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
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
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书中说的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
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
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注音】àn tú suǒ jì
【解释】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指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易于获得。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按部就班
【反义词】不落窠臼 见机行事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论工作还是学习,死板教条、生搬硬套是靠不住的,一定要多实践,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取知识。参考和借鉴没有错,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从借鉴中懂得创新。不要被固定思维套牢,闹出不必要的笑话。懂得在失败中总结出经验,从经验中创造出成功。
茕茕孑立的故事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一统,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
有脚书厨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龚程从小就在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旁读书,读书十分认真,生活很清苦,经常是手不释卷,他的记忆力相当好,凡是读过的经传子史等,能一字不差背...
置之度外的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自己做了皇帝(即光武帝)。 在东汉建立之初...
甘蝇是石时一个著名的射箭高手。只要他一拉开弓,野兽就要伏在地上,飞鸟就要掉下来。甘蝇的弟子飞卫曾向甘蝇学射箭,学成之后,比师父的本领还高。后来纪昌要拜飞卫为师学...
黔驴技穷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贵州一带没有驴,当地人都不熟悉驴。有一年一位商人从外地牵过来一群驴,很多人都感到新奇,前来围观,议论纷纷,可没有人知道驴能干嘛,便...
差强人意的故事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将军...
挑肥拣瘦的成语故事 远在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曾在都城建立了太学,这座太学即位于洛阳开阳门南5里远的地方。当时,在太学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挑肥拣瘦”就是...
求田问舍的故事 有一次,许汜[sì]来到荆州,见了暂时投靠刘表的刘备。二人在荆州牧刘表那里,议论天下人物。谈到曾在徐州牧手下担任典农校尉的陈登,许汜说:“陈登这...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其实,杨敞为...
战国时,燕王哙改革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将军市被和公子平不服,起兵攻打子之,爆发内战。 燕国大乱,齐国乘虚而入,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攻燕。燕国百姓对内战...
龙凤呈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来爱玉,秦穆公便给她起名叫“弄玉”。弄玉生性自由烂漫,喜欢品笛弄笙,穆公疼爱她,便命工匠把西域进贡来的玉雕成笙...
左右逢源的成语故事 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语出《孟子·离娄下》。 逢:遇到。源:水源,中性词,。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
老马识途的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关于鸡的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
作舍道边的故事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县(今山东胜县东南)人,其父专门研究过周期的礼仪制度,曹褒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研究礼仪一类的学问。他仰慕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礼仪的...
运筹帷幄的故事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刘邦 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是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的呢?”...
劳而无功的成语故事 孔子作为有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要用“仁义”来感化百姓,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
筚路蓝缕的故事 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为了争夺郑国,矛盾很大。郑国既害怕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处境十分为难。 《左传·...
结草衔环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