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兄妹4人,我在家是老大,日子过得很苦。但母亲没有听邻居大叔那句"穷读书、富放猪"的致富经,先后把我们送进了学校。
从我记事起,便知道父亲没日没夜地在山上采石头卖,辛辛苦苦的父亲采一天石头才能挣5角钱。母亲在田里劳作,操持一家人的生计。常年的辛劳使她患了一身的病。
我12岁那年,考上了县城一中,这对于一个农家娃来说十分不易。在县城一中读书那几年,我一日三餐靠吃母亲送来的地瓜煎饼和咸菜充饥,发愤苦读,为的是考上大学,让母亲得到些许的安慰。没想到日后我以5分之差落榜。
记得从县城看榜回家时,母亲正蹲在地下剁地瓜皮。见我回来,她期盼地问:"儿子,考上没有?"
我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睛。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别泄气,考不上再考。"母亲又继续剁地瓜皮。
只听"哎哟"一声,我抬头一看,母亲正用右手使劲捂着翻地瓜的手,殷红的鲜血顺着手背淌了下来,滴在了未剁碎的地瓜皮上。
那一刀剁在了母亲的手上,也剁在了我的心上,整整疼了好几年啊!
第二年,我考上了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母亲再也拿不出一分钱。她东借西借只借到了70元钱,可离300多元的学杂费还差得太远。
母亲三天三夜没合眼,看见母亲更加消瘦的脸和日渐增多的皱纹,我哭了:"妈,这个学我不上了。"
"说什么傻话,多读书没坏处。妈会想出办法的。"第四天吃完晚饭,母亲告诉我她去姑姑家借些钱。
那天,我和父亲坐在灯下一直等到半夜12点,母亲还没回家。我坐不住了,因为去姑姑家都是坎坷不平的山路,要经过几座山和一片阴森的坟地,就是白天走,也叫人毛骨悚然。
我懊悔极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要陪母亲一起去呢!父亲也急得不行,就在我们准备出门接母亲时,母亲踉踉跄跄地回来了,额头上,手上都是血。
我扑过去:"娘,发生什么事了?"
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路上遇到打劫的,要钱,我说没有,他搜了半天,没搜着,就把我打了一顿。"说着,母亲脱掉鞋,从里面拿出一沓钱递到我手里:"儿子,拿去交学费吧。"
接过母亲差一点搭上性命换来的两百多元钱,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在丝绸学校读书的日子里,每当就餐时,我捧着热气腾腾的馒头都会想起母亲,体弱多病的母亲长年累月咀嚼的都是地瓜煎饼呀!
寒假结束返校前,我故意对母亲说学校的饭票吃不饱。母亲心疼地为我连夜准备了一大尼龙袋地瓜干煎饼。
回校后,我把煎饼放在床下的木箱里,每当吃饭时,我就拿上几个偷偷溜出校园,眺望遥远的故乡,啃那令我既爱又恨的煎饼。放暑假时,我用省下的50多斤馒头票去食堂换回了两袋馒头。
当我把馒头捧给母亲时,母亲迟迟没有伸手,愣了好半天,她才说:"儿子,这是你偷的吗?"
"娘,不是……"
"不是偷的,怎么能有两袋白面馒头?这么多年,娘见也没见过这么多白馒呀。"
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母亲后说::娘,自从我记事起,您就天天吃地瓜干煎饼,这次您就接受儿子的这份孝心,吃顿白馍吧。"
母亲怔怔地望着我好大一会儿,伸出双手颤抖地接过馒头,喃喃地说:"好儿子,娘吃。"
1991年,我从丝绸学校毕业后原指望找个好工作能够供弟弟妹妹上学,减轻父母的压力。
可我的梦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我被分配的那家工厂很不景气。经常一两个月发不出工资。后来我又调了几个单位,但都不尽如人意。我自己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又何谈顾及乡下弟妹呢?
这一切对我打击很大。此时,家庭的负担已使父亲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这年年底,我回家过年。一天吃晚饭时,父亲对妹妹甩出一句硬邦邦的话:"兰子过年后别上学了,家里实在没有办法供你读书了。"
妹妹傻了一般地看着父亲,母亲则"霍"地起来:"不行。"
父亲瞥了母亲一眼:"你有什么本事供她上学?"
"我就是到街上要饭,也要供兰子上学!"母亲大声喊道。
父亲打了母亲,母亲鼻子里的血流在了她的衣衫上。妹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她跪在父亲跟前,抱着父亲的腿,苦苦地哀求:"爹爹,别打娘了,我以后每天都不吃早饭和午饭了,省下钱来上学行吗?"
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我压根儿就没想到父亲会打母亲,也没有想到妹妹会有如此执著的求学精神。
沉默了好长时间,我看见一行浑浊的泪从父亲那张苍老、枯叶般的脸上滚了下来。
他扶起妹妹,硬咽着说:"兰子,不是爹不想让你读书,是你今生投错了胎呀!"
母亲默默地对墙而坐,久久沉默不语。
第二天凌晨,大约3点多种,被一夜恶梦惊醒的父亲发现母亲不在床上,他匆忙披上衣服提着灯笼来到了院子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发现昏迷的母亲直挺挺地躺在院子一棵老榆树下,脖子上套着绳索,在绳子的另一端,是-根胳膊般粗断裂的榆树枝。
父亲摸了摸母亲的胸口,心还在跳动。很显然,母亲上吊时,树枝便断裂了,是老榆树救了母亲的命。
令我们非常奇怪的是,第二年春天,那棵本来很茂盛的老榆树竟没有发芽,不久就枯死了。
1995年8月,辍学两年的妹妹靠自学考取了泰安贸易学校。这本是一件喜事,但那高达7000元的学费却使母亲一夜之间急白了头。
妹妹恳求母亲:"娘,我想上学呀,能不能借些钱,等我毕业后一定还。要不就找一个有钱的婆家要7000块钱还债。"
"借,我娃能考上,是我娃的本事,娘一定要让你按时上学。"
第二天,母亲让我用独轮车推着她,妹妹在前面拉着,走上了向亲戚借钱的路。这条路真难呀!我们走了几十里路,借遍了20多个亲戚,任凭母亲磨破嘴皮也没借到一块钱。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大滴的泪珠顺着母亲满是皱纹的脸滑落,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我的母亲流泪。
我知道那是失望的泪,是无奈的泪,也是自责的泪。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母亲,我恨自己这么大的男儿竟不能为母亲来担生活的重负。
晚上,由于一天的奔波,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半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弟弟跌跌撞捏地闯进来,语无伦次地说:"哥,娘……出事了......"
