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间,她大义收养了75名“子女”,最大的25岁,最小的1个月。这些孩子的各项开支,每月高达六七万元,昔日的“百万富妈”很快负债200多万;因疏于照料,亲生儿子也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但在这座荒山上的“孤儿村”中,至今仍上演着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
大义“养孤” 一个单亲妈妈的壮举
1970年,李利娟生于河北邯郸武安市。她爷爷是一位宅心仁厚的老医生,遇到穷人来看病,不仅分文不取,还会给粮给钱。李利娟的两个姑姑,也都是爷爷收养来的。这种与人为善的家风,影响了她的一生。
17岁时,在医院做实习护士的李利娟爱上了一个小伙子,虽然对方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但她最终还是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婚后第二年,小两口有了儿子韩文,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要强的李利娟辞职经商,做起了服装和毛线生意。
不几年,24岁的她就打拼出了上百万资产。但就在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富足时,这段婚姻却戛然而止!
染上毒瘾的丈夫,开始大把挥霍他俩挣下的血汗钱,并一步步堕入吸毒深渊。几经劝阻无效,心灰意冷的李利娟提出了离婚,并把孩子和剩余财产留给了他。婚姻的失败,让李利娟伤透了心,但苦难并没有停止。
半年后,李利娟留给前夫的家资已被他败光,一天毒瘾发作,他竟以7000元的价格将儿子卖给了人贩子!得知消息,李利娟震怒不已,已经一贫如洗的她只好向父亲借了8000块钱,带着亲友去邯郸火车站和汽车站堵截人贩子。万幸的是,李利娟在一辆即将启程的长途汽车上找到了儿子,她将失而复得的孩子紧紧搂在怀里,泪落如雨。
回家的路上,当李利娟看到两个沿街乞讨的残疾儿童,心里不由一阵刺痛:如果我的孩子被人贩子拐走了,会不会也像电视上说的那样,沦为坏人的赚钱工具?当天,她将身上剩余的钱,全部给了车站门口的小乞丐。仿佛受了刺激一样,此后李利娟一看到流浪儿在街上乞讨或捡垃圾,她就想哭。
孩子赎回来后,李利娟对儿子倍加疼爱的同时,也萌生了一个大胆念头:等我有了钱,就创办一所孤儿院,给那些流浪儿提供爱的庇护!
为了实现心底的宏愿,也为了让儿子生活得好一些,25岁的单亲妈妈李利娟,在武安县举债承包了一座铁矿。千金散尽还复来,1996年,李利娟又积累起百万家产。不久后,她收养流浪儿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
一天,李利娟从矿上回家时,看到路旁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正在矿井边捡东西。有的工人拿饭盒逗她,有的人还用矿石丢她。李利娟立刻向老矿工打听,才得知女孩的父亲在矿难中去世了,母亲将她丢在矿山改嫁他乡。半年了,这个孩子白天在矿井处讨饭,晚上就睡在山洞里。那一刻,李利娟又想起了儿子差点被人贩子卖掉的惨景,毅然收留了这个小姑娘。“我跟矿工们说,如果她的亲人来找她,就说我先收养着她。”
“百万女矿主”收养孤儿的消息在当地一传开,便陆续有人将遗弃的孩子送到李利娟家,其中不乏一些重病在身的弃婴。善良的李利娟来者不拒。但父母和朋友都无法理解她的“疯狂”举动,纷纷劝说:“你一个离婚女人,要创业,还要带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还能收养这么多‘小拖油瓶’,将来你还怎么嫁人啊!”李利娟听了粲然一笑说:“大不了我就和孩子们过呗!”
