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姓索的财主,这家伙是个守财奴,乡亲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索公鸡”,说他是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
这年,村里逢着罕见的旱灾,地旱得都裂了,村里的几口井也接二连三成了枯井。奇怪的是,村里的井都干了,只有索财主家的井水还挺充沛。原来,索财主家那口井正好打在水脉上,那水就是打不尽,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有。索财主很得意,说这是祖上保佑,每天从井里取完水,他就用一块大石板盖住井口,还拴两条大狗守着,不让任何人取一滴水。
村里有个老太太实在是渴坏了,想拿个瓦罐打口水喝,水没打着,却叫索财主的狗咬伤了。村里人去找索财主评理,索财主却说,老太太偷他的井水,活该挨狗咬。大家恨他恨得牙根痒痒,纷纷说:“这个索公鸡咋不早死呀!”“阎王爷咋不把索公鸡勾了去呀!”
还有人说:“这个索公鸡,等他死了我们谁也别给他抬棺,叫他尸体摆在家里,臭了也没人理。”
这些话不知怎么传到了索财主耳朵里,他听到后嘿嘿一笑,故意在大街上说:“我姓索的三十年五十年的还死不了,到那时候我的财气更旺,还愁没人给我抬棺?只怕都争着给我戴孝呢!”
可没想到,索财主说这话还不到三天,他家真就死人了,死的是索财主他爹。这天一早,人们发现索老太爷死在香案前,脸上还挺红润,身子却早就冰凉了。索财主张开嘴一哭,全村人都知道了。
索财主马上办起了丧事,索家是大财主,丧事一定不能办寒碜了。棺材用的是最贵重的木料,还请了寺里的和尚、观里的道士来念经、做道场。可是,除了戴孝的亲人,村里没有一个人来吊丧,灵堂里冷冷清清。
原来,乡亲们都商量好了,索家的丧事大家都别掺和,看他索财主有啥本事。他平时一毛不拔,就叫他爹在灵棚里多躺会儿吧。
索财主家的丧事没了乡亲们帮衬,果然玩不转。最让他犯愁的是,请不到人来抬棺材,这样下去,遗体还不得烂在家里呀!没几天,索财主便沉不住气了,他一咬牙,放出话去,谁给他爹抬棺,就给一两银子。抬棺要四个人,棺头棺尾各两人,这一下就要耗费四两银子,索财主这回也算是下了狠心了。
这个条件开出去,还是没有人来抬棺,乡亲们这会儿可算是摆开谱了。索财主一咬牙,又开出二两银子一个人的高价,乡亲们还是不来。再往上加,加到四两一个人,都没人愿意抬这个棺材。索财主实在没法子,只好让乡亲们自己开价,不管什么价,他都答应。
乡亲们开出了价—给索老太爷抬棺材,要一步一文钱,抬到坟地,有多少步就算多少钱。索财主一听,偷偷乐了:一步才一文钱,从家里到坟地能走多少步呀?就答应了他们。
价钱讲定,乡亲们呼呼啦啦地都来了,吊孝的吊孝,帮忙的帮忙,丧事终于能进行下去了。出殡那天,几个壮汉把索老太爷的棺材抬起来,亲人们哭着便往外送。棺材刚抬起来,往外走了第一步,便有人喊了一声:“一文钱!”
索财主心里这个气呀,棺材还没出灵堂呢,这就开始算啦?再走一步,又有人喊了一声:“两文钱!”
就这么往前走着,棺材慢吞吞地刚被抬出索财主家的院子,已经数到了八百文钱。索财主暗暗心疼,这才出家门口,要是走到祖坟,还不定要多少钱呢!
乡亲们抬着棺材在村子里七拐八弯地走着,用了整整八千步才拐出村子。索财主心疼得直冒汗,一千文钱就是一两银子啊!这才出村口,要到祖坟得花多少钱呀!他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当,一步一文钱,看起来少,真要算起来可就多了。
乡亲们抬着棺材向索家祖坟的方向走去。一路上,索财主心疼得都没心思哭了,跟着他们的步子算多少钱。走了半个时辰,众人来到一片荒地,这是片乱葬岗,那些客死他乡的人就在这里入土为安。索财主突然高喊了一声:“停!”
棺材停住了,索财主说:“棺材就放在这里,挖个坑埋了吧。”
乡亲们惊呆了,这还没进索家祖坟呢!像索老太爷这样德高望重的人,不光要埋在祖坟里,还要埋在显要位置,怎么能在这乱葬岗入土,成为孤魂野鬼呢?
索财主却一屁股坐在地上,说:“我实在撑不住了,现在已经两万五千步了,就是二十五两银子呀!真要抬到祖坟,我还不得把家底都赔进去呀!”
