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学只上到3年级就退学了,其实那三年也没怎么去上课,经常因为生病请假,所以小学学的那几个字基本都忘掉了。没上学后她就在家里帮外公干活,小姨大姨都要上学,她就在家里给她们烧饭吃。
妈妈刚嫁给爸爸的时候,肚子痛的毛病也经常犯,刚结婚没多久痛得连床都下不来,裹着被子不停地喊疼。
奶奶看见了,骂媒人是个骗子,娶了个有毛病的女人回家。还好当时爸爸不嫌弃,没有把她赶回娘家。直到后来生了孩子,肚子痛的毛病才渐渐的少犯了。
妈妈不识字,小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干活,她在家里操持农活照顾我和姐姐。那时老师经常要我们把试卷拿回家给家长签字,我把试卷放在她面前,我说要签字,她露出窘迫的笑容,说,叫你二叔签吧,我不会写字。
有次二叔也不在家,我便自己签,扶在方凳上拿着铅笔小心翼翼地写:陈桂香。我签完拿给她看,说是我自己签的。她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卷子收上去就被老师发现了,她在班上点名批评我,说我冒充家长签字,是个不诚实的孩子。我当时觉得很委屈,却也不想说出我妈不认识字不会写字这样的话,我不想让同学嘲笑我妈。
回到家,妈妈正在喂鸡,我赌气问她,妈,你怎么不会写字呢,要是你会写字,我也不会挨老师的骂。
她回过头来,手从碗里抓起一把谷子丢在鸡群里,说,要不你教我写吧。
妈妈干完所有的活已经是夜里了,屋里的白炽灯亮起昏黄的光。那时候家里没有书桌,我们便趴在床上学,她说太暗了看不清,叫姐姐拿来手电筒。
我和姐姐一笔一划地教她写自己的名字,她写了很久总是写不好。
我说,妈,你怎么那么笨,我在学校学生词看两遍就会写了。
她没说什么,只是笨拙地拿着铅笔认真地在废弃的作业本上写着。后来我和姐姐睡觉去了,她还趴在那里写。
第二天她把我们叫醒,把作业本递了过来,说,看看,写得咋样。
我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整张纸都写满了陈桂香三个字,开始歪歪扭扭,后来也有模有样了。
我说,妈,这样就可以了。
后来每次签字我都找她,她接过卷子,总是很认真地写上名字。
我想起去年过年回家,我在学校拿了近3万块钱的奖学金,除掉学费和生活费还剩了一些,便想给妈妈买个礼物。
我问她想要啥。
她说,我什么都不要。
我说,要不给你买个手机吧,现在人人都有,就你没有。
她说,不用了,我又不太会用那玩意,再说你爸不是有个吗,有事打他的就行了,还花那冤枉钱干嘛。
我说,爸今年不是要去外面工作吗,你不得经常一个人在家,有个手机方便多了。
她想了想,似乎觉得我说的在理,便说,那就买你爸那种,便宜耐用,像你们那种手机我是用不来的。
我搭着她的肩膀,笑着说,就给你买那种。
下午我乘车去了县城,逛了很多家店都没有找到爸爸那种老款的诺基亚,说实话我不敢给她买那种时兴的手机,怕她嫌贵,更怕她不会用。那种老款的诺基亚手机她毕竟摸过,而且充一次电可以用好几天。
后来终于找到了,我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黑色的300,蓝色的320。我想给妈妈买那台蓝色的,好看一些,和他讨价还价硬说成了300块。回来的路上,去营业厅办了电话卡,选了最便宜的12块钱的套餐,号码也挑了个好记的。
回到家把手机递给妈妈,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多少钱。我说300。她说那还好。
当我告诉她月租12块钱的时候,她摸着手机说,还是贵了,你爸那个8块。
我说,爸那个是几年前的了,现在最便宜的也要12块。她没有再说什么,低头摸着手机。
我说,蓝色的好看吧。她才露出笑容,说,好看!
我们坐在椅子上,阳光从敞开的大门照进来,落在身上,很暖。
我帮她把家里亲戚的号码统统存了进去,一遍遍教她怎么找名字,怎么打电话,怎么接电话。她在我身旁像个小孩一样学着。
我把手机给她,叫她试着给我打个电话,她接过手机,按了一通,抬头问我,是按哪个键来着,忘记了。她已经50多岁了,眼睛也不明亮了,看手机屏幕的时候总会把手机扯得很远。
我又重新教她,她还是不会,在通讯录里找人的时候,总是看错,要么就是不认识。我有些不耐烦了,又教了几次就跑去看电视了,留她一个人坐在椅子上。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显示的是妈妈两个字,跑出去一看,妈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
晚上,她时不时的给我爸的手机打一个,给我姐的手机打一个,再给我打一个,像小孩玩游戏一样。她终于学会了用手机。
今年7月份爸爸给妈妈买了辆电动车。我打电话回家,说,妈,你敢骑吗?
