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被判处死缓的女囚,一个是到2004年刑期才满的劳改犯,漫长的铁窗生活,曾使他们悔恨、痛苦和绝望,只因为有了爱情,希望再次在他们心中燃起,并一步步走出人生的泥淖,提前迎来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2000年春天,当马正晓和俞维凤抱着女儿星星,又一次伫立在江苏省第一监狱的高墙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他们的爱情时,心里交织着错综复杂的情感。
血泪演讲,穿越心池起微澜
1985年,江苏省第一监狱。
这天,监狱举办“告别昨天,把握今天和明天”犯人演讲会。
温暖的阳光照在监狱的土地上,春天的气息强烈地激起犯人们对高墙外世界的思念和渴望。然而,对已有五年“狱龄”的马正晓来说,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显得没有意义。
马正晓是以“故意杀人罪”被捕入狱的。1979年7月在南京郊县插队的他,知道哥哥被一伙流氓打伤,便纠集了几个知青去找那伙流氓“算帐”,失手致人死命。1980年1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984年11月,他因为在狱中打架,再次加刑9年零9个月,刑期前后加起来近25年,到2004年才满。
在监狱里,他想早点结束生命,以求解脱。他用头猛撞窗户的玻璃,把手伸进正在高速运转的铣床,甚至还一连吞下21把刻字刀片……所幸的是,每一次的自戕行为都被管教人员及时发现,得到抢救。
犯人们在听着台上的演讲,而马正晓却一副“曾经沧海”的样子。
他抬起头,斜睨了一下,一位身体单薄的女囚正走向演讲台,她的脸色那样的惨白,宽大的囚服将她衬托得愈发消瘦和柔弱了。
一种奇妙的力量,在他的心中震击了一下。
她叫俞维凤,上海知青,父母早年离异。17岁时,她被下放到连云港。
初次离家的她,生活充满了孤独和枯燥。这时,一位年轻英俊的青年撞开了她的情感世界。他们俩很快地坠入爱河,并闪电般地结了婚。
幸福如此地短暂易逝,当你还来不及抓紧它时,它已快速地逃开了。她发现丈夫开始跟别的女人厮混,而且经常偷偷地领回家,这使她感到痛不欲生。
他呢,跪在地上百般求饶,并写下保证书,发誓决不重犯。她原谅了他。可没过多久,他又故伎重演。
当一切都无济于事时,她提出了离婚。他横竖不同意。她便卷起铺盖搬进了厂里的集体宿舍。他竟然寻到厂里,当众羞辱她、殴打她,还恶人反咬一口,四处散布她的谣言。爱面子的她只好又回到那个如同冷窑的家,但提出分居。他竟然又采用暴力,疯狂地折磨他。
带着一颗绝望的心,她来到火车道上。望着苏北的广阔田野,她想起儿子,想起在上海的妈妈,流着泪对自己说:“不能这样。”一天晚上,她又一次被丈夫粗暴地蹂躏了。当他心满意足地睡着后,她看着他一副淫邪的面孔,举起了榔头……
她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后改判死缓。
她悔恨自己不该用那种方式结束悲剧性的婚姻,发誓在狱中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听着俞维凤声泪俱下的演讲,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开始在马正晓已麻木的灵魂中蠕动。
俞维凤画笔生情,浓墨重彩绘春天
那次演讲会后,俞维凤一袭宽大的白色囚服、消瘦而弱不经风的身影总是不时地在马正晓的脑海中跳出。
有一天,他忽然对管教干部说:“请给我纸和笔,我要画画。”管教人员不知道他又耍什么花招,但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然而,让管教人员惊讶的是,这个平时抵触管教的重刑犯还真画得有模有样。
这引起了监狱领导的重视,他们把马正晓的画拿去请教专家,竟受到专家的好评,说他的功底不错。事实上,马正晓从小就学过绘画,老师还是江苏国画院著名的画
心灵复苏之后,他将胸中丘壑尽情地倾泻在画布上。他的画被拿到省里参展,竟然获了奖。价值被承认的充实感愈发激起他要重新做人的信心。
命运出现了转机。没多久,他被抽调到监狱管理局美工组搞宣传,经常被派往各个中队去出黑板报,画宣传画。
有了这份差事,马正晓就有机会到俞维凤所在的四中队。
在出黑板报的间隙,他常常偷偷地寻觅俞维凤难忘的身影。他发现她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干活,这个世界仿佛与她不相干,当其他犯人对马正晓的画品头评足时,她却显得非常冷漠。
他看她时奇异的眼神很快被其他女犯人发觉,她们对俞维凤说:“那个画画的,老是偷偷地看你,看来,他喜欢上了你。”她也觉察到他火辣辣的眼神,但那一场刻骨铭心的伤痛,使她对所有男人都充满了警惕、戒备,何况他还是个正在服刑的犯人。
有一次,他鼓足勇气,把心里的话写在一张纸条上,包在棉纱团里,趁人不注意时,悄悄地塞给她。她没有拒绝,然而也没有回音。他多么希望她能跟他说上一句话,哪怕是听听她的声音也好!可是,没有。
那天,马正晓又接到去四中队换橱窗的通知。在绘制橱窗内宣传画时,他看到俞维凤慢慢地从路上走来。待她靠近宣传栏时,他迎了上去,心怦怦地乱跳着:“我的信你看了吗?”“看了。”她甩过来一句冷冰冰的话。
“你是不是病了?”他关切地问。“我的心早已碎了,请不要再在伤口上撒盐巴了。”“我只是想关心你。”“这不是关心的时候,要关心,就等春天来临吧。”俞维凤匆匆地走了。“她的话是什么意思?”马正晓问自己,“要关心就等春天来临吧!”春天,春天是多么遥远和渺茫啊!然而,忘不了她,就是忘不了!她的忧郁,她的纤弱,她的宽大囚服掩饰不住的气质,在他空寂的心中总是无法抹去。尽管她一如既往的冷淡,可这并没能减弱他对她的热情。每次到四中队去时,他都竭力寻找她的影子。
时间很快进入1990年的冬天,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马正晓的家人给他寄来了四枚亚运会的吉祥物——可爱的熊猫“盼盼”,盼望他好好改造,早日出监与亲人团聚。马正晓自己留了两枚,将另外两枚悄悄地送给了俞维凤。他的用意不言而喻。
让他惊喜的是,几天后,他意外地收到了俞维凤的礼物:一枚用红丝线织成的“心”形装饰物,上面还织着三个英文单词:iloveyou(我爱你)。
爱情悄悄地滋长着,他们开始互相传递纸条,用只言片语倾诉着爱慕之情,并互相鼓励努力改造,争取提前获得自由。
