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

0人浏览日期:2021-12-14 04:52:33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动辄得咎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出处】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唐·韩愈《进学解》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近义词】跋前踬后

  【反义词】八面圆通

  【成语造句】

  ◎ 而凶悍阿婆,奸刁的小姑,处处都有啼笑皆非,动辄得咎的痛苦。

耍龙的传说人和公驴的故事糖果雨燕窝是什么|燕窝的功效与作用司马懿的智慧、残忍与杀戮叩马而谏公牛和小牛犊感人故事:“娘啊,我的娘啊……”洪秀全:江山半壁,美人一群爱情的马拉松没有终点丢宝石下海爷爷对我的感人故事中国最早的歌坛偶像柳永闹别扭的樱桃树阿耳戈英雄们带着美狄亚逃跑蜀汉短命之由:人才匮乏及川人倾轧自取其咎山羊与斑豹高三励志文章:其实你已经很优秀细菌躲猫猫校园恩仇录狼与狗打仗真理不在于年龄的高低元宵节看的故事赵普:安全感先于幸福感让人头皮发麻的真实鬼故事工作了几年的你,是否还有勇气提高你人生的“容错率”聊斋故事之鸟人禁地亲吻我的墓碑故事 英国男子称发明灵异摄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