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

0人浏览日期:2021-12-14 04:52:33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动辄得咎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出处】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唐·韩愈《进学解》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近义词】跋前踬后

  【反义词】八面圆通

  【成语造句】

  ◎ 而凶悍阿婆,奸刁的小姑,处处都有啼笑皆非,动辄得咎的痛苦。

一个妻子的检讨书怎么评价易中天品三国高三考生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圣诞节的小故事闽南民间故事:打虎亲兄弟铁匠和郎中超越比亚迪成为动力电池“独角兽”,解密宁德时代之父曾毓群皮皮鲁的风筝耳朵生病了的故事母爱的怀抱小灰兔丑丑的故事仰人鼻息的故事奇异的酒驾噩运数字丑妇效颦小猫钓鱼陷阱不要太深勤小马和懒小猪的故事想吃鹰蛋的蛇八月十六送十五小松鼠和蚂蚁们的故事我知道你不要什么坐山观虎斗女娲造人补天俞敏洪: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感人的亲情短小故事49则拉奇和小狮子焚庐灭鼠金黄色甲虫与萤火虫桃子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