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活少路近,你如何选择
文/岑嵘
假如有一份工作,钱多、活少、路近,你自然会乐开了花,但这样的工作只存在于完美的假设中,或者你有个很厉害的爹(包括干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权衡这些因素呢?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钱多可能是第一位考虑的。但如果你只是冲着钱去,恐怕也很难得到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1975年至1995年,美国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了近40%,但美国人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感到更幸福。尽管拥有了等离子电视机、游戏机和第三辆小车,但是人们并没有对生活感到比30年前多一丝半点的满足。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早在1974年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只有在贫穷国家,人们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才与平均收入呈线性增长关系。只要最低生存标准达到了,这种相关性很快就会瓦解。伊斯特林依据当今的美元价值(购买力)在15000美元至2万美元之间画了一条线,在这条线以上,收入对人们的幸福指数几乎是没有贡献的。
你或许会对这个理论存疑,同学会上那些收入比你高得多的同学,开着好车,也买了房子,出尽了风头,而你内心郁郁寡欢,虽然可能你们都在那条线上,为什么彼此的差距还这么大呢?
20世纪美国思想家H.L.门肯说:富人是一个比他的亲戚每年多赚100美元的人。门肯还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人对工资是否满意,取决于他是否比他老婆的妹妹的老公挣得多。
传统经济学用来作参考的绝对收入,对人们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当然不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幸福学研究专家发现,大多数人主要关心的是他们相对于其他人的境遇。
科学家莎拉·索尔尼克和戴维·海明威曾做过一个广为人知的实验:他们问学生更愿意生活在哪一个世界里,一个是他们有5万美元收入,而其他人都只有他们一半的收入;另一个是他们有10万美元的收入,而其他人的收入是他们的两倍。结果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前者,尽管选择后者其收入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接下来我们说说“活少”这件事。
那些在华尔街、在投行拿高薪的精英都是在没日没夜地工作,中午和你在香港吃饭,晚上却在北京谈业务。假如能找到一个钱不多但清闲的活儿,你觉得如何?
事实上,还是会有大量的人有强烈的不满。因为人们很少会去对比每小时工资,而是对比年收入。另外,工作清闲同样意味着在工作中学习和磨炼的时间少了,而别人有机会对某一项工作或课题反复研究。
某位着名小提琴家的演奏赢得满堂喝彩,一个观众赞叹地说:“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演奏技能,我要也能把小提琴拉得这么好就好了。”小提琴家问:“你愿意每天拉10个小时的琴吗?”根据统计,当我们在某样事物上花费达到1万小时,才可能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因此,时间的付出其实是有收益的,而清闲也是有成本的。当你在清闲的时候,别人在突飞猛进,你的清闲会拉开日后和他人的距离。
再说说最后一点,离工作地点的距离远近。
瑞士经济学家布鲁诺·弗雪和阿洛伊斯的研究发现:受试者通勤时间越长,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就越低。我们设定0分代表彻底不满意,10分代表完全满意,去上班路上的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能达到7.24分。通勤时间每上升19分钟,满意度会下降0.12分。一个人去上班,在路上每天花费45分钟,则需要再赚380美元,才能达到不用耗费这么长通勤时间的同事的生活满意水平。
事实上,你生活在大城市,路上花费超过一个小时再正常不过了,因此收入的差异和上班距离的长短是一种权衡。如果你还是拿不准,不妨听听经济学家是怎么说的——如果你对在这之间取舍感到为难,那么就以通勤时间短为好。因为如果你选择更多的收入,你就会很快习惯这份高收入,久而久之,你就几乎不会注意到它。但是,你绝对会注意到每天必须忍受的长途通勤。
在高薪、工作条件、通勤时间之间并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公式,具体取决于你的个人偏好。但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较高的薪水只会给人带来一小段时间的快乐,但不利条件为人所接受将会给人留下日复一日的痛苦。接受高薪而选择承受较差的工作条件,那同时可能会对家庭生活形成压力,也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是平庸选择了你,还是你的潜意识选择了平庸? 给对人生选择感到迷茫的年轻人的建议湖边长着一棵粗壮的大树,树的周围有很多细小的芦苇。大树根底深厚,枝繁叶茂,经常炫耀自己的强壮,嘲笑芦苇的瘦弱,说它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树荫下,永远无法体会自由舒展...