既然索财主决定了,乡亲们便就地挖坑,要在这里给索老太爷下葬。刚挖了没两下,棺材里却有了响动,好像有人在里面拍打。大伙都吓了一跳,这是不是诈尸了呀?索财主吓坏了,跪在棺材前哭道:“爹呀,儿子不孝,实在不能把您送到祖坟上了,您就见谅吧。”
这时,棺材里隐隐约约传来一个声音:“我儿开门,我儿开门!”正是索老太爷的声音。有几个大胆的乡亲,上前七手八脚地把棺材盖撬开,就见索老太爷哆哆嗦嗦地从里面坐了起来。乡亲们吓得不轻,索财主更是跪在地上直打哆嗦。
一时,人们也分不清索老太爷是人是鬼,只见他坐在棺材里咳了两声,说:“大家都别慌,我不是鬼,我又活过来了。昨天是牛头马面抓错人了,现在才把我放回来。”
索老太爷就对大家讲—昨天晚上,他在佛前进香,正在念叨着:“我索公济,一生无愧于天地......”突然就觉得一阵眩晕,倒在地上。一会儿,他觉得身子飘飘忽忽地到了空中,旁边还有两个人架着。索老太爷心里好生奇怪,还以为是被人绑架了,就问:“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其中一个就对索老太爷说:“你叫索公济吗?我们抓的就是你!我们是牛头马面,专门抓你到阴间的。”
索老太爷回头一看,果然是牛头马面,他暗想,自己已经八十多岁了,也算是高寿了,便坦然地跟着牛头马面进了鬼门关。不料到了判官面前,判官看了他一眼,对牛头马面说:“错了,你们抓错了。”牛头马面还辩解:“他是叫索公济呀!”判官说:“错了,叫你们抓的是索公鸡,不是索公济。快把他送回去,要是入土为安了,可就难办了。”于是,索老爷子在牛头马面的相扶下,乘着一阵风就回来了。
索老太爷说完这段奇遇,索财主在一旁吓得脸都黄了,“索公鸡”就是他的外号呀!原来牛头马面来抓的是自己呀,要不是错抓了父亲,这会儿自己早已到阴曹地府了。
乡亲们听得明白,看来他们成天咒索公鸡死,怨气直达上天,阎王知道了,真要来抓人呀!
索财主哆嗦着问父亲:“爹呀,那个索公鸡就是我呀,你知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补救的办法呀?”
索老太爷想了想,说:“我以前倒是听长辈说过,有些人早逝是因为损了阴德,如果能在三天之内补齐阴德,就能挽回阳寿。”
索财主心想,为了保命,多积德吧。
以后,索财主便把自家的井敞开,乡亲们可以随便来打水。之前他承诺的一步一文钱,也全部兑现,那二十五两银子都给了乡亲们,乡亲们用这些银子打了一眼深井。
索财主在这三天里连着积了几次阴德,到第三天夜里竟然没事,他又活到了第四天。从此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处处与人方便,乐善好施,“索公鸡”的外号也没人叫了,反而都叫他“索善人”。
几十年后,索财主得了善终,他去世的那天,全村的乡亲都抢着来给他抬棺材,你抬一路,我抬一路,这场面就够大的了。
从此乡间便传出一句话:“积点阴德吧,别死了没个抬棺材的。”
从前,有个国王,他说话的声音非常响亮,在十里之外也能听见。由于不管他同谁谈话,从很远的地方就感到如同响雷一般,因此人
从前有个财主,家里后院夜里经常听到吆五喝六的划拳饮酒声。一天,长工们悄悄伏下来瞧个究竟。二更时分,只见一群拖着长尾的人倏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 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
远古时候,熊是十分灵巧的,他跑得飞快,连兔子也跑不过他。许多兔子都因此成了熊的美餐。一天,又有一只兔子被熊追撵得没命
有个人死后不久来到天堂,圣彼得领着他在天堂的各处参观。他们来到一堵高墙下时,圣彼得说:嘘轻一点,别弄出声响。说完,他
在澳大利亚,兽医是个颇为吃香的行业。很多人都想当上兽医,但是兽医也是一种技术活,很多人只能想想罢了,这不。詹姆士当上
古时候,台湾大清溪边住着一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牙,女的叫水社姐。他俩捕鱼过活,小日子过得挺甜挺甜的。 一天中午,
这项古怪婚俗,连皇帝也在遵守,惟一有区别的可能是给王后破处的婆罗门经验更为丰富,地位更为显赫而已。比如卡利卡特的国王娶亲
从前,后藏乌酉地方,有个头人叫康嘎德瓦。他在外面当宗本,到处寻欢作乐;把妻子桑姆珠玛丢在家里,常年不闻不问。桑姆珠玛十分
在偏僻的波捷比尔有一个铁匠,他身材高大,力气抵得上两头牛。他的皮肤象熏黑的炉子,头发总是蓬乱着,胡子长得齐膝,眼睛亮
从前,有一个士兵在国外打仗,战争结束回国后,就退伍了。他是勃拉斯捷尔村人。父亲是船夫,给他取名:让。但人们管他叫小国王。
古时候,传说天仙、凡人和龙都住在一个地方,不分什么高低贵贱,大家一起上山捕捉野兽,采摘果子,又一起玩乐,互相通婚。那
从前,在墨西哥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老寡妇,她有三个孩子。为了把他们抚养成人,她吃尽了苦头。她的精力已经像长期干旱
很久以前的一个晚上,一群蒙面劫匪闯入了一个豪门。 主人和他的妻子被从床上拖下来,吓得浑身发抖。 小姑娘放火捉贼“最后,把柜门和笼子的钥匙交出来!” 剑身闪烁着...
诗曰: 恢恢天纲实无端,消息盈虚未易观。不向公家遵礼度,却从平地筑峰峦。宋江水浒心初遂,晁盖泉台死亦安。天道好还非谬
今天给大家讲鸡汤贡面的故事,一菜一故事,一品一世界,给大家讲古老申城的历史,人文,传承,创新!今天,我们将与您分享信阳健康美食第一批风味小吃的第三个历史文化故事...
秋公提起牡丹二字,不觉又哭起来。女子道:你且说有甚苦情,如此啼哭?秋公将张委之事说出。那女子笑道:原来为此缘故。你可要这
离河岸不远,有一个人,名叫恩捷。他是个纯朴的人,从来没有远离过家。他天天在田里干活,或去森林打猎。他常常听人家说起,
清同治四年八月十七日,一起震惊北京清政府官员的大案:藏在清宫军事部内院的太平天国前国王洪秀全的金失踪并被盗。那正好是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失陷后的一年。事发后,慈禧太...
智威(? ~680),俗姓蒋,唐代缙云县金竹人。他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第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第六代大祖师。智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