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罗成在涧溪清明山大布石头阵,打死打伤盱眙隋兵上千人,吓退了近三千人,名声大震。隋兵逃回的人马为找借口遮掩自己的无能,故意把罗成所带的几百人马说成是"天兵天将"以一挡十,还能呼风吹石。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孟州城。这孟州城守将张铁汉是位武艺非凡,力举千斤之人,手下有精兵三千,个个是训练有素。张铁汉嘲笑盱眙守兵无能,"四大将"空有虚名,扬言要带人和罗成一搏,以显隋兵威勇。
清明山一战后,罗成带人马返回殷氏兄弟所据的陈堆寨。陈堆寨和孟州城相隔约60里。殷氏兄弟虽早设寨练兵,但并没举起义军大旗。张铁汉也听说这殷氏兄弟侠义,为人豪爽,故此,英雄惜英雄,平日互不找麻烦。殷雷是个粗人,这日庆功宴上酒已喝到八成,他一听张铁汉带人来攻寨,"酒壮英雄胆",二话没说操起家伙首先冲了出去。罗成殷电心里有数,料定这张铁汉是冲着清明山之战而来,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罗成说:"这张铁汉不过是一条莽汉,没有什么可怕的。"说完提枪冲了出去。刚出寨门,只见殷雷和张铁汉已斗三个回合,两位都是莽汉,较量之中,殷雷明显逊色。罗成一看叫声:"不好!"挺枪冲了上去,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咔嚓!""哎呀!"两声之后,殷雷一只右臂被张铁汉那把"关公刀"劈断。张铁汉眨眼间又举起刀,要砍殷雷吃饭的家伙。殷雷一见"关公刀"带风而来,吸了一口凉气,酒也醒了大半,眼睛一闭,心想这一刀下来,不把我这葫芦劈成两个瓢才怪呢。只听"当啷"一声,殷雷睁眼一看,那"关公刀"在头上不到半尺的地方,被枪挑开了,枪尖碰刀口,火星四射。罗成的锁喉夺命枪直奔张铁汉咽喉,张铁汉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这瓦岗寨的英雄果然出手不凡,用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直枪一擦,紧接着就是枪尖一点奔咽喉而来。张铁汉将头向左一个狮子摆头,可是慢了半点,脖子被罗成的枪尖刺出一条血口。张铁汉吃了亏,无心恋战,赶紧爬上马背,手握缰绳,调转马头,用力一夹马肚,那马已飞出十几步远,接着拼命向孟州城方向飞驰而去。隋兵逃走后,罗成再看左右,已有几十人倒在血泊中,原来两军对阵,将将相厮,兵兵互砍,陈堆寨兵又没受过训练,只有勇气,互砍中肉身哪能碰过铁家伙呢?砍死的不吭气了,没死的"爹呀、娘呀"一片惨叫声。
陈堆寨大当家的掉了一只右臂,喽罗也死伤几十人,大家从清明山之战的欢庆转入悲痛、气愤、埋怨之中。悲痛的是伤了大当家,死伤了几十名兄弟,气愤的是那张铁汉太可恨,陈堆寨和孟州城素来井水不犯河水,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埋怨的是这些麻烦都是罗成惹下的祸。好好的要撩人家盱眙"四大将"干啥?殷电对他的手下十分了解,平日缺少训练,有许多人投寨只是为了糊口饭吃,求安稳怕开战,保命思想严重。殷电因势利导说:"平日我们打个把土围子,劫一两拨过路商贾,都是靠举刀呐喊,一哄而上,没流一滴血就轻易得胜,那不是我们有能耐,而是我们的对手是软弱的。今个碰上对手了,还没正式开战就死伤几十人,要不是罗成兄弟出手快,咱现在还不都替大当家的哭丧吗?我们和孟州城相隔这么近,大家各为其主,早晚是要开战的。今个吃了点亏,买个教训。这教训就是既从军,就要严训勤练。你想在战场上保命,那你就得把对手先杀了才行。"罗成见大家一个个低着头,有的还有抽泣,难过地说:"各位兄弟,这孟州城的守兵不过三千余人,除那姓张的能战几个回合外,再无能人,我罗成今天给众兄弟立个誓,二十天内拿下孟州城,但这二十天里众兄弟要吃点苦,流点汗,加紧训练。"