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稳定文/Sven什么叫稳定?稳定不是平衡,稳定也不是持久,稳定的科学定义是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强大。换言之,稳定不关乎状态的好坏,只关乎是否能...
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走出职场舒适区?文/薇安1很多年前有一场面试让我至今记忆深刻。那时我负责诺基亚公司运营商业务,我需要招一些有经验的大客户经理。有一份简历吸....
想要拥抱这个世界,请先爬出自己的壳文/苏希西1小佳卫校毕业分到乡卫生院那年,刚满19岁。上班第一天,护士长给她发了护士服和燕尾帽,又腾了一个衣柜给她放衣服,衣柜...
有事做就是对一个人的最大奖赏文/许锡良做事其实是人生的最大奖赏。不做事的时候,其实感觉并不好,很容易空虚无聊。想起了在古希腊那个西西弗往山上推动滚石的神话...
拽着400块钱出发,我是如何迈开求职生涯第一步的文/唤醒沉睡的猪我的职业生涯要从400块钱说起,那是我迈向职场唯一的资本。很多人会问,400块钱,要在一座举目无...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你同事J君:你好。今天,老总找我谈话了,是因为你向他反映我们都排斥你,他问我为什么。是啊,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排斥你,为什么呢?J,答案在你自己身上...
3个毛头小伙白手起家,成功秘诀是“多为客户做点别的事” 3个毛头小伙白手起家,小有盈利后就面对巨大亏损,最穷的时候公司账户只剩2600元。 他们上过当,吃过亏,...
你的问题是什么都略懂,却没有一样精通文/卡西微博有个读者私信我说,她报了好几个班想充实自己,有摄影,有会计培训,还有导游证,可是她非常的迷茫,每项知识都学到了一...
大多职场的潜规则,从午休开始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的职场新人,进入企业后,懵懵懂懂地、不小心地踩了一个又一个职场规则的地雷。只是,这些怪不得他们,毕竟大学与社会脱节...
华为离职副总徐家骏给任正非的辞职信,振聋发聩提起华为,人们自然会想到任正非,而行内人都知道,华为曾经有个徐家骏。他离职前曾是华为的副总裁,技术超级大神,年薪超过...
巴西上空的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非常有名的“蝴蝶效应”。 1960年,洛伦兹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
烟台啤酒厂生产的优质啤酒在上海无人问津,原因是这个厂家没什么名气,大家对它都不熟悉。为了拓宽销路,烟台啤酒厂定下一计:巧用新闻媒介的力量。 他们与新世界饭店联合...
你所有的迷惑,都是因为没有好好工作文/汤小小做为一个写作培训讲师,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类型怎么办?我不知道哪种文风适合我怎么办?...
不受老板重用,是因为你只做他安排的事职场上有一种抱怨:老板安排的事情都做完了,我没事了。乍听上去,你会觉得说这话的人安守本分,工作已告一段落,落得一身轻松,让人...
那些年,领导教会我的事文/W知予步入职场已经数年了,一直从事行政后勤类的工作,性格也不太擅长人际交往。之前供职的公司都是业务单一,人际关系不太复杂的类型。现在的...
学会沟通,让你在职场里如鱼得水在办公室里,大家虽各有其责,也避免不了交流和沟通,让工作变得更轻松愉快。然而,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办公室里如鱼得水呢,如何克服社会壁垒...
请远离你身边勤奋的人文/桃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不知沸腾了多少文艺青年的心: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
像水仙一样,从容绽放文/夏爱华当初,在广告公司上班,同时经营着一家小店,晚上的时间还用来写作。一段时间下来,由于实在太累,我决定请假回家休养一下。母亲知道我一向...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麻烦的文/赵晓璃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人生总是一个麻烦接着一个麻烦而来,然而不幸的是,当你试图躲过一个麻烦时,另一个麻烦正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呢。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