到2001年,李利娟已经先后收养了7个孤儿。一次,她带着几个孩子来北京看病。刚出北京西站,孩子们“妈妈,妈妈”的叫喊声便引来了路人的注意。一个风尘仆仆的女子,带着三四个年龄相仿的小孩,“会不会是人贩子?”人们议论纷纷。
“小朋友,过来,叔叔带你买苹果吃。”李利娟和孩子们被广场巡警拦住了。一位巡警带孩子们去买水果,另一位巡警开始严肃地询问李利娟。
当带走孩子的巡警回来后,不禁感动地对她说:“孩子们都说您是好妈妈,看来他们的确是您收养的。欢迎您来到北京,如有困难请求助110。”因孩子所受的误解和委屈,李利娟很快释然;但因孩子而体味到的温暖,她却永生难忘!比如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
娘有情儿有义 鬼门关前“哭活”好母亲
2002年初秋的一天,李利娟在银行门口的ATM取完钱,遇到了歹徒打劫,她的头被棍棒砸伤缝了78针。最后因伤势严重,失血过多,她被医院宣布死亡,家人也接到了“准备后事”的通知。
但就在李利娟被运往火葬场的时候,她收养的8个孩子都来了,他们趴在车上哭喊着,不让把妈妈运走。与此同时,几个稍大点的孩子当即给医生磕头,把额头都磕破了:“求求您救救我妈,我们以前没有妈妈,现在大家就这一个妈妈了,她不能走……”此情此景,令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掉泪了。
在8个养子养女的坚持下,医院无奈,只得暂时将李利娟的“尸体”放在医院一间空房子里,让孩子们和她多呆一会。傍晚时分,医生对其中几个年龄小的孩子说:“你们去吃饭吧,给哥哥姐姐也捎一份吃的。”但孩子们死活不愿离开母亲半步,乃至晚上都不敢睡觉,他们深怕自己睡着了,妈妈再被“拉出去烧了”。
就这样,8个孩子边哭边喊妈妈,在李利娟的床前一直跪了三天三夜……或许是这份母子情深感动了上苍,李利娟在被下达死亡通知书的第四天凌晨,居然奇迹般地复活了!那一刻,早已哭到嗓音沙哑、跪到双膝红肿的孩子们,再也顾不上饥饿和疼痛,一个个欢呼雀跃,看着妈妈那张全世界最美的脸庞笑出了眼泪。
“是这些孩子给了我二次生命啊!今后我更不能负了他们……”渡过生命险关后,李利娟逢人就说孩子们为她创造的生命奇迹。此事不但深深感动了李利娟,以前一直反对她收养孤儿的父母和姐妹,也被感动得泪眼婆娑。从此,他们也和李利娟一样,对这些孩子视如己出,疼爱有加。
相对于那些被她从小拉扯大的养子养女,李利娟对亲生儿子十分愧疚。她眼含热泪说,自己欠韩文的太多太多了,“孩子小时候,我忙着挣钱,没时间多陪陪他。后来,他又差点被人贩子给卖了。到北京当兵,摔坏了鼻梁和脊骨,最后又得了抑郁症……”
2004年,在北京当兵的韩文训练时受了重伤,颈椎等多处骨折急需手术。而当时,李利娟患有中度脑积水的养子豆豆,也面临着第二次手术。一番权衡之后,分身乏术的李利娟觉得,儿子有姥姥、大姨和战友们照顾,不会有什么事,于是就带着养子去上海救治。
不料,此事却深深伤害了韩文,“亲生骨肉竟不如你从外面捡来的孩子重要”,对于母亲的“偏心”,他感到委屈和愤怒。此后一连几年,韩文都拒绝与妈妈见面。
2007年,就在李利娟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时,韩文患了重度抑郁症,时常闭门不出,生活信心丧失殆尽。对儿子满怀愧疚李利娟,带着韩文北上南下,遍访名医,她的母亲天天在家烧香,祈求外孙能够早日康复。几经努力,孩子总算恢复得挺好。“你真傻!为了别的孩子,亏待了自己的亲儿。”每当听到身边的人这样说自己,李利娟就显得不悦,在她眼中,其他孩子与韩文一样,都是她的亲骨肉。
2008年,由于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征地范围内,李利娟的铁矿被迫停产。为了安置收养来的20多个子女,她在武安郊区租房成立了爱心“孤儿村”。尽管没有了生活来源,她的善举却不曾中断。
当年中秋节前夜,刚做完手术的李利娟拖着虚弱的身子,去给孩子们买月饼和西瓜。回来时,她却发现“孤儿村”大门外多了个纸箱,里面放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检查婴儿的身体时,李利娟猛然发现,这个孩子竟然没有肛门!嘴角正往外溢黄色的液体!她立刻叫上朋友,开车直奔邯郸。到达市区医院时,天色将晚,此时女婴的鼻子、嘴里已开始泛出冒着刺鼻气味的绿水,周身还涌现多处出血点,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医生检查后,委婉地拒绝说,这孩子恐怕保不住了。
但李利娟坚持,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给她做手术。“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这是一条小生命啊!”当得知了孩子的来历,又看到李利娟坚决的态度后,医院领导被感动了,没有二话,当即表示将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这台手术……在花掉4万多元医疗费后,生命垂危的女婴终于恢复正常,成为了李利娟的第22个孩子——大乔。
