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5年,仍在公司最底层: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
文/国馆
年末了,有人感慨,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好像都没什么收获:别人职位上升,他上升的只是血压;别人薪资增长,他增长的只是体重;别人脱单,他脱发。
是努力错了吗?不是,任何时候努力都没错。只不过你的努力没有得到最大的效益。你需要思考:什么时候,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最大的产出?
1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
前几天,看了一部讲述医护人员生活的纪录片《人间世》。
其中一个情节,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担架员徐晓明,是三甲医院里的老员工,日常工作是把患者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由于每天工作强度很大,徐晓明常常干得筋疲力尽。
对这份重复而辛苦的工作,徐晓明感到并不满足,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升职加薪,有的还创业当了老板,徐晓明有时也会考虑,是否应该换个工作。
但母亲对他说,“别想那么多花花肠子,踏实努力干下去吧,你只要做好这一件事,以后什么事都难不倒你了。”
潜移默化,徐晓明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每天加倍努力工作,坚信这份经历会对以后的赚钱致富有帮助。
事实上,在医疗系统里,担架员并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
与临床医生相比,担架员业务极其单一,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即使徐晓明再怎么努力,工作再一丝不苟,也无法改变现状。
他的努力,对个人成长是无效的。
生活中,像徐晓明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受到毒鸡汤熏陶,坚信努力就能致富,却不愿意停下来思考。
最终拼死拼活,消耗的只有健康和精力。
努力,是达成目标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说,只要努力就能达成目标。
不恰当的努力,就好比向着错误的方向用力。越努力,只会死得越快。
2
努力本身不值钱,没有人会为“苦劳”买单
职场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ABA公司的陈奇雄,在一次华东大区经理的竞选上,遗憾落败。
他找到领导哭诉:“我在公司整整12年了,没日没夜,天天加班,周末去拜访客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这么努力,难道你们都没看在眼里吗?还只给我一个小小的主管?”
领导冷眼对他说:“你的工资不是按‘努力’来算的。你的‘努力’更加不是公司给你升职的理由。”
职场中,你有多努力,多大苦劳,这不是老板最需要的。
你真实的价值,实际产出的功劳,才是升职加薪的关键。
就像你去买包子,只会在乎包子好不好吃,老板做包子的过程多艰辛、多努力,和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知乎上有个提问:努力工作的员工会让老板感动吗?
高赞答案很精辟。
“作为老板,我当然可以被你感动,只要你不用我为这份感动买单。”
感动老板没有任何作用,你自身没有核心价值、核心竞争力,累死也得不到多少实际好处。
说白了,大家都是出来“卖”的。想要别人出钱“买”你,得看你的价值在什么方面。
一个企业里,一般有这么几类员工:
1、利益连接者:没有他们,没客户、没渠道、没优待;
2、核心管理层:没他们,没钱赚;
3、技术骨干:没有他们企业散架;
4、普通员工;
5、外包工、合同工、不稳定分子。
前三类人是老板的心头肉,他们掌握着核心价值。而动不动就拿努力说事的,基本是4和5。
当没有什么可以出卖时,就出卖努力吧。
老板做生意,是为了挣钱,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员工,远离核心价值的努力是无效的,它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情。即使用再多的力气,也无法让你再上一个台阶。
3
你以为的努力,只是在“重复劳动”
学生时代,相信大家都做过这样一件事:摘抄错题。
每次考完试或批改完作业,总有一堆“努力”的同学把错题抄到“错题本”上。那字迹,那排版,像练字一样美观工整。
但错题本一合,再也不会翻开第二遍。里面的错题,压根就没有弄懂。接下来的考试,错过的题目还是会错。
雷军说过:“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每次只是抄错题,不加以分析,就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因为你的大脑,始终在偷懒。
原来有个同事,每次经过他位置,都看见他在写方案。我问他:“公司最近接了很多项目?”
他头也不抬,敲着键盘说:“哪有很多项目啊...就同一个方案,老板不满意,已经改第5遍了...烦死了!”
我又问:“他哪里不满意呢?”
他很郁闷:“就说东西不是他想要的,自己也不说清楚,就会叫我们改。”
我很纳闷:“那你可以先花点时间沟通呀。”
他疲惫的说:“哪有时间,每次要得那么急,马上写都不一定能写完呢!”
