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

0人浏览日期:2021-12-14 04:52:33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动辄得咎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出处】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唐·韩愈《进学解》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近义词】跋前踬后

  【反义词】八面圆通

  【成语造句】

  ◎ 而凶悍阿婆,奸刁的小姑,处处都有啼笑皆非,动辄得咎的痛苦。

勇于冒险的故事秦岭深处遇牡丹攻苦食俭的成语故事当立之年其实开心很简单:捡“快乐”的小松鼠黄皮子讨封想念是一种美丽的感动沙发疼了的故事小猫猫丢脸记的故事恋爱的狮子与农夫高三励志文章:高三“惊艳”周屠夫的师父扒灰佬的来历金波童话故事大全千金一笑的故事狐仙故事之一狐一仙疑惑的小马夜路逢鬼三国诸侯中曹操才是治国安邦的真英雄爷爷家里有鬼的老房子化妆品妻子瞒着娘家人把肾捐给丈夫庄重威严的月神狄安娜毛主席从《三国演义》中领悟出了什么杜口裹足的成语故事铜钟下的冤魂木头的耳朵的故事歌手朴树成长史:北大教授的孩子不考大学圣诞节的小故事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