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城里卖的米好多都是抛了光的,而且农药化肥都下得重,吃了对身体不好。让儿子吃这种米,她可不放心。
可是,几天后,给儿子送米的邻居回来说,她儿子病了,叫什么忧郁症,整夜失眠,精神恍惚,甚至还想关闭公司,听说这种病还特别难治。
她霍地站起来,然后又坐下。不行,坐不住了,60年不曾离开过小山村的她,心急火燎地赶往儿子所在的遥远城市。
儿子可不能出问题,因为她太爱他。
她是一位典型的母亲。儿子一岁多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她在乡下靠给别人干农活打杂工独自抚养大儿子。
从小,儿子便一直是她的天。餐桌上,她总是把好吃的全部留给他;她自己好几年舍不得买身新衣服,却每年每季给他添置新衣服;儿子上中学时,同学们流行骑单车上学,她买不起,觉得对不起儿子,于是央求请她干农活的人,允许她晚上也做事,做到凌晨两点多算一天的钱,这样干了一个月,她的身体被蚊子和蚂蟥咬得体无完肤,可她开心,因为她终于可以给儿子买单车了;儿子考上了大学,她兴奋极了,可高额的学费让她愁眉不展,她几乎借遍了亲朋好友才凑齐儿子的学费,然后跟着男人们去建筑工地干活,去林场砍树还债……
她的辛劳儿子看在眼里,感激在心中。他大学时就努力挣钱分担母亲的辛苦,做家教,发传单,摆地摊。寒假、过年他也舍不得回家,因为给一家公司值班可以挣到三倍的工资。
领了工资后,他给母亲买了保暖内衣和冬靴,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家送给她。她夜晚抚摸着儿子买的礼物感动得泪流满面,可是白天,她狠狠地责骂了儿子,说他不懂得节省,到了城里就把眼睛看花了,并且要他保证以后再也不随便给她买东西了。
儿子不再敢惹母亲不高兴,他把自己挣的钱都存起来,想以后带母亲出去旅游,因为母亲还从没有走出过那个小山村。
可是,等他攒够了旅游的钱,母亲却怎么也不愿意跟他去,她说他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旅游那是奢侈的事。
母亲的拒绝让儿子很失望,因为是带母亲出游的梦想支撑他在寒风中摆摊,在别人的白眼中发广告传单,可是,他的努力母亲竟没有接受。
儿子想母亲肯定是借钱借怕了,我再富有—些她应该就会答应我的要求了。
大学毕业后,儿子因为成绩优秀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薪水丰厚。他给母亲打电话,想接她来城里玩,可母亲又拒绝了:“你的钱来得不容易。我老了,城市的繁华热闹看不看对我都没意义。”他只好失望地挂了电话。
他跟城里的女孩恋爱了,然后结婚,他想接母亲来参加他的婚礼,他说他什么也不要母亲为他准备,只需要她坐在高堂的位置接受他和妻子的一拜。
可母亲再次拒绝了,反而给他邮来5000元,说给儿子娶媳妇是母亲的义务,她山里人,见不得世面,不给他来丢脸了。
揣着母亲的钱,他在新婚之夜嚎啕大哭,因为他知道那是母亲的血汗钱,用着这钱,他会觉得浑身疼痛。
后来他买了房子,后来他买了车子,后来他做生意赚了大钱……他给母亲买很多东西,可母亲都藏了起来,说留着以后用,他再买便没有意义了;他提出带母亲去医院做体检,可她说你这是咒我生病吧。
他再次提出带她去旅游,她说你那钱来得不容易,邻居都告诉我了,你深更半夜还在工作;他提出在城里给她买套房,她连连摆手,住不习惯……
直到这次儿子生病,她才第一次来到儿子的世界。在儿子的豪华别墅,她看到他憔悴不堪,满脸忧郁。她把儿子搂在怀里,泪流满面,叫他的小名。
她问儿媳妇要怎样才能治好儿子的病,儿媳妇摇头,说看了好多医生都没用。她更着急了,当着好多人的面给医生跪下,像电视里那样求医生救儿子。
医生说儿子的病已经很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她在医院陪儿子,儿子儿媳要她回去好好休息她不同意;一起在病房吃饭,儿子把排骨夹给她,她又退给了儿子;儿子要给她加个床,不想让她靠在凳子上睡觉,她拒绝了……
终于有一天,儿子当着医生的面在她面前爆发了:“拒绝拒绝,你就只会拒绝我,这么多年你什么时候接受过我的孝顺?你这样,我难过,我心痛,你不知道吗?你为我不遗余力地付出,你却不准我为你付出,你叫我如何看待自己……”
所有人都愣住了,只有医生笑了。医生把她找去,问她愿不愿意帮儿子治好病。她当然愿意。
医生说:“那你就接受他的孝顺,他给你好吃的,你就拼命吃;他给你买衣服,你就天天穿;他要你出去玩,你就开开心心去玩;他让你到城里来住,你就舒舒服服住下去……”
到此时她才知道,原来儿子的病因主要在她,她这么多年拒绝他的孝顺,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她曾经为儿子辛苦付出,令儿子迫切地想要回报,而她一再的拒绝,原本是不想自己成为儿子的包袱,却不知这样反而在儿子的心中落下了一块大石头,压着他,时间太长,终于喘不过气。
她遵医嘱,接受儿子的孝顺,果然,儿子的病竟然慢慢就好了,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清气爽,干劲十足地投入了他的事业。
她在儿子家住了下来。因为她终于明白,不止是她爱儿子,儿子也爱她,给儿子孝顺的机会,是一种成全与肯定,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光明。在医院的那段日子,他整天发呆,不说一句话。母亲坐在他的床边,对他说,别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不信,20岁的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要...