罗成又和殷氏兄弟具体的商量了攻打孟州城的方案及训练计划。罗成认为,张铁汉也受了点轻伤,依他的脾气,近日还会带兵前来挑衅。这陈堆寨地盘不险易攻,附近也没训练场地,不如把兵拉走,一是麻痹孟州城隋兵,认为是怕他们逃走他处;二是选一适宜地方,便于加紧训练。我再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东城(今定远县红山乡)请二哥秦琼带一支人马配合行动,张铁汉必死无疑。
众人听罗成这么一说,个个来了劲头,摩拳擦掌,好像立刻要攻城似的。殷雷躺在靠椅上说:"罗成兄弟你可有好去处?只管说,众兄弟卷了铺盖,跟你走就是。"罗成说:"从这往南进嘉山之前有一凤落集,集北5里左右有一大好去处,群山边上有一岗岭(后被人叫罗岭,此名一直用至今),东西蜿蜒数十里,南北宽两里多,是练兵、跑马的绝好地方,东有群山峻岭,西不到30里就是二哥秦琼的地盘。那里效能不便,人烟稀少,消息走得也慢。"
殷氏兄弟首先赞成,其他兄弟也都拥护。第二天傍晚,史见陈堆寨大火熊熊,浓烟滚滚,孟州城隋兵看见陈堆寨起火,不知怎么回事,张铁汉派人前去打探。回禀是,陈堆人弃寨而逃,燃了寨子,听说是向南逃去。张铁汉一听哈哈大笑,骂那罗成空有虚名,殷氏兄弟胆小如鼠,只一战就弃寨而逃,也不怕江湖笑话。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罗成早晚训练陈堆寨的兵马,群情激奋,只等秦琼带兵前来,择日攻打孟州城。六月初一秦琼按约率一千精兵抵达罗岭。当晚罗成和殷氏兄弟详细向秦琼介绍了孟州城的情况。这孟州城不是一般所说的城池,他是隋朝派驻在楚地的专营征集粮草、招兵买马的一所军营,在石坝北约3里,军营占地较大,方圆约500亩,周围是木栏围墙,营城沟也不深,约丈余宽,五尺来深,沟底大部分无积水,营内房屋成排,清一色灰砖灰瓦,部分住士兵,部分是囤粮仓库。隋军官员称为孟州军营,老百姓称之为孟州城。此城离泗州和盱眙都不远,攻城应突然发动,四面围攻,速战速决,不能放走一人,以防向泗州、盱眙求救。
第二天天蒙蒙亮,罗成、秦琼、殷氏兄弟带领近4千人马,马嘴扎绳、马蹄包布,悄悄向孟 州城进发。日升一竿,大军已抵城外。罗成一声令下,众兵齐声呐喊"冲呀!杀呀·活捉张铁汉",这突如其来的震天喊杀声,一时吓懵了守营隋兵。隋兵中大部分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老兵,稍一愣神,立即操起家伙出城迎战。交锋中,隋兵们一见是陈堆寨人马,不由傲慢气盛起来,却忘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叫作"士别三日,且当刮目相看"。陈堆寨的义兵,经罗成精心调教下,一个个犹如下山猛虎。许多隋兵还没缓过神来,吃饭的家伙已滚落地下。
再说那张铁汉一见罗成带人攻城,心中有点紧张,已知来者不善,连忙派手下带着自己的令牌分头去盱眙、泗州搬救兵。岂知小小孟州城瞬间被围住,张铁汉这才披挂上马,挥舞"关公刀"如旋风一般砍杀过来。罗成挺枪相迎,仇家相见分外眼红,那张铁汉刀刀带风、砍、劈、剁、扫,招招取命。这罗成枪刺如闪电,横扫如狂澜,闪、躲、挑招招化解,点、刺、扫枪枪追魂。两人大战五十多个回合后,张铁汉渐渐只有招架了,而罗成一枪更比一枪快,一枪更比一枪猛,一枪更比一枪险。张铁汉渐渐招架不住了,轻带缰绳,调转马头想跑,可是此时非彼时,哪里还有逃生之路呢?身后殷电抬手一枪,正中飨铁汉肩胛,只听"哎唷"一声,张铁汉跌下马来,只见那独臂殷雷大吼一声,手起刀落,张铁汉一颗人头滚出两丈多远。就在殷雷会刀之时,这边秦琼也大喊一声"殷雷兄弟且慢",可为时已晚,秦琼话音没落,那边殷雷刀落。首将战死,活着的隋兵个个丢弃刀枪举手愿降。
孟州城之战,杀了隋兵将领张铁汉,收降了士兵二千多人,获得了大批战马、军粮。罗成令士兵每人背50斤粮食,其余的分发给当地老百姓。然后点火烧了军营,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方圆500亩的一座孟州城毁于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
