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周穆王》卷三:“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
有一个郑国人,一天在野外砍柴,忽见一只鹿慌忙地跑过来,大概是被猎人追得急了,也许还受了一些伤,跑得不太快。这人乘机赶上去,一扁担将它打死了。他怕猎人追来发现,就把死鹿藏在一个洼坑里,上面“覆之以蕉”(盖上一些大麻),这样藏好以后,就若无其事地继续砍柴。
天快黑了,并没有什么人来,他很高兴,就准备把死鹿连同砍得的柴,一块挑回去。可是,这时他忘了藏死鹿的地方,只记得那上面是覆盖着大麻的,找来找去,到底没有找到。
最后他想:“恐怕我根本并没有打到过什么鹿,也根本并没有把它藏在什么大麻下面,一定是我做了这么一个梦罢了!”
由于这个故事,有人就把恍惚如梦的糊涂事儿,叫做“蕉鹿”(蕉,即枲(xi),是大麻的雄株,也叫枲麻)。元代洪希文诗:“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糊里糊涂,自己欺骗自己,就可以叫做“蕉鹿自欺”。
欺人者自欺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几乎所有参战的国家都设置了各自的训练营。
有一个国家的训练营内正在组织一次赛跑,军队领导经过仔细的勘查和科学的设计为这次赛跑选了一条十分考验人的路线。领导人非常重视这次赛跑,因为他们决定从这次赛跑的前几名中挑选几个人去执行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赛跑还在继续着。士兵卡尔身材十分瘦小,在进行这次越野赛的过程中他曾经多次感到体力不支,但是他时刻都在心中告诉自己“绝对不可以放弃,必须坚持下去”。眼看着自己在越野赛中越来越落后了,同时他从自己跑过的路程当中发现,几乎是越往后路线越复杂,跑起来也就越困难,到后来他已经是寸步难行了。不过,有一个念头时时支撑着卡尔的双腿,那就是“不论第几名,哪怕是最后一名跑到终点,我也要让自己完成这次赛跑”。
就在卡尔感到体力越来越不支的时候,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岔路口。这个岔路口分别通向两条不同的道路。在岔路口处竖立着两个指示标,分别标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军官跑道,一条是士兵跑道。凭借过去的经验,卡尔知道通常负责管理的军官们一般在体能方面不如普通士兵,所以为了方便他们,军官跑道一般要比士兵跑道更平坦,更容易到达终点。虽然心中有一些不平,但卡尔依然朝着士兵跑道的方向继续跑去。同卡尔一样看到指示标的士兵们也同样在那里想了一下,可是大多数士兵都朝着军官跑道前进了。令卡尔感到奇怪的是,后面的道路比他以前跑过的道路要平坦得多,跑起来也更加轻松。更令他感到奇怪的是,自己没跑出多远居然在通过一个黑暗的隧道之后就看到了前方飘扬的彩旗,还有设在终点处的主席台———他已经跑完了整个路程。
当卡尔跑到终点时,他看到最高长官麦克逊将军亲自过来与自己握手,并且祝贺他跑出了前十名的好成绩。卡尔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过去他从来就没有跑过如此好的成绩,甚至他连前五十名的成绩也没有取得过。
当他问麦克逊将军那些选择军官跑道的士兵都在哪里时,麦克逊将军告诉他:“他们还在路途中,不知道天黑之前还能不能出来。”原来,当初设置那个指示标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军官和士兵分开赛跑,因为参加这次越野赛的根本就没有一名军官,军队领导人之所以要那样设置,完全是为了考验士兵们的诚实度。结果,卡尔以其绝对的诚实赢得了比赛,同时也获得了执行那一项艰巨任务的机会。
你对生活表现出的态度越是真诚,生活给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就越多。不欺骗生活的人,生活终会优待他,反之亦然。
军队训练营内,正在组织一次赛跑,长官非常重视这次比赛,他们决定从中挑选几个人去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赛跑选了一条十分考验人的路线。
赛跑还在继续着。士兵卡尔身材瘦小,他已经多次感到体力不支,眼看着自己越来越落后了,而他却发现,似乎越往后路线越复杂,到后来他已经是寸步难行了。
不过,有一个念头始终支撑着卡尔的双腿,那就是“不论第几名,哪怕是最后一名跑到终点,我也要完成这次比赛”。
就在卡尔感到体力快透支的时候,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岔路口,旁边竖立着两个指示牌,分别标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军官跑道,一条是士兵跑道。
凭着过去的经验,卡尔知道通常军官跑道要比士兵跑道更平坦,更容易到达终点。虽然心中有一些不平,但卡尔依然朝着士兵跑道的方向继续跑去。
同卡尔一样,很多士兵也看到了指示牌,可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军官跑道。
可奇怪的是,卡尔感到脚下的路似乎平坦了许多,跑起来也更轻松。更令人惊奇的是,卡尔没跑出多远,居然在通过一个黑暗的隧道之后就看到了前方飘扬的彩旗,还有设在终点处的主席台—他已经跑完了整个路程。
当卡尔跑到终点时,他看到麦克逊将军亲自过来与自己握手,并且祝贺他跑出了前十名的好成绩。卡尔感到不可思议,过去他甚至连前五十名也没有取得过。
他问起麦克逊将军那些选择军官跑道的士兵都在哪里,麦克逊将军告诉他:“他们还在路途中,不知道天黑之前能不能到达。”
原来,当初设置指示牌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军官和士兵分开赛跑,因为这次越野赛根本就没有一名军官参加,之所以要这样设置,完全是为了考验士兵们的诚实度。
结果,卡尔以其绝对的诚实赢得了比赛,同时也获得了执行那一项艰巨任务的机会。
