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此人,是汉末忠臣,在他担任幽州刺史、幽州牧
头破血流。不撞南墙不回头。
其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时,幽州文官自然以刘虞为首,可是武将却以公孙瓒为首。本来,公孙瓒要接受刘虞的节制,尤其是公孙瓒的军需供应要倚仗刘虞。因此,两人之间,在表面上还算是比较平和。可是,随着公孙瓒的强大,刘虞感觉公孙瓒就像一条鱼,越来越大,越来越滑,越来越抓不住了。尤其是在公元191年时,公孙瓒以两万幽州兵马,大败侵入幽州的三十万黄巾,并且成功收编了7万降卒。公孙瓒兵锋所指,即便是得到冀州的袁绍也为之侧目,主动将自己佩戴的渤海太守印交给公孙瓒的兄弟,讨好公孙瓒。虽然,在第二年,即公元192年的界桥大战上,公孙瓒白马义从被袁绍弩兵击败,但是青州大部分,幽州全境,依然在公孙瓒的控制之下。
公孙瓒势力壮大,自然对担任幽州牧的刘虞不放在眼里。在公孙瓒看来,幽州若非有他,刘虞早就沦为他人刀下之鬼。
而刘虞也对公孙瓒越来越不满。刘虞治理幽州,善待百姓,宽容夷狄,幽州内外一片赞誉,几年来,从走遍地区到幽州避难的百姓竟然有一百多万人。刘虞认为,治民首先要安民,爱民。可是,公孙瓒却始终强调武力才是乱世生存的王道。
公孙瓒多次违背刘虞的指令,刘虞就上表朝廷,弹劾公孙瓒。而公孙瓒自然也不甘落后,上表弹劾刘虞,说刘虞故意扣下军粮,万一激起兵变,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当时董卓已经死去,朝廷由郭汜、李漼等人执政,哪里关心什么幽州事务,无非是推诿拖延而已。
既然朝廷无法调停,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矛盾就只能自己动手解决了。
公孙瓒早就准备和刘虞闹翻了,于是私下里修建城堡,巩固防御,筹备粮草,准备和刘虞一战。而刘虞也多次找公孙瓒开会,希望借机除去公孙瓒,可公孙瓒也看出风向不对,根本不去赴宴。刘虞担心公孙瓒最终会作乱,于是决定自己抢先出手,收拾掉公孙瓒。
刘虞在幽州还是拥有绝对的人气,虽然说公孙瓒在幽州掌控军事多年,可是刘虞一声号令,就集结了10万兵马。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公孙瓒的营地。当时正是秋季,公孙瓒把所有的军队都派出抢老百姓的粮食去了,营地里只剩下不到一千兵马,怎么办呢?投降吗?死路一条!公孙瓒不会那么傻。公孙瓒迅速做出应对,派人迅速突围,通知外面的军队快速赶回,剩下人马,到城楼进行防御。
刘虞十万大军将公孙瓒的城
池层层包围,城中的守军胆战心惊,等待着刘虞发动进攻,等待着死亡的将领。可是,公孙瓒心中也非常不安,虽然自己多年征战,久经沙场,可是现在双方兵力悬殊,自己这一千守军,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援军赶回。可是,等到公孙瓒走上城楼,观看敌情之后,却哈哈大笑,放下心来。
手下人不明白公孙瓒,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还能笑出来。
公孙瓒把自己的心腹将领召集起来开会。公孙瓒认为,此战我军必胜。
为什么呢?
