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据说是皇家工程,规模很大,征调的能工巧匠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桥的时候工地上很热闹,像个小集市。
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歇着的时候,就到工地上转悠转悠,看人家雕刻水兽、石狮子和桥栏石柱。高了兴还跟石工门扯上几句,就连那工地上的头头们,他也偎上去唠叨几句。大伙都说这个老头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老石匠把石碓窝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说:“你有这么多石料,我再给你打个石墩,坐着舂粮食多方便。”主家很乐意,就让他接着打了。打这个石墩时,老石匠别提多细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问他:“一个石礅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
老石匠听了,光笑不说话,就知道低头干活。石礅打成的这天,正赶上大桥石拱圈要合龙门。不知因为什么,垒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块石头碰不上茬儿。当时天阴得很厉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马上合好龙门,一场大雨,几个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现打制也来不及呀!石工们和掌管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活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大伙犯难为的时候,这个老石匠又遛了来。他看了看缺口,对工程人员说:“我那里有一个石礅,你们看看放到这儿合适不。”
石工们听了,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来,往中间一放,竟一丝一毫不差,扣得严严实实。大桥建成了,官员们都很高兴。当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谢时,可哪里还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见碓窝子跟前,有一张大红字条上写:
施工马大哈,桥拱出误差。
鲁班来相助,银两谢农家。
看了字条,人们才知道那个石匠老头是鲁班暗地里帮助皇家工程。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二十两银子。
贵州黄果树瀑布下游七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景色别致的石林。白水河流到那里,仿佛也对美景依恋不舍,一改湍急直泻的气势,缓缓
据说,从前有一个富人,他有三个儿子。他决定把自己的财富传给他们,因为他自己已经老了,常常要生病。有一天,他对孩子们说
从前有一个渔夫,家住在河岸边的一个山坡上,打渔摸虾是他家祖传的手艺。渔夫父母死得早,就给他留下了山坡上的三间破草房,一只
孙权杀了关羽,抢回荆州,这两件事惹得刘备心里冒火。他不顾文武大臣们的劝阻,亲自率领75万人马杀向东吴。 张飞命令3天
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是噶玛拨希,他佛法高深,神通非凡,深得元朝皇帝的赏识,曾得忽必列的兄弟阿里不哥所赐黑边帽,此帽保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 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 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
很久以前,在苗家山寨里突然蔓延一种怪病,病一发作头痛痛得要炸,骨痛痛得要断,肉痛痛得要裂,人们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
从前,在七个大洋的彼岸,生活着两个穷苦老汉和一个吉普赛人。有一天,他们三人一齐到森林里砍柴。他们砍呀砍,其中一个老汉突然
这是哈尼族关于寻求光明的传说,故事描述了云南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哈尼族祖先居住的地方长着一棵巨大无比的大树。大树枝叶茂密
他挎着篮子,拿着镰刀,站在山顶上,面前有一棵桑树。这棵树很别致,长在山腰的石缝里,树梢伸到了山顶,枝繁叶茂的,看样子从来
从前,在七个大洋的波岸,第七七四十九个国家再过去的地方,有一位国王。国王在宫里有一个洗澡间。一天,国王清早起来去洗澡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
很久以前,中国东北部有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其中下游南岸有一个繁华的小集镇,叫乌龙寨。乌龙寨有近千户人家,有种田的、打渔的
有一只爪哇扁角鹿,喜欢在紧靠大江的一个小山岗上休息和玩耍。山岗四周是一片低洼地。雨季一到,河水漫过低洼地,直涨到山岗
小板凳, 别歪歪, 坐上俺那好乖乖, 好吃懒做没人爱, 乖乖,千万要勤快! 唱完了这个小唱,要说故事啦,说故事
小时候,没电视、没广播,连电灯也没有。寒冬腊月里就钻进外婆的被窝里,帮外婆焐她那双小脚。外婆每晚给我讲故事,直讲到我进入
我国许多地区都兴五月五日过端午节吃粽粑,为的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然而也有例外,贵州景屏县的寨母一带的侗家,就是六
万物皆有灵性,谁也离不开谁,如果一种生物灭种,那可就会给大自然带来一场浩劫。 在大森林里,住着一棵古老的大榕树,已
早年,在一个山边的庄子里,有一家人家,这家人家有一个老汉、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小儿于是个老来子①,老汉亲切地叫他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