你对生活表现出的态度越是真诚,生活给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也就越多。不欺骗生活的人,生活终会优待他。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chuan)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人自为战的成语故事 部将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井陉这条路很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队伍必定拉得很长。请拨给他三万人马,拦截敌军的粮草,再截...
【注 音】 r wǔ gu zhōng 【成语故事】彀,音构,原来是张弓的意思,这里借用为牢笼、圈套及就范的意思,入吾彀中即是进入我的圈中了之意。例如一个捉麻雀...
心怀叵测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准备率兵南征,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谋士荀攸说:“周瑜刚死,可先打东吴,再打刘备。”曹操说:“如果大军南下,凉州的马腾来袭击许都怎...
东汉时,班超受明帝派遣,率领几十个人现使西域,屡建奇功。然而,班超在古西域经过了27个年头,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思家心切,于是就写了封信,叫他的儿子捎至汉朝,请...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
道不拾遗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国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了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了依法治国,指定了严厉的刑罚来处置犯罪分子。所以,当时的郑国经济甚好。老...
味如鸡肋的成语故事 公元217年,刘备派兵进攻汉中。经过激战,终于杀死守将夏侯渊,拿下了汉中。 夏侯渊被杀,汉中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曹操立即率领大军前往汉中。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成语故事 锵、锵……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樵夫在森林里的河边砍树。 忽然:“扑通”一声,哎呀!糟了,他一不小心,斧头竟然掉进河里去了。 这条河的水...
尾大不掉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灵王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公子弃疾。公子弃疾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的军功。为了表彰弃疾建立的功勋,楚灵王把蔡国的大部分土地赐给他...
画龙点睛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yóu],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
杜鹃啼血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叫做望帝。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
敬谢不敏的故事 鲁襄公去世的那一月,郑国的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聘问,晋侯借口和鲁国是同姓诸侯,而鲁国正有丧事,所以没有立刻会见他。 于是,子产便派人把宾馆的围...
半夜鸡叫的故事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里学鸡叫,然后把刚刚入睡的长工们喊起来下地干活。日子一长,长工们对鸡叫得这样早产生了怀疑。小长工小宝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里...
据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千里,深受宠爱。他非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 一天,周穆王从昆山返回合山,途中听说有个叫偃师的人,手艺精...
夜郎自大的故事 汉朝时候,我国西南一带,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形成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夜郎国”(现在贵州省境内)。 夜郎国王以为夜郎是世界上最大的...
出处:《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释义:休,喜戚,忧。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
舍生取义的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
霜露之疾的成语故事 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很穷,在海边放猪。四十岁时开始学习《春秋》,六十岁时,汉武帝广招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被征为博士。七十六岁时公孙弘当了丞...
老马识途的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一身是胆的故事 刘备和诸葛亮便商议退敌之计,诸葛亮说:“现在曹操由于粮草没有准备好,所以还不敢轻易进兵。此时如果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曹营,把曹军的粮草烧掉,便能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