她说,不敢了,昨天骑的时候撞到人家沙堆上去了,不敢骑了。
这几年村里的妇女基本都骑上了电动车,没有骑的多半是些年纪大的。逢上赶集的日子,她们成群结队,一溜烟似的就不见了。而妈妈还是骑着以前姐姐上初中骑过的那辆破旧自行车,一个人费劲地踏着。每次回来,热得全身是汗。有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客人,她也是骑着自行车去镇上买菜,又累又慢。
妈妈想有一辆电动车应该是想了很久。只是一直不舍得那份钱,又怕学不会,所以一直没买。
记得还是13年的时候,姐姐骑了电动车回来,她便叫我教她骑。学了一下午也没能学会,最后还摔了一跤,便不敢再骑了。
今年她又说想学骑电动车,爸爸便给她买了,我和姐姐说她胆子太小肯定学不会,电动车买回去也是摆设。这不,她撞进人家的沙堆里,又不敢学了。
但是,没过多久,爸爸和我说,你妈学会骑了,她昨天还骑着车去赶集了。我竟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后来她在镇上找了一份工,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我给她打电话,叫她慢点骑,路上人多。她说,放心,我骑得慢呢。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教妈妈写字的场景,灯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射在墙面上,硕大,她趴在床上,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抓着铅笔,细软的头发随意的搭在肩头,窗外传来细碎的昆虫的叫声。她那么笨,不知道熬到几点才学会写那几个简单的字。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4岁的孩子说的。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
朋友结婚。母亲从乡下背了两床七斤重的棉絮,火车、汽车,辗转而来。出了汽车站,还有一段很远的路。母亲舍不得打车,气喘吁吁地走了四十分钟,才走到家。朋友哭笑不得,指...
一一个女人20岁结婚生子。婚后第三年,那个男人拿走了家里所有的财物,扔下了3个幼子和支离破碎的家。为了排遣苦闷,她开始提起笔来写被自己称为故事的小说。31岁时,...
在她9岁那年,父亲就撇下她和她的母亲,撒手人寰了。父亲死于胃癌。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当父亲痛苦地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一向温柔娴静的母亲,突然发疯了一般扑向父亲僵硬...
娘在71岁的时候,突然右腿疼得厉害,走几步就得坐下来歇息一会儿,要么就得扶着墙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儿子这才发现,娘是真的老了。儿子说,娘,赶明儿咱们去城里看病...
每当吃面条时,我就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母亲虽去世多年,但依偎在母亲身边,吃她老人家亲手做的手擀面的生活片段好象发生在昨天。小时候生活困难,幼小的记忆...
这趟公差有半年之久,前一个月里,我总会隔三差五地给娘打电话,娘有时也会打我手机,可是近来,我打娘出租屋里的电话总是无人接听,这让我很着急。我便打电话给三弟,三弟...
没人知道她们从哪里来,没有名的女人和孩子成了淮河村的一个谜。女人白天总用一根长竹竿在河里探来探去,晚上则一个人坐在河边或坝头上,对着河水发呆。女人住在村西头靠近...
我的家乡在沂濛山腹地。这里土壤多为沙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不易生长,村民们一年到头全靠地瓜干煎饼来维持生活。我们兄妹4人,我在家是老大,日子过得很苦。但母亲没有...
恩爱渐行渐远爱玛出生在伦敦郊区,她和先生福兰克在地铁上一见钟情并闪电结婚。爱玛24岁时生下了女儿布兰妮,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可是,幸福的日子很快过去,爱玛开始...
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
儿子研究生即将毕业时,立志读博。就在这时,母亲却下了最后通牒——不许再念下去,事实上,绝非母亲短视,而是面对以呆在学校来逃避社会、拿学习来啃老的儿子,这位母亲的...
那时,我们的生活很窘迫。儿子唐可一出生就住在乡下他姥姥那儿。唐可3岁时,我们决定买房子。我和老公拼命干活,想将孩子接回来。那些日子,反倒是母亲经常打电话过来,要...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
传说中,有一位青铜巨人,他浑身的皮肤都坚硬无比,像青铜一样刀枪不入,打起仗来所向披靡,几乎没有敌手。这个巨人被誉为最伟大的英雄,受到了人们的膜拜。有一次,青铜巨...
对我从小就纵容迁就的你,是不是也很无奈孙宇说,他从小就不是个乖孩子。上小学那会儿,他调皮,爱撒野,还不肯吃亏,偶尔被同学欺负,也一定要让在同一所小学教书的妈妈替...
麦子已跟着割麦人回家了,只剩下麦茬地,默默地躺在阳光下,宛如刚分娩过的嫂子,幸福而疲惫。 临近中午,阳光在麦茬地里越聚越厚,仿佛变成了光亮的液体,无声地流动起来...
苍白的指尖拂过我的发梢,我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你的怀抱,岁月像流水一样无情,浸染你曾经乌黑的鬓角。尽管你的身躯不再挺拔,头发不再像以前一样油亮,眼睛也开始昏花,但...
刘刚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刘刚眼馋,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也不为好吃的,就是想他们。在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