原来,公孙瓒登上城楼,看到城下,确实是人山人海,十来万人把城池围了个密密匝匝。可是,刘虞处理民政是把好手,可是带兵根本不行。十多万人,没有统一的节制,基本上是依照往日的归属,三千人,五千人驻扎在一起,根本没有刻意的部署安排。其实,如果刘虞派一位将军,带领三五千人来攻打公孙瓒,公孙瓒倒很危险。现在刘虞人马众多,号令不一,一旦骚动起来,前军不见后军,自相践踏也大有可能。
公孙瓒分析的不错。刘虞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竟然要求所有将士放火、射箭时不能烧毁民宅、不能伤及无辜,刘虞说:“无伤余人,杀一伯圭而已。”刘虞手下的士兵,本来就很少集团作战,加上刘虞如此命令,进攻起来就更缩手缩脚了。打了一天,城池都没有拿下。
到了晚上了,刘虞下令休息。既然已经看出公孙瓒主力不在城中,刘虞本应该加强进攻,一鼓作气拿下城池。可是刘虞却认为士兵一天行军作战,过于辛苦,反正即便天亮,公孙瓒的援军也未必能够赶回。争取在明天上午拿下就可以了。
夜深了,公孙瓒看到时机已到,就率领自己精心挑选的两三百骑兵打开城门,忽然冲入刘虞大营。公孙瓒骑兵人人手持火把,冲入敌营之后把火把抛入敌人军帐。刘虞的部队,大多没有经历死战,劳累一天,大都已经睡着。此时从梦中惊醒,看到到处火起,以为公孙瓒主力赶到,人人惊恐,毫无斗志。
刘虞十万人被两三百人打得屁滚尿流,满地找牙。公孙瓒乘胜追击,竟然成功擒获刘虞。
本来,公孙瓒即便胜利,也不敢擅自杀害刘虞。毕竟刘虞在幽州多年,名望极大。刚巧这时候,朝廷的钦差来到了幽州。钦差本来是到达幽州,对幽州牧刘虞进行封赏的,可是一进入幽州境内,就被公孙瓒控制起来。然后,公孙瓒以钦差驾临,矫诏说刘虞谋反,以皇命杀掉刘虞一家。然后又矫诏任命自己担任前将军,正式接管幽州军政大权。
刘虞本是汉末一位贤臣、忠臣。在汉末乱世,治理幽州,几成一片乐土。当袁绍想要拥立刘虞称帝,以对抗董卓挟持之汉献帝时,刘虞坚决不从,并且以远走匈奴威胁,表明心志。可是,在乱世,在推行仁政的同时,也要讲究武力,讲究诡道。一味仁德,连自身都难保,更不要说保护百姓,捍卫朝廷了。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止戈——也说三国武者 很难相信雍和安静的华夏文明会愿意放逐三...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曹雪芹有句名言:“女人是水做的”。其实这话,曹老先生只说对了...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关云长》甘夫人剧照 刘备从初出茅庐...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自古升官,路有千条,形形色色,难得尽述。 老爸有本事的,在襁...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1,做一个为尽心尽力的人才 职场妙招:破...
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您知道为什么元宵节要挂灯笼吗? 正月十五打灯笼是古代的习俗。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曹操的那封书信来到东吴,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要求投降的呼...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据说有1800多年的历史,主要宗旨是追...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话说那刘备刘玄德,为关羽报仇心切,不听诸葛亮之劝告,亲自率军...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闲来无事就写写东东派遣一下,话不多说...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自古能成大事者必先有大志,有大志还须有大...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很多人都知道乐不思蜀的出处,而且一提这个成语就想起了扶不起的...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在当今“剩男剩女”和“拜金主义”双轨横行...
公元1100年初,宋哲宗病死。他没有儿子,皇位由宋神宗的儿子赵佶(jí)继承,他就是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极端荒唐的皇帝。他有六个非常宠信的大臣,就是蔡京、王黼(...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三国时期史家傅玄曾说:“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历时最久的时期。由于诸侯...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刘备一生中于历史记载的夫人有四位。甘夫人...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令人不解的是魏文帝的两个有名的妃子都是今天的河北石家庄的,甄...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孙吴建国,六朝肇始,史家措意,自古而然。本文搜求剩义,感到孙...
龙图腾形象已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龙已经成为了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皇权标志。龙形象成为了皇帝的专属标志。皇帝就是“真龙天子下凡”。所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