那天晚上,他加班到了凌晨3点。但方案最终还是没有通过。
可以说,他每天的努力都是白白浪费的。
这就是重复劳动的最大特征,反复做对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事情。
爱因斯坦讲过一个故事:
如果给我1个小时,去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先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解答这个问题。
远离核心问题,即使付出的再多时间,也只是徒劳无功。
只有在最高效的环节中用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自我感动式努力,不是所有的苦都值得吃
前段时间,新垣结衣主演的《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大火。
女主角深海晶,是一个努力的好员工。早上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泡咖啡、买早饭、做保洁。她的职位是营业助理,却兢兢业业地承包了销售、秘书、总务、打杂等各种额外业务。
虽然早已不是职场新人,深海晶却秉承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忍受苛刻老板的无理要求,主动将同事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她认为,只要“多劳”,就一定能“多得”。
但到头来,深海晶只拼到了老板一句“能者多劳!”的精神安慰。
有时候,我们所谓的努力,只是自导自演的无效自嗨罢了。
深海晶看似很忙碌,但实质上,并没有做最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事情。
24小时待命,每天忙成狗,到底在忙什么也不太清楚,这种不聪明的努力方式就像漩涡,把你吸进去,但你却安慰自己很励志。
就像朋友圈里的一群人,他们每天都特别忙,喜欢发“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吗?”“你必须要特别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的鸡汤。
但是,这样没有效率的瞎忙,只会让他们越来越走不出人生的怪圈。
正如卡尔维诺说的:“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
人天生难免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5
摆脱无效努力,关键在于“偷懒”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懒人创造的,而不是努力的人创造的。
人们不想走楼梯,于是发明了电梯。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汽车、火车和飞机。
做得更少,但效率更高。
所以,要想达成自己的目标,首先不应该是瞎忙一通,而是要思考,用什么“偷懒”的方法,才能将自己的成果最大化。
等你思考完了,你会发现,其实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你就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立“时间价值”思维
某网友在回顾自己的北漂经历时,追悔莫及:
为了省钱,她租几百块一个月的狭小单间,房间里阴暗潮湿,上下铺的床也有没楼梯,睡上铺的她,每天上下床都要费好大劲。
房子离公司非常远,需要提前至少两个半小时去挤地铁。仅通勤时间,就接近4个小时。
每天的奔波让她疲惫不堪,时常抱怨生活好艰难。以她的工资,完全够租离公司更近,条件更好的房子。她却觉得:“不省省哪来存款,这么辛苦工作不就白费了?”
半年后,原本圆润有活力的她变得十分憔悴。最终,她离开了北京,自以为是的付出没有帮助她成长,反而浪费了许多时间。
作家克里斯·贝利说过:我们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造出更多时间。
足球巨星C罗年轻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生活上他从来不会用时间去换钱。
C罗在训练场附近租了房子,还买了一辆车,出行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训练和休息,以保证每天10小时的睡眠。
如今,33岁的他,身体机能依然维持在23岁的水平。把握时间的价值,让C罗始终站在巅峰。
2、多做“无用”的事情
有读者曾给我留言,说工作5年来,每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早到迟退的。结果领导对他的努力视而不见,至今仍是公司最底层。
相反,那些和他同期入职,却不如他努力的人,升职的升职,创业的创业,发展得比他都顺。他觉得很迷茫,想改变现状赚更多的钱。
几句话聊下来,我发现他思维太局限了。只要没有去过的地方,都算远;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认为没有,抵触接受新鲜事物。
这样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创造不出多大价值,因为他们很少会去总结,没有快速抓取事物背后运行规律的能力。
我认为,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不应该只专注于工作,而是多做“无用”的事情。
像现在很火的短视频,许多自以为踏实的人不愿去了解,认为看短视频是没有意义,浪费时间的行为。对“网红”印象,还停留在低俗、低端的层面。却不知道已经出现了不同领域,甚至非常专业、有思想深度的网红。
你不做这些看似“无用”的事,直接否定它,就相当于断绝了自己对新事物的参与度。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见识一直活在过去,就算再努力思考,也没有办法提升思维广度。
而聪明的思维方式,往往都是对新鲜事物和陌生领域,持有小心且乐观的态度。
不用自己的传统观念去质疑,抱着存在即合理的心态,去了解去发现,进而开阔自己的思维,比其他人更早一步看清现象,找到上升空间,甚至是风口。
像罗振宇,当大家都在质疑视频平台野蛮生长的时候,他已经在好几家不同领域的平台做知识付费了,单就映客一个平台就收获了26万粉丝和40多万映票。
如今,罗振宇也算是行业的领军人物了。
聪明的人,一般赚钱都不会太辛苦,太辛苦的人,一般都赚不到钱。不要总觉得“勤有功,戏无益”,多关注了解看似不务正业的事情,有益于提升思维,寻找职业出路。
3、培养“目标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想做的东西太多,真正能坚持下去的太少。
看别人学弹琴,自己也报了班,却只去了几节课;工作当中发现效率欠缺,收藏了不少文章,却再也没打开过;觉得心理学很有意思,买齐了推荐书目,但放在床头没翻开过。
还有像新年计划这种,现象级的形式主义:
减肥、健身、学烹饪;
读书、写作、求升职。
都想一下子吃成大胖子。
我们往往忽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意志力更加有限,一天工作8个小时,身体都被掏空了,你确定还能兼顾德智体美劳?