冬天的时候,她给他送来了亲手织的毛手套,让他戴上,告诉他说,这样作画时,手就不会冻着。
1992年7月,俞维凤被转到南通女子监狱。从此,两个人之间开始了漫长的无语相思。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放手之爱 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水。巨浪铺天盖地,屋子似乎在瞬间漂了起来。男人拉了女人的手,惊慌失措地冲进院子,洪水已经漫...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2万CC母亲血 40多年前,王洪琼降生在四川省奉节县白帝镇凉水村。4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留给她和半岁的弟弟的是一间摇...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鸟是否仍在地狱里唱歌 他借着夜色掩护,爬过铁丝网,逃出战俘营与心上人约会。周围是德军占领区,他无路可逃,只好在每次约会...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罗玮爱在人间的七年旅途 爱的奇遇:把我的肝分你一半 姐姐,以后我能喊你妈妈吗?你救了我妈妈,妈妈的身体里就有你,你也就...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女孩3年唤醒昏迷男友苦难中绽放美丽爱情 核心提示:爱情是经典,也是永恒。在面对一份需要无休止等待的爱情时,你会如何选择...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苦恋46载花甲老人迎娶初恋女友 年近古稀的李桂荣牵着丈夫王子恒的手,每天手牵着手幸福地在院子里散步。周围的人都向他们投...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爱情,在一个男人的背上 从 1991年3月3日 开始,30岁出头的他,放弃了个人的一切爱好,决定从此将自己和妻子捆绑在...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性生活真的胜过爱吗? 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苍白的脸看着眼前这位帅气的男人说,老公,别在折腾了,我们已经...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有温度的幸福 男人是个哑巴,看上去有50多岁了。他在县城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以给人补鞋谋生。那是一个冬日的中午,我到他...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他们变的是魔术,不变的是爱情 2015年12月,我国著名魔术大师秦鸣晓、姚金芬夫妻应邀在中央电视台《魔法七星》节目,为...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四世同堂家人相扶相守渡难关 一家人命运坎坷 今年60岁的戴春桃是原市第六运输处的退休职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这几十年...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我是来爱你的 我不怕磨难多,那是上苍在嫉妒我们的爱情太美。 岁月是一部多么玄妙的大书!1919年,她出生于一个传教士家...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朗读妈妈”的“康复计划” 就在她断断续续结束了这篇作文的朗读,伸出发颤的左手去抚摸琦琦额头的那一瞬间,一滴晶莹剔透的...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奇迹!植物人妈妈生子 一种不幸的疾病,让她从一个准妈妈瞬间变成植物人。但是,凭借着无限母爱,在植物人妈妈肚子里呆了6个...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发给爱的短信 这一条条短信,诠释出一种爱,这种爱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和博大。 地处海拔 4000米 高的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了...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很短的两个故事,看哭了上亿人 故事一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 ...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惊世空难带不走血脉兄弟情 2004年11月21日 ,在震惊国人的包头空难中,有一个家庭同时失去了3个男人:一对兄弟和他...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母在天堂肾留人间 热切小伙子遇上剑拔弩张女孩 2012年3月,谢玉国来到河南省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肾病科,打听一个姑娘...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用智慧付出爱 那天,我转过街角的时候,见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是一个六七岁样子的乡...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失明前再看妈妈一眼 2016年1月15日晚上6点半,在浙江宁波冬日的寒风里,一双浅褐色的眼睛和一双黑色的眼睛在焦急地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