对我从小就纵容迁就的你,是不是也很无奈孙宇说,他从小就不是个乖孩子。上小学那会儿,他调皮,爱撒野,还不肯吃亏,偶尔被同学欺负,也一定要让在同一所小学教书的妈妈替...
老太太拿到自家老头的肝癌晚期的诊断书,哭着跑到医院门口公话亭,给女儿打电话,手机关机,家里电话没人接。老太擦干了泪,回到病房,对老头说:没事的,人老了,机器难免...
一直想写篇文章,来记述母亲与鱼的故事。平时忙,有点时间,拿起笔,眼里噙着泪,笔始终落不下。提起母亲,过去的一幕幕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放映。说起母亲与鱼的缘分,不得不...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最让母亲不堪的...
翠花和树生这一对年轻夫妻来自北方一个小县城,已经在这个大城市打了好几年工。他们远离家园,除了赚钱外,还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他们想赶快生个男孩。自从翠花的肚子一天天...
常言道:母爱恩重如山。我爱我的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总爱唠叨,她老人家虽未曾读过书,没有文化,但她禀性聪慧,唠叨起来,会很快进入角色,或喜形于色、或声嘶立竭、...
去车站接朋友,看到一辆汽车倒车时,一不小心,压住了一个放在地上的旅行包。一个玻璃瓶碎了,里面装的酱全都洒了,散落在地上的,还有馒头、大红枣之类。旅行包的主人,是...
在几栋居民楼之间,有一个小花园和一个典雅的小亭子,压抑在钢筋混凝土里的人们常为此别致的环境而吸引,当然还有一种更具诱惑力的,那便是自去年夏天以来,如果是没有恶风...
15年前,她丈夫遽逝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别人提到如果考不...
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事迹有时蕴藏着巨大力量。比如陈玉蓉,她是一位母亲。像中国大多数母亲一样,她的个人信息乏善可陈。一家媒体描绘了她的生活:居住在武汉一个堤坝底下的...
她是山区里一个普普通通的七岁小女孩,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在省城打工,家里只有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本来日子很平淡,可是母亲再次怀孕了,她怀疑母亲不喜欢她,不然为什么还...
每当路过街头的烧烤摊,我总会想到在夜风中卖烧烤的母亲,脑中总会出现母亲削着竹签在火盆前独守的凄凉身影。那年母亲和父亲闹得特凶。不知为何,一向省吃俭用的父亲不知受...
她和别的妈妈不同小时候,就知道她和别的妈妈不同。她从来不说这样的话:看,妈妈养你多辛苦,你长大了要对妈妈好。我没有父亲只有她,不记事的时候,父亲病故,之后她一个...
自从父亲离开人世后,他就很少再回家了,尤其是近些年。偶尔,他也会想起那个独自待在家里,孤单且寂寞的继母。他6岁时,父亲以感情不和,和母亲离了婚,受到挫折的母亲很...
独步枯凉的夜街,淋着稀疏的淫雨,落叶固执地飘零在身后,如昏暗的灯光拖长了我的影子,沉重的思绪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个可怜又落寞的夜晚。母亲的影子若有若无地跟着我,...
1从我有记忆起,我和她就生活在南方一个慵懒的小城,相依为命。年轻貌美的女人带着一个拖油瓶很快成了众人的饭后谈资,三五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见到她路过,立马压低了声...
我和妻子今年接母亲到城里来过年。到了我住的那栋旧式楼下,母亲听说我住顶楼七层,再也不肯上去了。母亲说那么高啊,看着就头晕,怎么能住人啊。我对她解释说上去住下后就...
多少年来,随着工作的调动、职务的改变,我总是在换办公室,可不管换到哪里,我总是把妈的照片摆到桌上。有妈在,心里踏实,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妈出生在豫南方...
饭桌上,儿子用筷子挑选碟中的菜。“太没礼貌了,不是说不可以这样挑菜吗?你忘记了?”“在家里我才会这样,在外面我不会。”“就是怕你习惯了,在外面依旧这样,那就太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