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7岁脱离母亲的怀抱,确切的说我从14岁就开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自己的人生了。
我对于母亲的概念是每年两次的寒暑假,每次40天左右。那时的母亲并未觉察到什么,直至后来,也就是我21岁的时候,离开家乡,一人在锦州求学,母亲方才领悟到,我长大了,要离她远走了。
两年后,也就是我23岁的时候,追随我先生来到古都南京,这时的母亲才突然察觉她的小女儿真的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离她非常的遥远,那距离是她思想范围内都不曾触及过的。于是,由从前的两次寒暑假演变成短暂的几天,有时甚至就是几个小时。
每次要回去之前,母亲总是先打电话确认行程及时间,提醒我早些时候去买票,不要忘记车次什么的,我母亲是个大大咧咧的女性,但在我回家这件事上,却丝毫不含糊。
我回家之前都会打电话,告诉她几点到家,叫她准备好饭菜,以为到家就可以开饭,以免耽误时间,可是到家后发现一切都还没有弄好,后来才知道,原因是母亲因为太久没有见到我,一听到马上就要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小女儿了,竟无任何心思做任何事情,只知道等待,死盯着墙头的旧式挂钟,听钟表滴滴答答的走动声,感叹着又有一年没有见到她的小女儿了。
见到我后,仔细端详,总是说:“瘦了!瘦了的”然后才开始做饭,炒菜。怕我先生吃不惯她做的饭菜,总是想方设法添加一些另类佐料,结果适得其反。
我笑着对先生说:“我妈妈从前做饭很好吃的,一遇见你就紧张。”
母亲也总是难为情的嘀咕“不知道怎么搞的,我以为加点那什么什么……你们会喜欢,害怕你们吃不惯我们这边的口味。”
我心里其实怅怅然的,我在想从什么时候起我与母亲已经用“你们”和“我们”来区分了呀!你不是一直说我是你的吗?
24岁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很可爱,是个聪明的小家伙。儿子一岁的时候,我将他交给退休的公婆帮忙来带,我与儿子的距离刚好是我与母亲的距离,因为两家老人住在同一个城市。从此,脚步丈量着不仅是我与母亲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丈量着我与儿子的距离。
我年幼的儿子,第一次离开我时刚满一周岁,刚刚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为了生活,为了我的人生能够更加精彩,我离开他。
只有仅仅的一个月时间,我的儿子,他嘴巴,鼻子、就连耳朵上都起了水泡,婆婆害怕我知道后伤心难过,没有告诉我,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而我也实在无法忍受对他的思念,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的辞掉刚找好的工作,请求婆婆将孩子给我送回来。
还记得接他的那个午后,当站台上播报儿子所乘坐的火车即将进站的时候,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任眼泪肆无忌惮的横流,内心不断的重复着“儿子,妈妈来了!儿子,妈妈来了”。
孩子一周半的时候,由于要出去工作,所以再次选择将孩子送到婆婆那带,离开儿子的时候,不敢回头看孩子的脸,害怕加恐慌促使我加快了脚步,当火车由缓慢到飞驰的驶离儿子所在的城市的时候,我躲在车厢内嚎啕大哭。
儿子现在已经两岁半了,已经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婆婆会隔上个三五个月来南京住上个个把月的,儿子已经跟奶奶的感情比较亲了。
每次我都喜欢逗他说:“可乐,妈妈好还是奶奶好啊?”他先是看看他奶奶的脸,再转过头来看看我的脸,然后才说“就妈妈好。”
我听到后开心的大笑起来,带着胜利的表情对老公及婆婆炫耀:“听见没呀?就妈妈好!你们听见没呀,就妈妈好。”
我欣喜若狂,呵呵、、、可是仔细一想儿子明明跟奶奶比跟妈妈好,怎么会如此违心的说出“妈妈好”呢,后来还是老公一语道破玄机,因为他先看到奶奶一张温和的慈祥的脸,再转回头看见的是妈妈一张紧张的期盼的脸,懂事的儿子,怕他母亲伤心,他只有说“就妈妈好了”。
儿子的这句话,让我觉得幸福,让我觉得无论距离有多远,儿子还是跟母亲最亲,同时也让我觉得惭愧,还有就是内疚和亏欠。没有给儿子一个完整的童年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如今我对于儿子概念,有时就是一辆长火车,轰隆隆的来,轰隆隆的去,他时常在我打电话给他的时候,无厘头的问我:“妈妈,你有没有坐长火车,长火车是什么颜色的啊?
