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永远不要凭“喜欢”去挑选工作
文/LACHEL
为什么永远不要凭“喜欢”去挑选工作?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义无反顾一头扑进自己向往的工作,以为终于能够实现把工作和生活融合为一的理想。一开始还好,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兴致勃勃;过不了三个月,热情开始消退;半年,开始遇到瓶颈。整天埋头于各种烦琐、零碎的事务中,曾经的喜爱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日复一日的细节打磨、机械化劳作和翻来覆去的加班。想要离开却又难以割舍,于是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喜欢”这两个字都太廉价。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现在的业绩平淡无奇,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份工作,要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该多好,一定能有所成就。
很可惜,大多数时候,这只是一种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借口罢了。
当我们说“喜欢”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呢?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错觉而已。
我们被某种表面的特质所吸引——比如轻松的办公室氛围,光彩照人的职业形象,出入高端酒会和场所,与众多名流明星往来……稍微好一点的,则会把它跟自己的某些追求相结合。比如,做广告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做出真正有趣的东西;做互联网能够跟一群很酷的人在一起工作,影响数百万的用户……诸如此类。
很多人口中的“喜欢”,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只要你没有真正接触一个行业,真正去了解它的日常状况,你对它的“喜欢”就谈不上真的喜欢。
你所感兴趣的,或许只是它展露在外那1%的光鲜,但是,你要承受的,可能是那99%的庸常、无聊、烦琐、冗杂、绩效压力、钩心斗角、自我否定、加班加点……更别说,你对它的认识未必正确,很有可能进去了,才发现它跟你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记住:工作本身,永远是不可能“有趣”的。如果你抱着“因为我喜欢它,所以无论它多困难、多无聊,我一定都会觉得很有趣”的心态,一定是会撞上南墙的。
不少人跟我说过,喜欢公关,想做公关,但发现进去之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微博微信、写稿、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写报告、写PPT……甚至连约会和休闲的时间都没有,很困惑。但是,公关的日常工作本来就是这样的呀。你所有的一切美好想象,要么只存在于最顶尖的高层,要么全是杜撰。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所有一切美好的表象:宽松的工作氛围,活泼的同事,零压力的环境,大展身手的空间,自由发挥创意的机会……这些只存在于“没有营收压力”的时候。一旦有了压力,所有这一切就会瞬间破灭。你的工作时间被无限制地拉长,扁平化和宽松的氛围被收紧,所有人都在KPI的重负之下战战兢兢——这才是最常见的情况。
可能会有人说,我才没有这么肤浅,我是真的热爱。
那么,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愿意牺牲所有的个人时间为工作付出吗?
你愿意承受一周60个小时的工作压力吗?
就算不给钱,你是否仍然愿意做这份工作?
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是”,那你才可以谈“热爱”。但是,有多少标榜“喜欢”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所喜欢的事物,一旦成了任务,就会被套上太多的束缚、牵扯、羁绊,变得不自由。一个喜欢阅读的人,让他每天阅读10万字,并且无法自己选择;一个喜欢写作的人,让他每天输出5000字,并且给他规定方向、选题——久而久之,一定会变成另一种折磨。
非常简单的道理:长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身体的耐受能力和阈值就会慢慢提高,你从这项活动里面获得的乐趣也就逐步降低,直到完全感受不到快乐为止。
说回正题。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如何挑选一份工作?
答案也非常简单:根据你的目标和你最擅长的技能去挑选。
目标是一切的前提。你的一切行动,都应该是基于一个长远目标的——也就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围绕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前进的过程中,你一定会牺牲很多“喜欢”的东西,遇到很多“不喜欢”却必须去做的事。但是,只要对长远的目标有利,这些就是值得的。也只有紧扣住这个长远的目标,你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找寻到最合适的路径。
另一点是“擅长”。
很多人会认为,“喜欢”跟“擅长”呈正相关,其实不是的。“喜欢”跟“擅长”,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关系。我见过特别喜欢文案但是对文字实在毫无敏感度的;见过特别喜欢篮球但是身体素质实在不行的;见过特别喜欢数学但是理解起来就是比别人慢半拍的;见过喜欢摄影但是毫无艺术细胞的(作者自己>_<)。尽管很残酷,但他们的确就是不适合。
有一种鸡汤是“只要你足够坚持,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然而,在自己不擅长或者不适合的方向上走得太远,是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天赋的一种最大的浪费。
如前文所言,工作永远都不会有趣。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仍然能对工作保持热情?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而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实现自己的阶段目标,不断地积累着成就感。
而积累成就感的关键,是你的竞争力。只有在你最擅长的领域,你才会具有稀缺性,你的价值才会更高,才会更容易不断突破自己、做出成绩、积累成就感。
目标和成就感是相辅相成的。大的目标之下,可以有许多小的分解目标;攻克这些分解目标,产生的成就感会对我们造成正反馈和激励;而选择你更擅长的路径,就更容易攻克这些目标。
把喜欢作为标准,你得到的是片刻的欢愉。而把目标和成就感作为标准,你得到的,是整个人生。
如果你刚参加工作,这些习惯必须有 你不是讨厌工作,你是讨厌你自己 凭这6条标准,看什么工作适合你未来职场的7大竞争力,你有几个?1、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种能力。比如,同样是学习积累本行业的知识,是否拥有这种能力,决定了做法不同。不知道自己不知...