我脑袋"嗡"一声,忙冲到母亲房间,只见她斜躺在床上,口吐白沫,脸色发青,已不省人事,旁边有一个翻倒的农药瓶。
妹妹抱着母亲的腿放声大哭;"娘,娘,您醒醒,我不上学了。"
悲痛欲绝的父亲招呼我和弟弟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迅速将母亲送往医院。
感谢白衣天使,母亲打了一天一夜的吊瓶后,终于脱离危险。母亲睁开眼的第一句话是:"我无能,我想让孩子上学呀!"
母亲对儿女的这份真情感动了我家的亲戚们,做生意的舅舅送来了2000元,其他亲戚你200、我300,在妹妹报到前一天,终于凑足了所需的学杂费,妹妹启程那天,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
如今,妹妹已经毕业,在一家企业上班,两个弟弟也参加了工作,我于1998年调到基层政府机关工作,家里的境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兄妹4人以最大的努力在使母亲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我当然不知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母亲看我第一眼的时候,绽放的是一种怎样的笑容;但我可以想象到,那笑容里,一定充盈着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喜悦和自豪;那笑容里,也一定满...
那天,她来报社找我,说有一个弱智的女儿,已从家里走失了七年了。七年里,他们全家发了多少传单广告,还是没有找到她。但她以一个母亲的直觉,坚信自己的女儿还一直活在这...
三十年前,守在产房门口一心盼孙子的祖父、祖母听说你生下的是个女孩,看都没看一眼转身就走。你是解开襁褓为我换尿片时才发现异样的——我的左脚内勾着,左腿明显比右腿细...
女人与丈夫共苦多年,一朝变富,丈夫却不想与她同甘了。他提出离婚,并执意要儿子的监护权。为了夺回儿子的监护权,女人决定打官司。她抛出自己的底线:只要儿子判给自己,...
很早就知道,我是在村那头的坡顶上捡来的。据说,那个季节,天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当时的我被一件破蓝布袄草草地包裹...
祸不单行去年6月14日,茂林突发脑溢血,再没醒来。这个痛过方知情重的“二手男人”,曾在半年前发誓要让我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他做到了,但所有的温暖还在时,他的...
翠花和树生这一对年轻夫妻来自北方一个小县城,已经在这个大城市打了好几年工。他们远离家乡,除了挣钱外,还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他们想尽快生个男孩。自从翠花的肚子一天天...
母亲用脚步丈量的是人生,还是儿子年幼的心灵。我17岁脱离母亲的怀抱,确切的说我从14岁就开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自己的人生了。我对于母亲的概念是每年两次的寒暑假,每...
阿兰从小爱吃红烧鲫鱼。每次吃红烧鲫鱼,阿兰妈总是将鱼的中段挟到阿兰碗里,然后将鱼头挟到她爸爸碗里,鱼尾巴挟到自己碗里。阿兰奇怪的问:“鱼头肉也没有,鱼尾巴全是刺...
翠花和树生这一对年轻夫妻来自北方一个小县城,已经在这个大城市打了好几年工。他们远离家园,除了赚钱外,还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他们想赶快生个男孩。自从翠花的肚子一天天...
她坐在低矮的土坯屋里,幸福地筛米。这些米可是要托人帮忙带给城里儿子的,她亲手精心种的水稻,没有洒农药,没有施化肥,生了虫子用手一只只捉出来,全村到处搜集动物的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
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丈...
独步枯凉的夜街,淋着稀疏的淫雨,落叶固执地飘零在身后,如昏暗的灯光拖长了我的影子,沉重的思绪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个可怜又落寞的夜晚。母亲的影子若有若无地跟着我,...
18岁时,寡居的妈妈为了我成才,托关系将我转学到了一家师资力量不错的高中。在那里,我有了一个绰号:考古专家。那是袁刚给我起的绰号,他是我的同桌兼室友。和我一样,...
一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可是却竭尽全力地维护着怀中七个月大的婴儿。几天后,救护人员挖洞发现他们时,母亲...
父母的家在离北京大约两小时车程的小城,我稍有空闲就可以回去。有一年“五一”长假,我和先生因为搭一个便车回去,没来得及带洗漱用具。晚上,我找来一支干净的牙刷,准备...
儿子研究生即将毕业时,立志读博。就在这时,母亲却下了最后通牒——不许再念下去,事实上,绝非母亲短视,而是面对以呆在学校来逃避社会、拿学习来啃老的儿子,这位母亲的...
那时,我们的生活很窘迫。儿子唐可一出生就住在乡下他姥姥那儿。唐可3岁时,我们决定买房子。我和老公拼命干活,想将孩子接回来。那些日子,反倒是母亲经常打电话过来,要...
想一想家中堆满了别人家的衣物,母亲缩在小山后面,在大大的洗衣盆前辛辛苦苦地搓洗,我的泪水便不可阻挡地流淌。母亲却快乐着,她高兴,因为她知道,那大大的洗衣盆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