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派出军队攻打赵国,这时赵太后执掌赵国的军政大权。赵太后见势不妙,就向齐国请求救援,但齐国提出,要想让他们出兵,除非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当人质。赵太后心疼长安君,不愿意答应齐国的要求。大臣们觉得,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赵国就有覆亡的危险,于是纷纷劝谏。赵太后执意不肯。
老臣触龙知道这种情况,也来见赵太后。赵太后何等聪明,知道触龙肯定是来劝自己的,因此心中非常厌恶,露出恼怒的神色,骄傲蛮横,气势逼人。没想到,触龙并没有提长安君的事,只是和她说起了家常话。太后找不到发泄点,又想到触龙毕竟是个老臣,语气便慢慢和缓起来。
触龙见到气氛不那么紧张了,便向太后提出要求,要把自己的小儿子安排在王宫卫队。而且表示,因为自己对小儿子非常疼爱,所以请太后照顾一下。赵太后一听,以为触龙此来只是为了拉关系,就对他不再设防了。太后还笑嘻嘻地问,你是不是也喜欢最小的儿子,并说自己向来都是如此。
触龙却严肃地说道,太后一定是喜欢女儿比喜欢小儿子更多一点儿,并仔细给她分析:“你喜欢你的女儿,所以把她嫁到燕国做皇后,还整日向上天虔诚祈祷,希望她生个儿子成为燕国的太子。这样看来,你是在为女儿的长远利益考虑。可是你又是怎么对待长安君的呢?尽管你给了他大量的钱财,却不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以后他在众人心中必定一点儿威望、一点儿地位也没有!这样看来,你处处考虑燕后的前途,却处处不考虑长安君的前途,所以说你更喜欢女儿一些。”
赵太后听了这番理直词正的话,觉得应该让长安君吃点苦,接受一些锻炼了。于是,她接受众人的意见,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果不食言,真的发来了大队人马相助赵国。众百姓都知道齐军来援是长安君做人质换来的,心中对长安君非常感激。
【注音】 shèng qì líng rén
【出处】清·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
【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咄咄逼人、不可一世、气焰万丈
【反义词】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例句】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可自以为是,~。
赵太后十分疼爱自己的小儿子,所以事事都不让儿子触碰。但是这种做法反而是错误的。接受磨练,才能锻造出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真正的人生赢家从不盛气凌人,要虚心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给自己开阔思路。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
有脚阳春的成语故事 宋璟,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 唐...
冯异是东汉初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立下不少战功,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
锲而不舍的故事 战国末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况在《劝学》中教育人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连金属和石...
【拼音】n bīng b dng 【典故】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吕氏春秋恃君览》 【释义】按:止
使酒骂座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
行将就木的故事 春秋初,晋国吞并了邻近一些小的诸侯国,成为一个大国。当时,年老的国君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打算将来让她生的儿子继位。他听了骊姬的坏话,将太子申生逼...
朽木不雕的成语故事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 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
鹦鹉学舌的故事 有个贪官,非常喜欢鸟类,于是就养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十分乖巧,很讨贪官的喜爱,贪官每天都把鹦鹉抱在怀里,教他说话,渐渐的这只鹦鹉开始学会说话。 ...
不拘小节的成语故事 虞延是东汉时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长得非常威武,勇力过人,能肩扛千斤鼎奔走如飞,被人视为天神下凡。年轻时在家乡任户牖亭长。王莽称帝时宠幸...
割席分坐的故事 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他们的感情很好,不仅在同一个地方读书,而且形影不离。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到院子里锄草,忽然发现了一块金...
一成一旅的成语故事 范蠡与文种商议,他们知道吴王夫差好大喜功,只要投其所好,夫差就会接受越国投降的。只是吴国大夫伍子胥具有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担心他会从中阻碍。...
入室操戈的成语故事 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他从小勤奋好学,太守杜密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推荐他进入太学读书。后来郑玄又拜大文学家马融为...
犬牙交错的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
贪生怕死的故事 西汉末年,刘立继承了梁王之位。他荒淫残暴,欺压小民,称霸一方。汉成帝在位时,还能容忍他,汉哀帝即位后,觉得他真是太不像话了。可是刘立更加恣意妄为...
发 音:bǎi wn b r y jin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释义: 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
元代的李寿卿创作了一个杂剧,名叫《伍员吹萧》,说的是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一段曲折经历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楚平王身旁有个很会拍马的人,名叫费无极。一次,他奉命...
机不可失的故事 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为平定天下,委派将军李靖攻打蜀郡的萧铣。李靖的决断对这一场战役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萧铣得到李靖大举进攻的情报,先吃一惊,...
南阳三葛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的诸葛亮兄弟迁居南阳。 后来刘备来访诸葛亮,27岁的诸葛亮预言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后出任蜀国丞相,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