发展到2009年,李利娟已收养30多个孤儿。这些孩子中,有她在路边捡到的,有周边县市的好心人送来的,有被狠心的父母扔在门口的,有徒步数百里前来投奔的,也有从汶川灾区收养的……
一开始“孤儿村”房子少,实在住不下了,李利娟就发动父母和几个亲姐妹,你一个我两个,将孩子们领回家居住,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与亲情的温暖。
几年后,李利娟与人合伙投资的白灰加工厂,也因河北地区的环保压力而逐渐减产。
“孩子们要看病、吃饭、上学,刚收养的婴儿还要喝奶粉,再加上照顾孩子们的10个奶奶和阿姨的工资……每个月都要花几万元钱,这还不算个别孩子的突发大病。”而李利娟的白灰场,一年才只有几万元的收入。
为了多赚点钱,她又在市区开起了服装店。但随着网购的兴起,实体服装店的生意今非昔比,她每个月累死累活地干,也赚不到几个钱。“孤儿村”的巨大开支,很快花光了李利娟的全部积蓄。
负债百万不言悔 照亮75个孩子的人生路
到了2011年,“孤儿村”里已经有15个孩子急需手术救治。因为这些弃婴大都患有先心病、脑瘫、脑积水等严重疾病,治疗周期长、耗资大,费用缺口高达100多万!雪上加霜的是,因长期劳累,这时李利娟自己也突患重病——早期琳巴癌。
“住了7天院我就逃回家了,花那么多钱治病,还不如给孩子们创造条件。我不怕死,就怕孩子们没着落……”李利娟说,她“逃”回家当晚,一个人跑到山上哭了一宿,“早上起来我还是这群孩子的妈妈,我知道我的担子,我只能更加拼命地养家。”
为了给孩子们治病,李利娟变卖了市区的二层楼房和轿车等资产,并借遍了亲朋好友。经过几年治疗,大多数孩子恢复了健康,她却早已无家可归,并欠下了200多万元债务。2013年冬天,为了节约房租开支,她将“孤儿院”搬到了午汲镇上泉村外的荒山上。
在庞大的开支面前,李利娟学会了精打细算,对自己也越来越抠门。她已经多年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服和化妆品,曾经在城市生活中喜欢的高跟鞋和定期做的皮肤护理,更是离她越发遥远。
才四十来岁的她,皱纹已经爬上了脸颊,双鬓也过早染霜,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很多!“节流更需开源,我得想法多给孩子们准备些救命钱。”为了孩子,李利娟使出了浑身解数:种了20多亩地,养了120多只羊猪鹅,另外还摆鞋摊、卖冷饮……
幸运的是,她多年如一日收养孤残孩子的做法,得到了全家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大姐和二姐分别帮我看三个孩子,表哥帮我带两个,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亲友们经常主动过来出把力。民政局还为孩子们上了低保,爱心人士经常捐款、送米面等物资。”说起这些好人,李利娟的眼圈又红了。
2 0 1 4 年1 月1 6 日, 前往武安“孤儿村”的山路依然崎岖颠簸。唯一不同的是,两旁的灌木上都挂满了小红灯笼,长长的通向路的尽头,微风中张扬着李利娟嫁女的喜庆!送亲的车队很壮观,都是当地的爱心人士自发赶来的。“她很了不起,这种大爱善举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今天爱心村嫁女,能为四姐(李利娟在家行四)尽点微薄之力很高兴。”在附近开矿的张老板动情地说。车队中不乏路虎、奔驰,车主都是冲着李利娟的人品主动来帮忙的。
美丽的新娘名叫丹丹,3岁那年,她的父母和弟弟在一起车祸中不幸遇难,她一夜间成为孤儿,后来辗转来到了李利娟的爱心村。
小时候,丹丹在上学路上被同学们嘲笑为“没人要的孤儿”,就哭着跑回家告诉李利娟说:“妈,我不上学了!”李利娟当即领着她去了学校,当着养女全班师生的面说:“丹丹是我闺女,我就是生她养她的妈妈!谁再敢欺负我家丫头,我跟他没完!”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叫丹丹“孤儿”、“流浪女”了。长大后,身高1.75米的丹丹高挑美丽,从上海一所艺术院校毕业后,成了一名模特和设计师!
即将踏上婚车的一刹那,丹丹猛地转过身来,不顾一袭洁白的婚纱,趴在地上就给母亲磕起了头!“妈,感谢您养育了我18年,女儿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的。以后我们会常回家看您,孝敬您!”一旁的上海女婿,也含泪点头,并向伟大的岳母深深鞠躬……望着婚车远去,李利娟双眼噙满了泪花。
组建家庭后,丹丹像从孤儿村嫁出去的4个姐姐一样,定期往家里寄钱寄物,并替母亲照顾着一个小弟弟。“已经成家的几个儿女,都主动帮我看管3岁以下的孩子,参加工作的也都不忘给我寄钱,孩子们孝顺,想帮我减轻一些压力。”
能把一个个遭人抛弃的弃婴,以偷盗和乞讨为生的流浪儿,养育成有责任担当的大小伙子和漂亮姑娘,而且个个孝顺懂事,李利娟感到十分欣慰:我带大他们,他们再带大“孤儿村”幼小的弟弟妹妹,这正是一种善与爱的轮回和传承啊!一念及此,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露出了笑容,觉得自己19年的“泣血养孤”之路,走得值!
