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为平定天下,委派将军李靖攻打蜀郡的萧铣。李靖的决断对这一场战役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萧铣得到李靖大举进攻的情报,先吃一惊,继之一笑,与部将道:“深秋蜀地,寒气逼人,三峡天险,山高路陡,任李靖如何神通广大,他那几十万兵马难道都能插翅越江?他们不过虚张声势罢了,不必多虑!”各部将心中安定,也就放松了警惕。
李靖率三军经长途跋涉,来到长江边。九月蜀地的长江,波涌浪急,奔腾咆哮。见此,一位部下建议:“水激山险,将士疲惫,不如稍作休整,待江水退去,再过江不迟。”
秋风袭来,吹动李靖的衣襟。他站在高处,满目滔滔江水。李靖回转身来,注视着将领们,语气坚定地兑:“现在一定要渡江!”他看着众位不解的眼神,继续说道:“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我们的到来很突然。萧铣尚未察觉;并且以为我们被江水阻隔.不可能立即进攻。我们必须趁江水迅涨的大好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猛攻。这才是用兵的上策!”
良策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在李靖指挥下.将士们攻下夷陵,杀敌数万,掳船四百余艘。然后乘胜占领江陵,直逼蜀郡。在势如破竹的李靖军队面前,萧铣不得不俯首听命。
【注音】jī bù kě shī
【出处】五代·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解释】机:机会;时:时机。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
【用法】作宾语;常与时不再来连用
【近义词】时不可失、时不我待
【反义词】丧失良机、错过良机
【年代】古代
【例句】兵贵神速,~。
机会是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到来,而且需要你在平时努力工作,在它来临时,牢牢抓紧它,以供我们利用的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成功的外在因素。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有创造机会的能力,还要有等待机会的勇气哟。
附肤落毛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贾坚,善于射箭。烈祖听说他的箭术高超想亲自试验他,就牵一头牛放在百步的地方,让贾坚射它。贾坚说:年轻时可能射不中,现年老正好可中,...
十行俱下的故事 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亿力很强。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梁武帝对萧纲如此好学非常高...
美轮美奂的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 原文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矣!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
盘根错节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读书人名叫虞诩[xǔ],他从小是个孤儿,由祖母把他养大。他为了报答祖母的恩情,一直侍奉祖母到90岁高龄寿终正寝后,才应太尉李修的聘请到...
惴惴不安的故事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逝世,居然用一百多人给他陪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臣子车氏家的三兄弟奄息、仲行、针虎也在其中。这三兄弟为秦国...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无道,天下百姓怨声载道,陈胜、吴 广率先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 这时,东阳县有个狱吏名叫陈婴,他一向在县中很有威信,东阳 的百姓都很尊敬他...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
不拘一格的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是我国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1792年,他出生于浙江仁和(在今抗州...
【注音】yǒu zh zhě sh jng chng 【解释】久终于。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最终能成功。也作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将...
出尔反尔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次邹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人民群众并不相救。结果,邹国被打败,并被鲁...
不贪为宝的故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
危在旦夕的故事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年轻的时候就武艺高强,很有心计,远近闻名。当时大名士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这个年轻人,对他非常欣赏,认定他是难...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成语故事 从全文看,其意为:因牵连而涉及祸害或损失,也说明事事之间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提醒我们用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属于联系的多样性中的间...
楚楚可怜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孙绰作《遂初赋》明志,在畎川建房隐居,房前种一株松树,亲自浇灌。邻居高世远看见说:“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绰说:...
车载斗量的故事 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
1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千军万马 千军万马的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事情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梁武帝命大将陈庆之率军伐北魏,陈庆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荥[xíng]阳城...
带马字的成语故事1、【犬马之劳】成语故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赵普年事已高,调任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太宗作诗为他辞行,赵普手捧诗稿潸然泪下,对太...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
程门立雪的故事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
马首是瞻的故事 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 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