导致很多人忙忙碌碌一年,到头来一事无成。
去年,我一位大学同学辞职创业,开了一家店铺。
头半年的时候,她制定了很多计划,比如线上拓客,搞营销活动,通过旅行社做渠道,还有做小程序提高曝光量。三天一小搞,五天一大搞,满脑子就想着赚大钱。
谁知半年下来,什么钱也没赚到,还搞得身体五劳七伤,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其实,一年时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耐用,只需要制定一个目标,进行专项突破,至于其他方面,则可看情况推进。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筛选,把真正有价值、能够坚持的内容找出来。
比如,新的一年要涨薪30%,这就是唯一目标,然后思考涨薪需要哪些技能提升,或是人脉拓展,通过拆解过程、逐个攻破来一一解决。而不是一下子定多个目标,断断续续地做,然后放弃。
目标是否明确,是成功与否的分水岭。真正的进步是水到渠成、厚积薄发的阶段式精进。有了“目标思维”,习惯一旦生成,就会带着你轻松往前走。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工作5年,我的8条职场心经 外卖小哥被暴晒:底层人士的悲哀,有钱人不会懂 草根的奋斗生涯:5年从社会底层到小中产25岁的北漂白领小王觉得自己活得很庸俗文/陈昌工作两年半了,觉得自己越活越庸俗了。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特牛逼,最喜欢别人问自己在哪儿工作,然后风轻云淡地回答三...
36岁女主管被降职:这个时代,没有终身制文/哈叔朋友杨阳的公司最近人事上有所调整,有人直接被辞退了,有人被降职降薪了,也有人升职加薪了,他所在的部门就有不小的变...
我月薪3500,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文/木沐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小周今年24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会计,每月到手3500元,工作轻松而稳定...
最高的情商,就是管好自己的嘴在职场说话,一定要符合职场的规则,千万不要做一个刀子嘴,因为没人会有那么多耐心去体会你的豆腐心。一、这些话不能说职场虽不是战场,但也...
未来职场的7大竞争力,你有几个?1、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种能力。比如,同样是学习积累本行业的知识,是否拥有这种能力,决定了做法不同。不知道自己不知...
工作十二年,总结六条职场经验文/沐丞第一个职场经验:不要把工作和爱好完全对立起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把爱好当成工作,做着自己特别喜欢的事,还能挣不少钱,一般...
杨朱的邻居家的一只羊丢失了,他不仅带着自己的亲朋,甚至还请来杨朱家的童仆一起去追。 杨朱说:“丢一只羊,用得了这么多人去追吗?” 邻人说:“因为分岔口太多。” ...
蔡康永揭露职场真相:所有的工作,其实你都不会喜欢文/南川大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招聘季,不少职场人在过完年后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跳槽。尤其是这几天,有无数的粉...
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走出职场舒适区?文/薇安1很多年前有一场面试让我至今记忆深刻。那时我负责诺基亚公司运营商业务,我需要招一些有经验的大客户经理。有一份简历吸....
动物运动会经过了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后,兔子最终胜利了。 站在领奖台上的兔子异常兴奋,听到了下面的议论更是显得高傲。 小松鼠:“兔子兄弟真是厉害,只用几分钟就把乌...
20岁的时候你在熬夜,40岁的时候你能干嘛文/艾小羊1我不喜欢看到下班时间过了半个小时,还在电脑前的员工,更不喜欢晚上十点以后打电话跟我谈工作的员工。前者让我觉...
状态从茫人到忙人,月薪从3K到3W文/陈向东前段时间,我跟一个老朋友聊天,他在本职工作之外,还兼职在一所高校的毕业办里做义务的职业规划师。聊着聊着就谈到了今年毕...
华为清理34岁老员工事件告诉我们的职场真相文/静待花开的声音一近日,网上流传华为要清理34岁以上老员工,该消息最初来源于华为内部沟通网站心声社区上的一篇帖子。....
人和人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拉开的文/韩大爷的杂货铺1昨天看到一则案例,说一位HR在面试应聘者时,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每天下班后的3小时,都拿来做什么?我想起自己...
凭什么你的年薪,只是别人的月薪?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够证明自己的基因,只是它一直隐藏在我们的内心,等待挖掘。谁都渴望走进内心,重要是怎样去到达。对世界,天生...
让你职场无忧的六个情商小贴士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技能在未来都会派上用场的。2/3的美国人认为,在未来50年里,机器人和电脑将会比今天的人类所做的工作还...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家里的贫穷,学历也不高,到了找工作的年龄却一事无成。后来,青年来到了城里,觉得这里总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了吧,但是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
美国最大的生产黑人化妆品的企业是富勒公司,而约翰逊公司则是一家只有470美元注册资金的黑人化妆品生产商,两家根本没有可比的地方。可是现在,约翰逊公司的知名度已经...
12年前我就逃离了北京,这个地方只适合强者文/张丰如果你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北京就是一个好地方。赌上未来很多年,成功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有更清...
职场人的7种武器,掌握了就能如鱼得水!第一种武器:理解公司文化这一点很重要,你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首先要感受它的氛围,然后再去感受它的文化,并努力让自己融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