截止2015年夏天,李利娟共收养了75个孩子。其中,已经有10个孩子在武安市区读高中,10个读初中,10个上小学,11个上幼儿园,1个在特教学校学习。此外,李利娟还培养出3个大学生,其中1个还于去年考上了公务员。
2015年7月上旬,香港一家影视公司派创作组来到武安,在李利娟的“孤儿村”采访了整整半月。今年年底,这位大义妈妈的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怎样走过一生才有价值?从百万富姐到负债累累的“孤儿村”妈妈,李利娟用她19年的大义之举,诠释了另一种人生高度!
我童年是在一个林区小镇度过的。我9岁那年,妈妈病逝了。我尚不清楚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尚不知道伤心,只是因恐惧大人的满脸阴云而哭嚎。此后,做教师的父亲既要照顾班上...
那年我四岁,你被派到遥远的山村支教,你走的时候,爸爸和你吵得很凶。他说你宁愿去穷乡僻壤教那些陌生的孩子,也不要自己的亲生儿子。爸爸还说,如果你一定要离开,他就和...
朋友结婚。母亲从乡下背了两床七斤重的棉絮,火车、汽车,辗转而来。出了汽车站,还有一段很远的路。母亲舍不得打车,气喘吁吁地走了四十分钟,才走到家。朋友哭笑不得,指...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我的爸爸妈妈把我视若掌上明珠,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但自从母亲和父亲去了一躺武汉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从前了,父母回来的时候...
2005年春天,妈妈因淋巴瘤入院。本就瘦弱的母亲一下子苍老憔悴。住院两个多月后,她的体重只有67斤。看着母亲病重,我们这些孩子都快要心碎了。 医生说妈妈的时...
他本是聋哑孩子,却和正常孩子一同上学,学会了说话、歌唱,还考上了要点大学。 这要感谢一位同学,一位和他同桌14年的同学。这个同桌不是他人,正是他最亲爱的妈妈。 ...
小时候,我就知道她和别的妈妈不同。别的妈妈都会说,看,妈妈养你多辛苦,你长大了要对妈妈好。她从来不说这样的话。 同龄的孩子大多会被家长逼着去上各种才艺课外班,钢...
你知道母爱有多重吗?朋友问。我摇头。母爱可以称量?朋友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女青年大学毕业后,到一所中学任数学老师,与同校的物理老师喜结连理,幸福地开始了甜蜜...
《灵异第六感》是部老片了,我却是最近才看到,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眼神几乎是悲哀深刻的。他说他能看到死者,市政公所吊死的冤魂向他哭告,被后妈杀害的小女孩托他报仇,无...
女人与丈夫共苦多年,一朝变富,丈夫却不想与她同甘了。他提出离婚,并执意要儿子的监护权。为了夺回儿子的监护权,女人决定打官司。她抛出自己的底线:只要儿子判给自己,...
2013年,母亲节,湖北省某未成年犯管教所。一位年近7旬的老母亲穿着一件早已褪色的黑色外套,背着旧床单包裹着的行李,手中拄着一根粗树枝,身上脏兮兮的,独自走了进...
18岁那年,他因为行凶伤人,被判了6年。从他入狱那天起,就没人来看过他。母亲守寡,含辛茹苦地养大他,想不到他刚刚高中毕业,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母亲伤透了心。他理...
【一】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医生不甘就此...
每读一次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老师的《目送》一书,总会让我热泪盈眶,那朴实真挚的文字,让人走心的同时心生折服,深刻的领悟到“百善孝当先”的真谛。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描述她...
2010年5月9日是母亲节。在这天的广播中,我听到了两位妈妈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母亲如何帮助儿子戒网瘾。我儿子15岁,正是叛逆的年龄。他学习很好,但自...
我当了20多年的狱警,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来探监,他们给服刑人员带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而给我记忆最深的是服刑人员李大山的母亲带来的——27瓶黄泥咸鸭蛋。20...
他母亲两岁的时候,因为生病发了高烧,打青霉素针退烧的时候药物中毒而致聋。因为听不到声音,刚学会说话的母亲长时间没办法与人交流,他也就变成了哑巴。母亲因为是聋哑人...
有人说我是私生女第一次听别人说我是私生女那年我10岁,上小学4年级,为了一块心爱的橡皮我和那个高出我半个脑袋的同桌吵起来。我说橡皮是我的,他说橡皮是他的,像我这...
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那半个月,其实我已在背地里开始了和她的较量。比如,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热水化开,薄薄地留在底层,她不知情...
他每天辛辛苦苦地往返于家与公司之间,路途相隔甚远,中间总会有堵车现象,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奔波着。家里有母亲。曾经和母亲商量了好多次,母亲始终不同意将父亲居住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