每每如此,我都会特别心酸,我知道孩子可能想我了,想我回去。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游方”。时常觉得自己真的很失败,上对不起年迈日渐苍老的父母,下对不住年幼的儿子。至今仍无任何业绩,没有能力让母亲过上富足的生活,却让母亲饱受老来无女常伴身边的境遇,同时没有给儿子过多的母爱,却让他在及其幼小的时候洞悉人世的别离之苦。
其实脚步丈量的并不仅仅是我的人生,更多的是两位母亲与两个孩子之间今生无法逾越的距离。
在我家楼下的花园里,每天都坐着一位老婆婆,听说都八十多岁了。只见她脸色暗淡干瘪,浑身骨瘦如柴,头发缭乱眼睛无神地坐在一块大石板上。每个路过的人,闻见她身上撒发出...
刘刚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刘刚眼馋,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也不为好吃的,就是想他们。在无数...
一我小时候,母亲总喜欢穿和我同一色系的衣服,拉着我一起逛街。那时的我,胖嘟嘟的,大眼睛扑闪扑闪,是个可爱的小女孩。而母亲,一米六六,皮肤是北方女人里少有的白皙,...
东子临出家门的时候回头大声说:“妈,我要是不在外面混出个模样来,就不踏进咱村子半步!”东子妈嗔怪道:“净冒虎嗑,你混出啥样不都是妈的儿子,感觉不如意就回来。”东...
老太太拿到自家老头的肝癌晚期的诊断书,哭着跑到医院门口公话亭,给女儿打电话,手机关机,家里电话没人接。老太擦干了泪,回到病房,对老头说:没事的,人老了,机器难免...
突如其来的田螺阿姨我开了门。她从厨房出来,脸上挂着拘谨的笑,由于紧张,两只手在围裙上不断揉搓着。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体形细瘦,面色苍白,有一只挺直的鼻。两...
二十几年前,父亲从外面带了一架时钟给母亲:一尺多高,上圆下方,黑紫色的木框,厚玻璃面,白底黑字的计时盘,盘的中央和边缘镶着金漆的圆圈,底下垂着金漆的钟摆,钉着金...
近日,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五年前因瘫痪被医学界宣布为不治之症的清华学子,在母亲的“偏方”医治下,重新站立起来了!带着感动与好奇,笔者采访了这位伟大的母亲...
她和别的妈妈不同小时候,就知道她和别的妈妈不同。她从来不说这样的话:看,妈妈养你多辛苦,你长大了要对妈妈好。我没有父亲只有她,不记事的时候,父亲病故,之后她一个...
每当路过街头的烧烤摊,我总会想到在夜风中卖烧烤的母亲,脑中总会出现母亲削着竹签在火盆前独守的凄凉身影。那年母亲和父亲闹得特凶。不知为何,一向省吃俭用的父亲不知受...
“喂,妈,最近身体怎么样?还好吧?”朱赫手里拿着电话,在办公室来回踱步。“恩,好,妈身体好着呢,什么时候有空回来啊?”电话那边,朱妈眉开眼笑着。“恩,最近有个工...
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死于一场车祸。当时车上有两个人,一死一伤。伤者说,她的儿子那天非要无证驾驶,结果出事了。交警调查的结果,也验证了伤者的说法。母亲不相信。母亲...
3年前,小晴在一家小吃店吃饭。她看到邻桌一个年轻的母亲,正用一种很奇特的方式给孩子喂饭。母亲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费力地在盘子里...
我们兄弟俩小的时候,父亲很懦弱,经常受到村里人的欺负。母亲纵然刚强,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那一次,邻居家的大狗丢了,我心里正暗自高兴,他们却找上门来,认定了狗是我...
【一】自从他考上大学,就很少回过老家。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让他眩晕、痴迷、幸福、不知所措。他拼命学习,只为让这座陌生的城市能够接纳他。最终他真的留在城市了,并且通...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
第一条是海洋深处的大马哈鱼。母马哈鱼产完卵后,就守在一边,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长大。母马哈鱼忍着剧痛,任凭撕咬。小鱼长大了,母鱼却只剩下一...
女儿要出嫁了,向母亲学几招过日子的小窍门。早起,跟着母亲学煎鸡蛋。母亲煎的鸡蛋,好看,呈半椭圆,像上弦月;色白,微焦黄;好吃,外脆内嫩。每天早晨,盘子里都会有三...
题记:人生三件事,第一孝敬,因为时间匆匆,岁月不饶人;其二,事业,有业方可而立;其三,爱情,方可有家有幸福。一听说儿子今天赶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到,所以母亲...
这是一个实在的故事,故事就发生在豫南光山。 故事的主人公是母子两人,母亲没有姓名,儿子叫大木。 那天,大木被抓起来的时分,他总算后悔得哭了。 大木不是为自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