的,我翻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店主愣了一下,说碟片没有,只有一盒张玉的唱歌卡带。仅此一盘,本店是不卖的。
张玲非常惊喜,她拉住店员的手说,她是张玉的妹妹,姐姐在来云南之前的所有卡带她都有,她想借听一下店员收集的那张张玉的卡带。店员只好从尘封的箱子里,把一盘包装得严实的卡带拿了出来。店员说这盘卡带是三年前一个名叫张玉的女子逛店时候交给他的。说是她的专集。店员当时觉得很奇怪,他告知张玉这间是“死亡唱片铺”,不卖活人的唱片的。张玉一笑,说没有关系。她硬是留下这盒卡带就走了。
张玲搬了把椅子,安静地坐下,她要重温一下姐姐三年前的歌声。店员把卡带放进了卡带机,没有音乐,只有清唱,是那首“江笛怨”!张玉的歌声很美,张玲听得热泪满眶。但怎么会是那首“江笛怨”呢?这不是歌手李轩一炮唱红的成名作吗?填词作曲全是李轩!歌声末尾,有厚重的喘息声,然后,是张玉的口白:这首“江笛怨”是我在云南采风获得的灵感,填词和作曲都是我一个创作的,我很喜欢这首歌,可惜,我踏进了一个陷阱,正在成为别人的猎物,我估计不会活着离开云南,杀我的人就是我现实中的好姐妹李轩,我把当时创作“江笛怨”的初稿本藏在午后旅舍的壁橱间。我死后,这首歌虽然不会是我原唱的,但还是希望听到它的人喜欢。
“姐姐!”张玲喊了一句,随后擦掉眼泪,她掏出证件递给店员。张玲是刑侦队的,前阶段破了件大案立了功,刑侦队放她的假,她就来到了姐姐曾经游过的云南糖心小镇。拿着卡带,张玲来到“午后旅舍”,找到了那个壁橱。她拂掉歌本上的灰尘,“江笛怨”,姐姐绢秀的字仍旧那般清晰。
在离开云南的车上,张玲发誓要还姐姐一个清白。“江笛怨”本就是张玉原创的,相信那个如今红遍天的歌手李轩不会有好下场的。
传说在古埃及有一个懒人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特别懒,村里最懒的人叫刘大毛,他有个姑父住在旁边的勤劳村里,有一日他决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热情地接待了他,可时间一长,姑...
这是一个我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讲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当时的诡异气氛有一次(大概一年前),我和我老婆坐780路公交车从浦东到浦西去。当时是中午,车很空,我们坐在最后...
天地广阔,江水滔滔,一面孤帆飘于长江之上。船头一支红色三角旗迎风猎猎,旗上用金粉书写四字,曰:潜山太守。旗下一位青年书生背手而立极目远眺,颌下一缕黑须随风轻轻飘...
民间关于黄鼠狼的故事多如牛毛,黄鼠狼生性狡黠,昼伏夜出,或多或少都有神秘色彩。今天,我给大伙讲个和黄鼠狼有关的故事。王老汉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木匠,手艺好,人还老...
张震鬼故事恐怖的追杀 会稽郡剡县中人陈务早丧,留下遗孀与两个孤儿。妇人带着尚未成年的两个儿子寡居在一座山野老宅中,日子虽然清苦贫寒,却被她活出了自己独特清雅的滋...
一、初相见 梅开茶庄的伙计阿九自打前些日子去了县城后,便跟丢了魂似的,整日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只因他有了心上人。 这说起来,遇上这位心上人也是机缘巧合。 那...
小红死了,死于自己生日当天。 小红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身上穿着红色的连衣裙,脚上是红色的凉鞋,通体就像一个红色的人参娃娃一样靠在村口的柳树下,就像熟睡了一样。 ...
湖南有个叫邹士钰的人,从小就有周游天下的志向,刚二十岁,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了。 一年的春天来了,邹士钰又想到贵州一带去做点生意,他的亲人觉得那里是荒蛮之地,常...
乾隆二十六年,黄河中游发生了一次特大决堤。这场洪灾造成河南数十州县被淹,洪水吞噬了无数生灵,也让无数人失去了家园。灾难发生后,很多人背井离乡,刘文豪也跟着逃荒大...
(一) 清代嘉庆年间,京城西郊有一烧窑之人,姓郑名历,虽还年轻,因家中无其他人,故一年到头总在外烧窑做工,极少回家。 这年冬天,天气较冷,郑历给一家窑主烧窑,进...
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段时间,请箩仙卜命运在晋南一带农村十分流行。虽然都是偷偷摸摸隐蔽进行,但请箩仙过程的神秘感和能预知前途命运的先觉性,使人们好奇心大增,一...
乾隆三十年的仲春时节,南京城内寒意尚未消尽,往来匆匆的路人仍旧穿着棉衣,只路旁的桃树上绽起点点花蕾,预示着春天已经悄悄的来了。城东水井巷是条不长的小巷,巷中住着...
【楔子】 不好啦不好啦新娘不见了衣着艳丽却身材臃肿的媒婆一边叫嚷着一边气喘吁吁地从里屋跑进院子,刚好和一个送酒菜的丫鬟撞了个满怀。弱不禁风的丫鬟当然抵挡不住这突...
城北刘家庄刘员外是方圆百里的首富,良田百顷,买卖遍布大名府、广府两地,凡新任官员,到任后均去拜访,畏其财富,日后公干给个方便。 这年,一位姓卓新榜进士,奉御旨就...
绿珠这个名字民间很少知道,只有一些文人雅士才知晓,她备受历代文人赏识。历代文人不仅赏识她的美貌,更主要的是赏识她对爱情的坚贞,说准确了就是一个义字!绿珠本姓梁,...
终南山,峰峦叠嶂,云深雾邃,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生出了一只野狐,饥餐木实,渴饮流溪,或追风逐日,或参星拜斗。那野狐虽说只是山中小兽,可也曾见过几朝开创、几代沦亡,时...
这件事情我曾经回忆过无数次,每次回想起来,我都会汗毛直立,对于这件事情我不知道该写什么题目,我也没有什么文笔,因为事情是从凌晨的敲门声开始的,姑且就把题目写成《...
清朝年间,林复清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考取了功名,被任命为沂水县令。林复清一心为百姓着想,很受百姓爱戴。 这天,林复清带着几个随从上街体察民情,突然人群大乱,一个像...
记得十年前我们几个同在一个知青点插队的人的那次聚会,那是唯一一次的聚会。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只是听说老张三年前已经去世了。老张的样子我有些记不清了,不过...
白沙县最近总是有孩子失踪,不久人们发现山上荒废许久的道观里来了个身材瘦长的青袍道人,每日安静地在观中打坐,与山下从不往来。有人好奇,问他平日生活用度,他淡淡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