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地方出现一个妖怪,干了不少坏事,他向每户人家要一个女孩,把她们一个个吃掉。
祸殃轮到了公主的头上。妖怪抓住公主,把她拖进洞里,没有吃她,娶她做了老婆。
有一次,妖怪要飞到外面去,用木头堵住门,怕公主跑掉。公主从家里带来一条狗。她写了个纸条挂在狗脖子上,叫他送给爸爸妈妈。狗把信送走了,还带回了回信。
国王和皇后是这样写的:“你搞清楚,谁能制服妖怪。”
公主细心服侍妖怪,试探问他怕谁,妖怪总是不肯说。有一次终于说漏了嘴,说有个地方的一个鞋匠能制服他。
公主听说之后,写信告诉父亲派人去找鞋匠,要他来救自己。
国王听到这个消息,找到了鞋匠,亲自求他消灭这个残忍的妖怪,救出公主。
鞋匠手里拿着十二张皮子,正在揉搓。这时,他看见国王来了,吓得发抖,把皮子也弄破了。不管国王和王后如何劝说,鞋匠都不愿意去打妖怪。
国王和王后想出一个办法,召来五千个小孩,要他们哭着去求鞋匠,希望小孩的眼泪能感动鞋匠。
小孩流着眼泪求鞋匠去打妖怪,看见小孩子哭泣,鞋匠很难过,便答应了国王和王后的请求。他拿出几百条麻绳,涂上焦油,把自己的身子缠住,防备妖怪咬他。他动身去打妖怪。
鞋匠来到妖怪洞口,妖怪锁着门呆在里面,不出来。
“你最好还是出来,不然我就砸烂你的窝!”鞋匠说完就动手砸门。
妖怪感到躲不过去,走了出来。
鞋匠和妖怪打了起来。打来打去,不知打了多久,妖怪被打败了,向鞋匠求饶:
“不要打死我,世界上没有比我们两个更厉害的人,我们把地球一分为二,你一半,我一半。”
“好,要划出一条界线。”
鞋匠打了一把几百斤的犁,套上妖怪,开始量地,犁出了一条很深的沟,一直犁到海边。
“好了,”妖怪说,“现在我们分好了。””
“地是分好了,现在来分海,不然你要说有人占了你的海。”
妖怪走到海中间,鞋匠把他淹死在海里。那条沟现在还看得见,沟边高出地面好几尺,人们在附近犁地,从不动它。有人不知道它的来历,叫它做堤坝。
鞋匠做了好事,不要报酬,还去当他的鞋匠。
唐朝时,东阿住着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叫阿铭,妻子叫阿娇。十月怀胎,阿娇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阿铭喜得合不拢嘴。 阿娇
很久很久以前,西坪欧村有一个僧庙叫仙湖岩,住了二十八个和尚,和尚每天晚上都挑一缸满满的水,可是每到天亮,缸里的水只剩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
聪明的姜牧童姜映芳是天柱笨溪人,小时候读过两天书,后来父母相继早亡,加之家下贫寒,生活没有着落,只好到天柱胡家坪一带帮人
在我国北方,有一条名叫滦河的大河。据沿河两岸的祖辈人流传,说是在滦河源头的一个山洞里,生长着一株神奇的仙豆秧。这株仙豆秧
话说汉顺帝之前,峨眉山上还没有什么猴子,那为什么后来猴群愈来愈多,甚至于几乎成了猴患了呢?这要从张天师到青城山结庐修炼开
母亲坐在茅舍的房檐下,望着儿子,望着他那黝黑、强壮的臂膀,在阳光下闪光,她的眼睛里充满了疼爱。她的儿子正在房前用斧子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冰雪聪明的姑娘名字叫秋霞,嫁到了王寡妇家中。秋霞刚过门时,王寡妇对她视同女儿一般,可惜好景不
(伊朗)有一对夫妻,无儿无女。他们朝思暮想,总盼能有一个孩子。有一天这家的女人把一盆豆放在炉台上,不小心有一粒豆子掉进了
从前有兄弟二人,父母死后,嫂子怕尚未成亲的小叔子拖累他们夫妻,便怂恿丈夫分家。粮食、房屋、土地,凡是好的他们都统统留
从前,土耳其有一个国王,他只有一个儿子。国王很爱这个王子,所以并不叫他读书,随他任意玩耍。 王子最欢喜玩的是一个黄
话说当下何观察领了知府台旨下厅来,随即到机密房里与众人商议。众多做公的道: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
在一所富丽堂皇的宅邸里住着一个大富翁,他吃的是山珍海味,戴的是金银宝石,满屋的钱财数也 数不清。然而他却缺少快乐和睡
从前,有一头毛驴。它身强力壮的时候,主人一点也不怜惜它,每天叫它干活。后来,它的背脊压断了,脚也跛了两只,满身上下,都是
从前有一位老人,膝下有三个儿子。老人临死的时候,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叮嘱他们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并且把自己珍藏的一把名
《荷花》 没有颜色可以搭配,但这香味却让人无法抗拒。 姚宴设在阴凉处,黄金牢笼来不及了。 回到被子,灯亮,袜子都泡在水里。 期待我们将在去年的秋天告...
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同年10月30日,蔡锷将军和革命家李根元在昆明起兵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 起义军总司令。 31日,他们占领了整...
今天刚吃过晚饭,英子,大头仔,猴子都嚷着宇良爷爷讲故事,说今天凉快,可以讲好多美丽的传说。爷爷闹不过这些小鬼头,就讲了一
李靖在做陈塘关总兵时,他的夫人生下一个肉球,从肉球里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漂亮男孩,李靖给他取名哪吒。哪吒从小
从前,有一个姓索的财主,这家伙是个守财奴,乡亲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索公鸡,说他是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 这年,村里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