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21 19:17:42
  

纲举目张的故事

吕不韦(曾在邯郸经商)曾为秦朝的相国。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他在“用民”一文中说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义服人,其次是以赏罚治人。”

纲举目张的成语故事

他接着写道:如果“义”不足以让人民为国家效力而死,“赏罚”不足以让人民弃恶从善,那就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人民。

吕不韦说,在禹的时代,天下有成千上万的诸侯国,到商汤时至少也有三千,这些诸侯国所以没有存在下去,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处理人民的关系。

吕不韦又说,人民不听君主的话,不受国家的使用,是因为赏罚不严。如果说商汤和武王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使用人民的方法。

吕不韦总结说,人民所以听凭国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这就是:“用民有纪有纲,壹引起纪,万民皆起;壹引起纲,万目皆张。”这里说的纪和纲,也就是调动人民积极性,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注音】gāng jǔ mù zhāng

【出处】汉·郑玄《诗谱序》:“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用法】作主语、补语、分句

【近义词】提纲挈领

【反义词】轻重倒置

【年代】古代

【例句】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能抓住关键,就能~,带动起方方面面。

纲举目张这个成语,便由吕不韦的这一论点演化而来。人们常用此典故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它的关键,许多时候我们都会说讲话要讲重点,根据重点再进行分散论述。如果你的思路都不清晰,那么听你说话的人也会觉得很混乱哟~

习惯了——衡中生活记忆燕子与鸟类校园怪谈之照相惊魂挚友与对手马头琴的传说故事简评诸葛亮一生中的惟一一次徇私枉法温暖人心的故事温暖的大手一株小草的至爱奇迹恐怖故事之千手拔山举鼎的故事好饿的狐狸“殉情”爱侣的“第三次相遇”错嫖爱妻滔滔不竭不要相信坏蛋的话:老鼠救猫之后乘龙快婿的成语故事请坐下来谈话战胜自己,你将赢得世界非洲猴面包树上的快乐日子凶恶的老妖婆两张照片的故事冰纹瓶缤纷的爱情碎片廪君和盐水女神冬天的豪猪有这几个信号,你可能需要跳槽了哀鸿遍野的成语故事马超瞄准曹操的“斩首行动”历史上的刘备真比曹操武艺高强么鲁迅青年时期的故事,鲁迅到37岁时仍是无名小卒猛鬼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