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现在不少人对你有意见,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宋玉转弯抹角地回答说:“有位歌唱家在我们都城的广场上演唱,唱《下里》《巴人》这些通俗歌曲时,有几千听众跟着唱起来;唱《阳春》《白雪》这类高深歌曲时,能跟着唱的只有几十人;到了唱更高级的歌曲时,跟着唱的只有几个人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曲调越是高深,能跟着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品行高超,一般的人不能了解,所以有人说三道四。
“和”(音贺)指跟着别人唱;“寡”是少的意思。
这个成语后来比喻言论、作品很深,能理解的人很少。有时也用来讽刺别人自命不凡。
罄竹难书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 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既担...
唐
价值连城的故事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
擢发难数的故事 战国中期,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睢(jū)。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睢加入随员队伍...
百尺竿头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
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则...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
纲举目张的故事 吕不韦(曾在邯郸经商)曾为秦朝的相国。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他在“用民”一文中说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义服人,其次是以赏罚治人。”...
盲人摸象的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
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破釜沉舟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夠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
杀身成仁的成语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说:“先生,您讲的仁德、忠义都是极好的。人人相爱,以仁义待人,确实是一种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
死灰复燃的故事 西汉时期,朝中有个大臣名叫韩安国,因为触犯了法律,被关进了监狱。 在狱中,有一个名叫田甲的狱卒经常侮辱他,韩安国对他说:“你以为熄灭的炭火就再也...
解衣推食的故事 楚汉相争时,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兵进攻齐国,项羽派大将龙且前去救援。结果被韩信打得大败,龙且战死。 项羽见韩信很有本事,于是就派武陟去劝说韩信脱...
各自为政的成语故事 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释义形容各行其事,不顾全局。 故事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为主帅,统率宋军前往迎战。两...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
程门立雪的故事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
千金市骨的故事 战国时,燕国曾一度被齐国打败。燕昭王继位后,决心收拾残局,招贤纳士,以便重振国威,向齐国报仇。为此,昭王向一个叫郭隗的人求教说:“现在燕国处境困...
倾箱倒箧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候,太尉郗[xī]鉴很喜爱他的女儿,他听说司徒王道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 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说,王道就请他到东厢房去看...
发蒙振落的故事 西汉时,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将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