孟州城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堆残砖碎瓦。一千三百多年来罗成火烧孟州城的故事一直流传着。
从前,有个叫张三的小伙子,父母死的很早,自己一人过着孤寂的日子。一天,他到家西地里干活,忽见一棵梧桐树上落了一只凤凰。张
俄曲河象一条蓝色的飘带,飘呀、飘呀,从银光闪闪的岗桑雪山飘下来,飘过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就在蓝色的俄曲河边,流传着这
藏族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样。而且,无论民间故事、民歌、舞蹈还是藏戏,都是独具一格、光彩夺目的,是祖国百花园中的奇葩
一个狡猾的农民在罐子里装满牲口粪,上面盖一层薄薄的奶油,拿到市场去卖。他走到离市场不远的一棵大树底下,坐下来歇脚。这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两千多年前,晋国发
每到夏末秋初的晚上,拉萨东南地上空,新出现一颗十分明亮的星星。这时,藏族人民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沐浴节。传说那颗星星只
在遥远的过去,有一对善良的夫妻,生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一家人幸福美满地生活着。可好景不长,妻子无疾而终,为了有人照顾女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穿杨。每天早晨,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
有一种野菜叫马齿苋,根粗叶厚,紫中透红。它煮熟了可以当菜吃,还可以清热解毒。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人间有十个太阳。它
黄山脚下有个村庄叫皇后村,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村上住着十几户人家。有一户人家老两口,三个孩子,大
刘冰素,1798年生于山东省寿光市胡营村的一个贫寒之家。未进过学堂,却天资聪颖,善读好学,又性直心善。据传说他少时得一天
北宋徽宗年间,济宁府发生一起惊天大案,官府库银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盗走十万两,此十万两银子仍是朝廷为剿灭水泊梁山反贼拔调的
智者看见智者穷,富贵傲心油然生;如同老猴拉着人,嘲笑无尾一样蠢。从前,古天竺国南方一个大森林里,栖息着不少猴子。一次,一
明朝成化年间,山东济南大明湖畔有位名医,姓刘名大魁。这天,刘大魁踏青时,遇到个放牛娃,刘大魁一见,便觉得这孩子聪明伶
唐朝时,东阿住着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叫阿铭,妻子叫阿娇。十月怀胎,阿娇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阿铭喜得合不拢嘴。 阿娇
从前有一位寡妇,她有个儿子,名叫亚诺什。他已经十八岁了,可什么活也不想干。做母亲的很为儿子发愁,因为他很懒,不愿意动
从前,有一个穷渔民,他很虔信上帝。他在海岸撒网打鱼,从来不连续下三次网。所以,他只满足于三次下网捕到的鱼,如果一无所有,
宋代的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幼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后来成为宋朝有名的大将。宋高宗时期,金兀术(zh)入侵,岳飞用少
从前,一个老头儿膝下有四个儿子。一天,他把儿子们叫到跟前,分给每人一点黄金,让他们出去学手艺,六年以后回家来比试比试。儿
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