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勤劳的哥哥巴卡,每次砍成柴捆好后,找来一些竹子和芦苇,坐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做管子吹玩。他将一节竹管的一头,用刀削成一个斜口子,把一片芦叶嵌夹在斜口上,用嘴向管子吹气,发出十分动听的嘟呜声。他每次上山要柴后,就要做一只芦管来吹玩,因此青石板上留下不少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后来,他一个个地拣起来吹玩,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于是,他想把这些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芦管集中起来吹,让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同时发出来。他天天想呀,想呀,有一天砍柴时,他砍了一棵泡桐木,发现这桐木中心是空的,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桐木的一头从边上钻几个孔直通中心,将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插入孔中,然后用嘴对着一头吹。这样一来,果然同时发出了几种声音。巴卡回到家又精心研制,做成了一把“金芦笙”,能吹出各种优美动听的曲调。每当巴卡吹响这把金芦笙时,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幼都来听,就连天上的飞鸟也要飞落下来听。
离姑鹿不远的大山洞里,住有一只大虎猫(当地对虎的俗称)。它十分凶恶、贪馋,想把巴卡占为己有,天天为它吹芦笙作乐。于是,虎猫变成一胖女人来到巴卡住处,见门锁着,就翻墙跳进屋,看到炕上有不少的干鱼,赶忙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时,巴卡和巴母开门进屋看见,巴卡上前质问:“你为何乱进我家偷吃干鱼?”虎猫嘻皮厚脸地说:“我不仅吃鱼,我还要跟你成家呢!”于是,虎猫一把将巴卡拉出门直往山上走。弟弟巴母着慌,忙追上去拉哥哥。他俩的气力哪能胜过虎猫呢?结果,巴卡硬被拉去啦!突然,弟弟巴母看到胖女人的裙子下露出一截尾巴,这才知道是个虎猫。他迅速到各寨邀约人群,带上弓箭戈矛到山上寻找。从十月找到冬月,找呀,找呀,不知翻过了多少高山,穿过了多少密林,还是找不到心爱的巴卡。直到冬月的第一亥日,他们找到下羊场的山头上,有一只干兰鸟在树上对大伙叫道:“格咧咧、结结巴都”(苗语音译,即在茅草蓬里)。他们照此寻去,果然在一蓬大芭芽草的背后发现一个大石洞,见那虎猫正在洞里守着巴卡。于是,大伙用箭将虎猫射死,救出了巴卡。巴卡见到弟弟和各寨的亲人们,高兴得拿起金芦笙吹奏起来,大伙围着巴卡共同起舞作乐,庆贺他们的胜利团圆。
从此,姑鹿一带的苗族,在每年阴历冬月的第一亥日,都要集中到下羊场这个地方载歌载舞聚会,逐渐成为当地苗族青年男女交际、找朋友的重要方式,人们称之为“跳月”,也叫“找哥哥”。
傍晚,厝边发现鸡少了一只,到处找寻,无从找回。有人议论说:教书先生一年赚无多少钱,却天天吃鸡腿配饭,敢是他惯偷人家的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阿飞小时候的梦想是能认识外星人。 阿飞0分,哈哈哈......实验小学三年二班传出了孩子们的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
很早很早以前,乃古石林山大土薄,十分贫塔,多种植包谷、养子和洋芋,有少量的雷响田,收成不好。可是,每年还得向土司上贡
在过去没有电灯和蜡烛照明的年代里,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们日常生活最常使用的便是煤油灯和豆油灯照明了。当劳累了一天的男人和淘气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
从前,某庄子里有个老头,叫张老汉,老伴张婆婆,生有一对儿女,儿子次,小名叫金娃,闺女长之,叫银芝,嫁在邻村一个农家。
隋朝末年,隋炀帝国暴虐,徭役频繁,苛政如虎,加之连年水旱灾害不断,民不聊生。百姓度日如年,铁血男儿结集成群,义旗四举。当
一天傍晚,乾隆皇帝来到午门散步。抬头一望,只见午门至正阳门那段御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处已磨损得坑坑洼洼,觉得有失皇家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 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漂不走,掉在水里烧不烂,刀砍不烂,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他自持法
李顺做刽子手之前,是个杀猪的。做了刽子手之后,他还是个杀猪的。 原先哪,地面上处决人犯,要请外地的刽子手来砍头,请
南宋庆元年间,在一处边城的集市,人流如潮,声浪沸腾。 快来看啊,道爷施仙术啦!街角边早已围聚了上百个看客。正中央有一位
在贵州雷公山的顶峰,有口水井,四四方方的,象箩筐那么大。下雨它不满,久旱它不干。传说这口奇怪的水井是张秀眉、杨大六挖
克瑞斯又名克利俄斯,是十二泰坦神中的老三,生长、收获与农业之神,同时也是金牛座的初代守护神。 做为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代农
从前,有个姓王的老汉,他和老伴生有一儿一女,男孩生得虎背熊腰,起名王虎,女孩长的俊秀文雅,名叫玉翠。玉翠不但貌美,而且聪
在明光市东大陆门涧溪镇南有一座蜿蜒七八里的大山,叫清明山,山不高,海拔只有170米,山虽不险但三面上基本上是1比1的陡坡。此
古代洛阳附近有座北邙山,亦称牡丹山,满山都长着牡丹花。当地农民年年秋冬滥伐牡丹,砍去作柴。有一青年,却特爱牡丹。每逢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