面试必知的23个回答技巧文/冰雨倾心(简书作者)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工作者,多多少少都对面试感到困扰和无奈,为啥你总是被拒绝?为何面试官屡屡刁难让你不知所措?原因是...
2012年5月,一个女孩的艰难人生被一双旅游鞋改变,她的未来变得阳光灿烂。这个女孩叫王定,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的一个小村庄,母亲患有脑积水,长年离不开药物,父亲背...
刘强东牛津大学演讲,我听懂了这五个道理近期刘强东在牛津大学的一次演讲,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加访谈,我觉得比今夜的比赛要精彩得多,特撰文与各位读者分享几点感悟。1、....
无论你是领导还是下属,都要学会这12条1.说话要用脑子,做事慎言,话多无益。嘴只是一件扬声器而已,平时一定要注意监督、控制好调频旋钮和音控开关,否则会给自己带来...
工作5年,仍在公司最底层: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文/国馆年末了,有人感慨,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好像都没什么收获:别人职位上升,他上升的只是血压;别人薪资...
一个楚国人,他拥有一颗珍珠,他希望可以卖出这颗珍珠。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认为珍珠有一个较为高贵的包装那么它的价格自然会升高。 这个...
被拒,感觉很不爽,但是更多的是反思和后悔:把我反思的结果跟大家共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首先声明我面试的是技术类的,所以非技术类的同学就不要看了,其次我是数学系...
毕业季,想来聊聊我的这三次面试经历文/白丁苏客首先,本人所在的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省重点院校。不仅如此,本人大学期间也没有好好...
有一种野猪可以在太平洋中部的法考福环礁捕鱼。当地人叫它钓鱼猪。按理说,猪笨手笨脚的,不容易抓到水中灵活的鱼。它是怎么抓鱼的?原来,当一只捕鱼猪饿了的时候,它会下...
职场中做到这6条的人,最后都能成功在职场中,做人,做事都是一门技巧。一、不要一个人战斗不管你有多么厉害,你应该要有一个团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现今的社会中...
日本吉田工业公司的总裁吉田忠雄,被誉为“拉链大王”。据估计,他的公司生产的拉链的长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两倍。 吉田忠雄有一套自创的商战法则:我们以仁义、慈善对待...
当梦想只剩下苟且,你还会留在一线城市吗?文/谷穗风致曾经,北上广是多少外地年轻人寻梦的地方!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这里已经变了,房价高企、人口、交通拥挤。你每个...
我太讨厌自己的工作了!该怎么办啊!文/老妖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比如,大部分人都非常讨厌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都觉得是生活逼良为娼,而自己则委屈如陶渊明为五斗米折...
一个小聪明,毁了前程,所有人都应该深思有一个小女孩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她发现当地公共交通系统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
年轻人,下了班一定要瞎折腾文/伊心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很是喜欢。电影叫《朱莉与茱莉亚》,讲的是两个女人和美食的故事。但它显然不仅仅关于女人和美食,还关于生活、爱....
你才是自己的贵人文/苏心下班的路上,手机响,传来小周兴奋的声音:姐,我升职了,海外事业部经理,我终于也挣年薪了!小周是我的一个前同事,他学的是国际贸易,由于在我...
刘同:我是怎么挣到现在这些钱的文/刘同同哥,你对钱怎么看?收到这条信息时,我刚好看完吴晓波老师的《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里面刚好有一段关于金钱的阐述。金钱...
追求梦想,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文/田定丰追求梦想,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林书豪的纪录片。那是林来疯之前,他一次又一次的坐冷板凳,甚至连上场的机会...
你是如何一步步被舒服杀死的?文/美滋滋半年前,前同事lastday向我告别,问起她离职原因。她说有一天同事说,刚入职的时候她每天套装加公主裙,把自己打扮得像个仙...